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5:50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1

【摘要】 目的 有效预防与减少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方法? 采用Norton’s评分量表量化评估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及时落实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压疮高危患者(Norton’s评分<14分)实行报告制度和难免压疮预报制度,并实行过程控制与管理。结果2008年1月~2010年12月各病区共评估出压疮发生高危患者345例,其中极度危险患者(得分<8分)94例(占27.25%),高度危险患者(<12分)162例(占46.96%),中度危险患者(<14分)79例(占22.90%),发生难免性压疮4例,院内压疮发生率为1.16%。结论 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与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积极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有效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的关键;而实行压疮高危患者评估报告制度和难免压疮预报制度,加强过程控制与管理,提高了护士对主动预防压疮的意识和责任心,是预防压疮发生的有效管理方法。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管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压疮一旦发生,不但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而导致病人死亡[1]。我院老年卧床、压疮发生高危患者亦逐年增多,如何有效地防范与减少卧床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一直是我们护理关注的重点。我院护理部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压疮预防工作中实施预见性的护理与管理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上报到护理部的压疮发生高危患者共345例,其中内科和ICU共237例,外科78例,康复科30例;年龄32~96岁,其中80岁以上者160例,65~80岁者128例,65岁以下者57例,平均年龄77.56岁;男性202例,女性143例。

1.2 预见性的防压疮临床护理方法的实施

1.2.1 量化评估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由护理部统一制订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分与防压疮护理记录单,各班责任护士应用Norton’s评分量表对住院患者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新入院患者由当班责任护士进行评估,住院期间由主管护士(组长)定期进行评估。

1.2.2 对压疮发生高危患者(Norton’s评分<14分),床位主管护士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的防压疮护理计划,在防压疮护理记录表中列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由护士长和床位主管护士负责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动态评估实施效果,并及时修正护理计划。

1.2.3 及时落实正确有效的防压疮措施

①建立床头翻身卡作为防压疮标示,各班护士依据病情鼓励或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或变换并评估记录皮肤情况。

②采取舒适及平衡的,有效减轻局部压力。予卧气垫床或波浪床;四肢骨突局部和双足跟用水囊或气囊垫架空等措施以减轻局部压力。

③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和免受外界的损伤:保持床紧舒适,每天擦浴1~2次,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衣被服。

④根据患者局部皮肤情况酌情用药:如受压局部出现轻微潮红用红花油或用稀碘外涂每日2~3次(不作局部按摩),极度消瘦者骨突处外贴多爱敷或其它保护膜。

⑤积极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患者抵抗力。病情允许时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等的饮食,并进行胃肠功能调理,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排出情况。

⑥加强健康教育。讲解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结果、告知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及需要患者改变的各种行为,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有效实施防压疮措施。

1.3 预见性的防压疮临床护理管理方法的实施

1.3.1 完善压疮预防处理报告制度,实行压疮高危患者报告制度和难免压疮预报制度

凡压疮发生高危患者,均由病区床位主管护士填写《压疮发生高危病例报告表》,病区护士长签署检查处理意见后72h内上报到护理部;符合难免压疮发生申报条件者必须在24h内口头上报,遇节假日则报告总值班护士长。

1.3.2 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防压疮过程控制与管理

①各班责任护士每班评估压疮高危患者的全身皮肤状况并记录,每班严格进行床边交接;床位主管护士和护士长动态调整护理计划并指导有效实施。

②护理部制订防压疮护理工作指引供临床护士参考,并设立登记本对各病区上报的压疮发生高危病例均登记在册,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③对于病区采取了一切预防措施后仍发生的难免性压疮,一律不予追究责任,但对于未重视落实一切预防措施而发生或发生后隐满不报的院内压疮,则予追究病区护士长和相关责任护士的责任,与年度考核挂钩。

2 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全院共评估出345例压疮发生高危患者,按Norton’s评分得分<8分的极度危险患者94例(占27.25%),<12分的高度危险患者162例(占46.96%),<14分的中度危险患者79例(占22.90%);发生难免性院内压疮共4例,难免性院内压疮发生率为1.16%,与2005年~2007年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同时各病区对压疮高危患者及院内压疮发生病例均做到了主动及时向护理部报告,有效防范和减少了院内压疮的发生。

