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危险评价表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探讨

时间:2022-10-23 04:25:48

压疮危险评价表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探讨

【摘 要】目的:研究压疮危险表用于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护理路径: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压疮危险评价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分级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9.6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61%(P

【关键词】压疮危险评价表;股骨骨折;压疮;护理效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股骨骨折的发生比例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压疮也越来越引起医护界的重视[1]。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因局部受压、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坏死、破溃且长时间愈合不良,严重者会引起全身感染等不良后果[2]。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往往效果欠佳,压疮发生率较高,我院利用压疮危险评价表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后,分级、综合护理,效果切实可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24例,其中男67例,女57例,年龄53―76岁(平均61.3±10.4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9例,股骨粗隆骨折35例,股骨上端骨折23例,股骨下端骨折17例;车祸伤87例,高空摔落35例,病理性骨折2例。所有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占70%。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给予压疮危险评价表评估后的分级护理和一般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压疮危险评价表评估

观察组患者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所需要的护理等级和措施。具体评价方法见表1。

根据压疮患者危险因素制定上述评价表,从患者年龄、BMI指数、活动能力、两便控制力,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血供状况、空腹血糖水平、全身营养以及类固醇药物使用情况等9个方面进行评估[3]。各项危险因素中,正常为1分,不佳为2分,严重不良为3分,九项评分之和即为总分。总分

1.3 护理路径

观察组患者根据压疮危险评价表的分级进行不同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运用SPSS18.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对照组62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压疮,观察组62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压疮。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9.6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61%,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发生股骨骨折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治疗后病人由于需要长期卧床,长时间制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极易引起压疮的发生[4]。

本研究主要针对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制定压疮危险评价表,从患者年龄、体重、活动能力、血压循环能力、营养等九个方面全面评估其发生压疮的可能性,针对性进行分层分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迅速高危病人,避免主观臆断。同时,压疮危险评价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实施正确护理路径的效率,加强对患者的责任心和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护理人员指导或者帮助病人有规律、系统性的改变、擦拭身体、早期锻炼等行为,可以取得病人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情感认可,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9.6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61%(P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压疮危险评价表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护理,可以形成护理评估、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评价的系统性护理流程,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切实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路伟,靳雁,宋汉歌,等.依据Waterlow评分进行分级护理在降低急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2161-2163.

[2]邢华英.老年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55-56.

[3]陈娟.国外压疮愈合评价量表的研究与展望[J].护理学报,2011,18(17):38-40.

[4]苏树娟,李晓娟.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2,33(2):295-296.

上一篇:槐米中芸香苷及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下一篇:巩乃斯河下游北岸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