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学校技能鉴定工作之举措

时间:2022-10-23 05:08:36

加强职业学校技能鉴定工作之举措

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活动,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因此,提高在校生素质、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就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作为职校生,在校期间就养成了一定的职业素养,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从实训处转来的信息看,如果职校生手中握有一张技能证书,并愿意从低层做起的话,他们会比本科生更受企业欢迎,职校生就业比大学生容易已是不争的事实。本人认为促进职业学校技能鉴定工作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有以下几点。

1. 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生明白了这些,才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安排时间,积极配合学校的鉴定工作,让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渐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培训就业制度,这一点很重要。

2. 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训练核心技能。

(1)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引进现代技术课程,构建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中导入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使专业教学内容涵盖行业或职业所要求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2)重视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自己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项目化、任务驱动、一体化、小组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等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去构建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衔接、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的教学新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课堂要质量,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才能在考证现场胸有成竹。

(3)要结合专业推荐与其核心能力最贴近的职业资格证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技能,而不是遍地开花。比如,汽车商务专业,可能对应销售、售后、保险、理赔等多个不同的职业岗位,学校应提供与专业核心能力紧密联系的汽车营销员等1-2个工种的资格证书供学生选择。对于学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推荐考制冷中级证无疑是不合适的。

3. 加强校企合作,按企业需求对学生开展培训。

一方面,开辟途径,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模拟环境走入实际岗位,真正理解所学知识、鉴定考试内容的用途与价值。

另一方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学校也得以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装备,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实际工作对职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反映到相应的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题库中去,做好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关的职业分类、标准制度、教材开发等配套基础工作,为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4. 加强考评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聘请外校专家担任考评员。

考评员队伍建设一方面是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组织、支持教师不断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鼓励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通过资格培训、资格考核和资格认证,获得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考评员证书,加强他们爱岗敬业、廉洁公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争取从企业、行业和生产第一线中聘请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技能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考评员,组成一支以教师、企业技术大师、能工巧匠为骨干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考评专家队伍。

5. 加强对资格证书培训考试的质量监控和管理。

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监督体系,以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强对培训、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发证等各个主要环节的管理力度,严格遵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各项保密规定,严格执行考试规程和亲属、师徒回避制度,加强对鉴定考核现场的巡考力度,系统地整理档案、资料,按时间、批次,分月装订,做到整齐划一。另外,学校要定期跟上级部门联系,主动邀请他们前来指导、检查工作,无条件接受抽查、测评。

6.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面向社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上一篇:让人生在教书育人中闪光 下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专业教学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