3 讨论

3.1 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与管理能有效预防院内压疮的发生。随着老年住院患者的逐年增多,以及老年患者的皮肤特点和危难重症患者各种压疮易患因素增多等, 使难免压疮的发生率不断升高[2], 预见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管理对预防压疮尤为重要。

3.2 积极评估压疮危险因素是有效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的关键一步。护士积极评估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通过评估,一方面能及时快速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了解患者存在的压疮危险因素,及时为患者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护士对压疮发生的风险预测能力和主动预防压疮的意识与责任心。

3.3 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亦是有效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的关键。我们对压疮发生高危患者设立床头翻身卡,一方面提醒患者和家属及各班护士的重视,另一方面促使每班护士按时督促或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3.4 加强健康教育和增进营养支持也是预防压疮不可忽视的良好手段。重视做好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营养支持的适宜方法,以尽快恢复内环境的平衡。

3.5 提高护士对压疮的主动预防意识和重视度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基础。

护理不当确能发生压疮,但只要各级护理人员重视了患者的安全,对压疮发生高危患者在没有发生压疮前就预见性地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加强监控和管理,绝大多数的压疮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何金爱,林清然.实施预防压疮"四化"管理的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 (7):613.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手术室;压伤;评估;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levate the prevention rate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ulcer furthest. Methods: Establish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methods. Use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Carry out pressure ulcer register and forecast institution. Results: Nursing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to prevent pressure ulcer was improv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ulcer was lowered. Conclusion: The key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and cure pressure ulcer include providing forecast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Strengthen process management and guarantee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Surgery.

【Key words】OR(Operating Room);Pressure ulcer;Estimate;Prevent

手术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压伤相关危险性因素增多,是急性压伤的高危人群.压伤成为术中护理的难点、热点[1]。根据文献报道使用评分法对高危患者采取措施后压伤发生率下降50%-60%[2],因此,我院手术室根据手术患者的特点制定实施了压伤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压伤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对照组:2009年1-6月大、中手术5020例。观察组:2009年7-12月大、中手术54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组织培训压伤相关知识:组织学习压伤防治知识、高危因素评估方法 ,学习护理部指定的压疮质控标准,建立严格的压疮预报制度,使护理人员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1.2.2 拟定高危压伤预报程序及制度:巡回护士术前一天访视患者,进行压伤危险性评估,对符合高危压疮条件的患者填写压伤高危因素量化评估表,根据Breden评估表[3]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经科室护士长审核后签字,并向护理部书面预报高危压伤病历,护理部根据预报单及时到病房再次进行评估,给予确定,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重点患者要求巡回护士术前、术后和病房护士进行严格交接班,并记录签名。若患者在术中发生压疮必须在12h内向护理部报告。对于非难免性压疮护理部及科内进行通报,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按考核标准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处理,随时跟踪评价记录。

1.3 压伤评估的相关因素:

①力学因素:导致术中压疮发生的力学因素包括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其中垂直压力是术中压伤的主要因素,固定不动也是造成压疮的元凶之一。

②时间因素: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的时间越长,受压部位表皮温度降低程度越大,损伤发生率越高。

③麻醉因素:由于物的阻滞作用,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再者由于物影响,患者反应迟钝或暂时失去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

④潮湿因素:手术中血液、体液、大量冲洗液造成液体外渗和手术中患者大量出汗造成受压部位的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增加了压疮的形成机率。

⑤应急因素:急性应急反应对压力敏感性增高,急性损伤的患者应对反应显著增高,压疮发生率高,而手术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强烈的应激原。

⑥因素:不合理手术不但会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还会造成受压部位的压力增加,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高。

⑦护理因素:移动患者的动作粗暴,备皮造成的皮肤划伤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皮肤天然保护屏障的破坏,诱发压疮的发生。

⑧止血带因素:术中止血带使用不当,时间过长,压力过高等均可导致点式压伤。

⑨自身因素:a. 年龄:由于生理原因,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b. 营养:当患者极度消瘦或体弱者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易发生压疮;c. 疾病: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和风湿性疾病等也使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增高。

1.4 制定压伤预案:凡预报高危压伤,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保护性措施。要求按照评估-预防-治疗的工作程序进行护理,并严密观察。

1.5 加强过程管理

①危险因素评估:术前通过访视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对易于发生压伤的病人的筛查,对高分值的高危患者实施预防性保护护理。

