英汉主语省略现象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23 07:44:42

英汉主语省略现象对比分析

Halliday和 Hason指出,省略是“省去不提的部分”,也就是说,句子有些部分说话人不需要提出,人们就能根据语境清楚地判断其所指,这时候就需要运用省略。省略符合语用学中的“经济”原则,使人们在交际中用较少、较省力的语言单位来传达更多信息。 英汉省略功能大体相同,具体包括四点:语篇衔接功能;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使文章简洁明了,琅琅上口;节约时间,提高交流效率。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都存在省略主语现象,其省略既具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一、英汉主语省略的相似性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三类相同的主语省略现象:

1. 对话和非正式文字中省略主语

第一,对话中省略主语 。下面一段对话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What did you do just now?-Read at the library.-How about your brother?Went back home.以上对问话的回答分别省略了主语“I”和“he”,避免了重复,突出了问话人想知道的信息。英语对话中多数时候不只是省略主语,而是主语和谓语或部分谓语一起省略,例如:-Why [are you ] in such a hurry?―[It's] Too late.―[Have you] got any problem?―[I've got]some.

在《红楼梦》第十一回,贾母、王夫人等差人看望秦可卿,仆人回来后有如下一段对话:仆人:[秦可卿] 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 王夫人:这个症候,[秦可卿]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贾母:可是呢,好个孩子,[秦可卿] 要是有些原故,可不叫人疼死。以上对话,说话人的主语指的都是秦可卿,省掉主语,使话语衔接紧凑,交流简洁高效。

第二,非正式文字中省略主语。在非正式文字中,包括日记、卡片、便条、信件等,主语也经常省略,使文字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例如:[I] Wish you a happy new year. [I] Had to go out for an hour. [I] Made fresh coffee at 10:00 am. [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 以上英语句子都省略了主语“I”。省略后,在具体语境中意思依然清楚明了,不会造成歧义或误解。

汉语中如早起准备好早餐,又到门口取出报纸;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上面两句汉语分别用在日记和信件中,省略主语“我”节约时间,避免罗嗦,使表达更经济高效。

2.祈使句中省略主语

祈使句中省略主语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Now, Pitty, don't start your excuses again. Just think how much the hospital needs money for new beds and drugs. Go back to bed,silly, you'll kill yourself.

汉语中如出门时带好雨伞;把车停到车库里。祈使句在对话中的使用最常见,因此有人认为祈使句省略主语实质上就是对话中省略主语的一种特殊形式。

3.谚语和标语口号中省略主语

第一,谚语中省略主语。英语和汉语谚语里都有很多没有主语的句子,例如:No pains, no gains.First come, first served. 有志者,事竟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谚语中省略主语,增强了文字的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听起来干脆利落,简洁明了,利于流传。

第二,标语口号中省略主语。在标语口号中,也经常看到这种省略主语的用法,例如:Light the fire within. (盐湖城冬奥会口号)Have a coke and a smile. (可口可乐广告标语) 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平安家庭。珍惜生命,远离。标语口号中省略主语省时省力又便于记忆,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记住标语所要宣传的思想和主张。

二、英汉主语省略的差异性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两种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其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主语省略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主要是由于词法和句法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有标志语言,单词有许多曲折变化,句子通过严格的结构表达意思。英语的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对每一句话都有严格的语法要求。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无标志语言,缺少严格意义的形式变化,注重句子的意思。汉字个体本身的意义丰富,其使用与否与排列顺序变化使语义完备而富于变化。

依据主语在句中的地位来看,英语是突显主语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而汉语是突显主题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英汉主语省略使用的语体和语言表述中出现的频率有很大差异。英语主语省略通常只用于亲密体,即口头语体范围,一般不出现在正式书面语或正式语体中,因为“英语是公认的一种高度重视语法的语言”,它不允许正式文体中省略主语,而是借助形式主语等手段使句子结构完整。仅是为了语义衔接的需要,在并列结构中通常省略主语。