②舒适安置:合理放置衬垫物(喱垫、软枕)和支撑物(海绵垫),安置手术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放置位置、支撑点、着力点和固定点,保护好骨隆突处,既要暴露好手术野,又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约束带以喱为宜,且松紧适宜。有条件者对有高危因素的手术患者在术中使用减压床垫,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③局部皮肤保护:将赛肤润或凡士林先涂于患者受压皮肤处,使之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油保护膜,保护皮肤正常屏障功能。

④定时减压按摩: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高危皮肤者,手术时间长者,进行减压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受压。

⑤规范护理操作:在摆放及其它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特别是受压部位,避免拖拉等动作,同时还应避免受压部位的意外损伤。

⑥温湿度控制:调节室内温度(22℃-25℃)、湿度(40%-60%),使用保暖效果好的遮盖物,保持患者体温,在冲洗胸腹腔时使用温热冲洗液。

⑦术中严密观察:术中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适当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⑧止血带正确使用: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正确的部位(上臂上1/3、大腿上2/3),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调节适当压力(成人上肢40Kpa、下肢80Kpa,小儿上肢30 Kpa、下肢40 Kpa),控制使用时间(时限1h、最长

2 结果

2009年7-12月(观察组)手术例数5410例,评估预报55例,发生压疮1例。2009年1-6月(对照组)手术例数5020例,未开展评估预报,发生压疮5例,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护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重点护理,对压疮危险因素实施准确评估及预防,以此取得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1 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压疮的重视和防患意识是预防术中压疮的关键:压疮护理应抓住“预防为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三个重要环节,预防关键是早预测和判断[4],预防是避免术中压疮的主要手段,也是术中护理的难点。术前实施难免性压伤预报制度,建立科学管理办法,提高护理人员对压伤护理的认识,使压疮预防更有遇见性,计划性,可减少压疮的发生。

3.2 通过压伤预报,对高危患者实施重点预防是预防压伤的有效措施:术前对患者发生压伤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易发生压伤的病人的筛查,对高分值高危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护理措施,可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3.3 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预见性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压伤的主要手段:针对高危因素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预防压伤知识,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实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避免纠纷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倪斐,高波,张彬.褥疮相关危险因素及循环护理的 引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1138

[2] 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203

[3] BergstromnN, BradenB. Laguyya A, et al. The braden scale for predicing sore risk. Nursing Research, 1987,36(4):205-210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3

目的 通过对高危患者的护理,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将诺顿评分应用于压疮危险度的评估与护理。结果 提高了对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预见性,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结论 诺顿评分用于临床护理中,可以指导护理工作有重点的进行,从而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 诺顿评分 压疮

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诺顿评分)应用于压疮危险度的评估,其评估项目简单,易于护理人员掌握。比其他压疮危险评分更具有特异性。用于压疮的评估可以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减少压疮的发生。我科自2000~2008年在对100名高危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中,采用诺顿评分,使护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侧重点,减少了盲目的工作,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将诺顿评分用临床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诺顿评分简介

压疮危险性评估表是用来预测压疮高危人群的一种工具[1]。卧床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诺顿评分,是沽国优格公司提供的。诺顿评分是目前评估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最为普遍的工具之一,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诺顿评分法也是有效和可靠的压疮危险性评估的方法。

诺顿评分的内容包括5项内容: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活动力、移动力、失禁。每项评分是1~4分,随分值的降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相应增加,总分

2 诺顿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

2.1 诺顿评分在特级护理中的应用

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从理论、制度及临床实践中要求护士在对卧床患者的护理中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并按医嘱行特级护理,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的平整、干燥、无残渣,移动病人时防止拖、拉、拽等动作的发生。诺顿评分用于特级护理患者当中,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地了解哪些患者更需要这样的护理措施,使得护理工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早期将诺顿评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计划中对患者大有好处,并且增强了护理干预的效果[2]。

2.2 诺顿评分法在神经科中的应用

神经科中特别是神经外科中危重患者多,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压疮的高发病区。应用诺顿评分法对神经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状况的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护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侧重点,减少了盲目的工作,避免了对所有卧床病人都进行2~4h翻身、拍背。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预防压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应用诺顿评分法,护士能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2.3 诺顿评分在压疮中的应用

三级甲等医院及医院管理护理质量标准中规定,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零。患者入院时,护士首先对其进行压疮危险评估,仔细进行护理体检,对于诺顿评分

3 小 结

护理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是卧床患者的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对压疮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条件[4]。更为重要的是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诺顿评分要求护士了解压疮高危因素,能熟练应用诺顿评分表,对各种干预方法能熟练操作,因而需要进行培训。预防压疮包括改善全身状况,增进机体的营养和抵抗力,降低局部组织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局部清洁,消除刺激因素。将诺顿评分实际应用于预防压疮的护理中,大大提高了对高危患者的预见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知道护理工作有重点地进行,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薛小玲,刘慧. 3种评估表预测压疮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1~243.

[2]李星,庞军.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实践[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2(1):1145.

[3]邝燕华,黄漫荣. 诺顿评分法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5):567.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4

本院是一所地区级的综合性医院,床位年平均使用率为93.9%。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一些老年患者就诊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卧床、瘫痪患者,由于家庭护理不当,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进程,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压疮或存在高危因素。近2年来,本院认真落实了压疮上报管理制度,使自带压疮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自带压疮上报管理收到的效果

自2006年初实施自带压疮上报管理后,经初步统计,2006年全院各科室合计上报31例自带压疮患者,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7岁,平均67岁,好转或治愈率为96.8%;2007年全院各科室合计上报自带压疮患者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89岁,平均73岁,经报表统计好转或治愈率为97.4%;2008年上半年全院各科室合计上报26例自带压疮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90岁,好转或治愈率为100%(半年统计);结论:自带压疮上报管理后好转及治愈率明显提高。

2 自带压疮上报的管理方法

2.1 完善压疮上报专项管理制度 现有住院患者出现皮肤受压处压疮(不论是院内发生或自带),过去,一直是护理质量上一票否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更新和对压疮问题的科学认识,已对压疮的发生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理解,“不可避免性压疮”概念的确定,减少了临床护理人员因逃避责任和恐惧而隐瞒漏报等问题。临床上,患者在院内发生的压疮一般医院的发生率为2.5%~8.8%,但因家庭护理不当,自带压疮的患者却出现了不断增加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报道,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由于是患者从家所带,所以临床上往往重视不够,护理效果也不是很满意。为了加强压疮的管理,提高自带压疮患者的护理质量,近一年来,我们首先从制度上完善压疮上报管理的具体要求,并将相关制度下发到每个临床科室,把其作为护理系列关键性制度,列为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重点督察项目之一,让大家从学习、了解到人人掌握,使临床科室执行起来有依据,建立了严格的压疮上报管理制度。

2.2 监督指导压疮上报制度的落实 制度的执行是确保压疮护理质量落实的保证,为了确保此项制度落实到位,采取了以下管理手段:一是建立了皮肤压疮上报流程。在完善制度上报的基础上,通过取消、简化、合并、重组等手段制定了流程图,并将流程印发到每个科室,护士长利用晨会组织学习,并要求护士熟记流程的内容。二是设计了压疮上报管理的统一表格。表格内容分为患者的基本情况,压疮的发生日期、部位、面积、分期、创面情况、治疗方法及整个住院过程压疮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等。患者转科时,压疮上报表随同患者转入下一个科室,以保证护理措施的连续性。三是医护记录同时体现。科室收治自带压疮患者时,我们联合院医务科加大管理力度,规定医护要同时做好记录,要求24 h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下发压疮上报表,并由当班护士按表格内容要求将项目填全。四是护理部核查、评估和指导。护理部接到压疮上报后,派专人到患者床前核查压疮的发生情况,评估患者的状态,了解科内预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并拿出护理建议或恰当的护理指导。五是成立全院性压疮防治与护理指导会诊小组。在护理部到患者床前进行评估时或患者所在科室在执行护理措施时,确认为压疮护理存在技术难点或伴随疑难护理问题时,由护理部安排院压疮防治会诊小组成员,现场进行护理技术支持。管理者以建设性和帮助的姿态来对待下属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管理实效[1]。

2.3 对上报执行情况奖罚分明 自带压疮上报后,患者出院或死亡,护理部派专人再次到患者床前评估压疮的护理效果及愈合情况,并在“压疮登记表”上做出评价。对一些护理效果佳,愈合好的患者,定期由所在科室在《护理质控简报》、院内小报《医院之窗》、每月一次的多媒体学术讲座和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宣教,介绍她们的有效做法、典型病例或采用一些新的护理措施,让大家从中学到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对很少发生压疮的科室起到了警示作用,提高了她们预防性的管理意识。对一些护理不当的患者,在平时质控中发现后要给予严肃处罚,并做到与效益工资、年终评先选优挂钩,以确保本项制度管理的落实。