而汉语中主语省略最为常见,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使用都很普遍,因此两种语言的主语省略在表述中出现的频率大不一样,所占比例也不一样。汉语里主语省略的频率要高得多,比例要大得多。比如,肖复兴的《没有青春》一文总共有41句话,省略主语的句子有13句。相比之下,培根的《论爱情》总共16个句子,仅出现了一个感叹句是省略了主语的。梁实秋的散文《时间即生命》全文31个句子,省略主语的句子达10个,而在张培基先生的英语译文里,此文40几个句子,只有两个无主句。

2. 英汉主语省略的类型有差异。英汉主语省略都出现在对话、祈使句、感叹句、谚语和标语口号中,但有些省略类型是为英语或汉语所独有的,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情况。

英语里,在带有状语从句的复合句中,从句的主语同主句的主语一致,则主语和谓语里的be动词一般同时省略,例如 :He never spoke unless [he was] spoken to.When [you are] in doubt about the result of your test,call the test office. 连词while,before,after, though,if, because,since,until,even if 等后面的主语如果与主句的主语一致,其谓语里的be动词后面无论是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名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主语和be动词都可同时省略。如果主语与主句中的主语不一致,则不可省略。

英语语法具有显性(overt)特点,在句式结构中十分注重借助结构词(连接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介词等)的作用及词的形态发生力(-ed, -ing,前缀、后缀等词性标志)形成语法结构装置。而汉语语法则呈隐性(covert)特点。句式建构往往不依赖结构词,而依靠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或是“采用一种直接反映思维程序的对接式”(刘宓庆,1991),即“抛开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将一串实意词累计起来,直接组合”(洪宝特,1895)。

由于英汉语法的这一明显差异,使得汉语中不可能出现主语和谓语的助动词或系动词一起省略这种类型。

3.英汉主语省略的复杂程度不一样。英语是突显主语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而汉语是突显主题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不注重结构装置。“在汉语的句法系统里,主语并不那么重要”(李临定,1985)。它与谓语关系松散,不强调语法功能一致。在许多语境中,主语往往可有可无,省掉主语丝毫不影响交际功能和话语理解。因此,汉语里的主语省略多种多样,较之英语要复杂得多。承前省和蒙后省为汉语所独有,其中承前省种类最为繁复。下面以承前省的各种类型为例说明汉语主语省略的复杂性。

第一,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略。这是承前省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例如:林部长走下公共汽车,[林部长]把脸上的汗擦了擦,[林部长]便急急地扛起行李往工地上走。(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第二,承前一分句的宾语而省略。船里装的是新米,[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第三,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略。四大娘的脸色立刻变了,[四大娘]一句话也没说,[四大娘]提了水桶就回家,[四大娘]先对丈夫说了,[四大娘]再对老通宝说。 (茅盾:《春蚕》)

第四,承前一分句宾语的定语而省略。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积雪]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 (鲁迅:《在酒楼上》)

第五, 承前一分句的兼语而省略。跑了一阵,他又叫牲口慢下来,[牲口]迈着小步走。 (周立波:《暴风骤雨》)

第六, 前一分句的宾语是主谓短语时,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宾语中的主语部分而省略。她想主人们一定就住在本地,[主人们]恐怕她也要跟去,[主人们]所以骗她说逃到上海去。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第七, 前一分句用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介宾结构中的宾语部分二省略。要不然我把这孩子卖给你,[这孩子]还不值五十块钱? (老舍:《柳家大院》)

第八, 承前面隔句的某一成分而省略。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闰土]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鲁迅:《闰土》)

第九,承前面分句中几个成分之合而省略。她......叫于福给她备上驴,她骑上,于福给他赶上,[她和于福]往区上去。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第十, 承前一分句整体意义而省略。掌柜是一幅凶脸相,主顾也没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

由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征,汉语的主语省略情况纷繁复杂,灵活多变,运用广泛,适合于任何文体。相比之下,英语的主语省略情况要单一、严格得多,一般只用于口语、谚语和标语口号中。两种语言在省略主语方面尽管存在很多相似性,但差异性是明显而巨大的。两者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语言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的强化和副迁移的削弱。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议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风险及其防范 下一篇: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