3 自带压疮上报管理的体会

3.1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通过压疮上报专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一方面促进了护士长对重患、卧床患者护理质量的管理,督促护理人员班班交接及翻身卡的正确使用,另一方面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得到纠正,从而促进了压疮的愈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2 保证压疮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护理 一些老年患者或卧床患者,由于合并症不断增加以及在一些平日很少见到压疮的科室,缺乏对压疮护理的责任意识及有效护理措施的执行。通过上报,护理部有针对性进行监督指导,增强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同时护理部加强过程管理,不定时到科室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协助调整护理方案,使护理措施不断完善[2]。提高大家对自带压疮护理的责任意识,保证自带压疮的护理质量,促进自带压疮的早日愈合或使原有的压疮面积缩小,变浅,不断好转。

3.3 促进了护理会诊活动的开展 压疮由于其发病的特殊性,常发生于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室、骨科、呼吸内科等科室,所以这些科室在压疮防治和护理的过程中有一定经验和护理技术。但由于老年并发症的不断增多,往往患者所治的主病不在好发压疮的科室,使该科室缺乏对此病的重视与护理。如通过会诊应用外科系统对压疮患者创面的处理、新型敷料的使用和换药等技术,解决了在内科系统不常处理的护理问题等等。压疮专项上报制度的落实,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护理问题的重视,因此,护理会诊是调动院内综合护理技术,对压疮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主要活动之一。院内、科内会诊共同商讨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了护理技术的优势共享,促进了护理人员知识面的拓宽与更新,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总之,自带压疮上报制度的落实,由护理部专职人员对自带压疮护理前后进行评估与讲评,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带压疮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带压疮患者的好转率与治愈率。同时,这项新的管理制度的实施,也为本院皮肤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改进路径及工作框架,为今后一系列的压疮护理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泠.压疮的管理(三).中国护理管理,2006,6(3):61-66.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1+3”质量管理模式;压疮;高危病人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3-0114-04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1+3"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for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thods In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 we use "1+3" quality management mode: finding a bedsore patient, establishing a set of effective processes, and then, sharing with other stuff for avoiding recurrence. Hospital bedso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group was established. Five high risk departments, such as ICU, radiotherapy and est., were set up as key departments for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Results After self pressure sore prevention program implemented in the whole hospital from January of 2011 to June of 2011, bedsore rate in high risk patients, bedso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implantation defects rate, bedsore standard treatment defects rate, and link defects rate were decreased to 1.6%, 2.7% and 21%, separately. Conclusion Therefore, we should promptly find its reason and propose prevention scheme and optimize it by using the "1+3"quality management mode when we met a new bedsore case in hospital. From that, we can actively create safe medical environm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for patients in hospital.

[Key words] "1+3"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Pressure sores; High risk patients

压疮是因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出现血液循环受阻,导致长期缺血、缺氧、缺乏营养以至皮肤失去应有的功能,从而出现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不仅是昏迷、瘫痪、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及重危患者比较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向来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十分棘手的一个难题[2]。研究发现[3],有些医院压疮的发生率达3%~7%,一旦压疮发生,患者痛苦增加,住院时间被迫延长,甚至还会发生由压疮导致的皮肤感染,进而出现败血症,严重时还会有生命危险[4]。对于压疮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5]。因此,我院在2010年就试探性地在预防患者压疮的过程中使用“1+3”质量管理模式:经过实践发现,在出现一个问题时,我们做的不应该是寻找表面的解决办法,而是应该探讨其根本原因,并针对这个根本原因制定出一套能够使用在该问题上的流程或制度、并且进一步与其他人分享,如果下一次再发生这种问题,便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解决,甚至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的产生。经过应用实践发现,该方法在防范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问题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6月在我院住院并上报到护理部的压疮高危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01例,女85例,平均年龄(74.24±8.41)岁。将实施“1+3”管理模式前(2010年1~6月)上报到护理部压疮高危患者178例作为对照组,男104例,女74例,平均年龄(71.11±11.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发现一个问题 2010年1~6月全院共上报护理部压疮高危人群178例,发生难免压疮12例,针对上报的压疮高危人群和难免压疮,护理部不定期跟踪检查压疮预防管理和压疮诊疗规范的落实情况,将每一次压疮事件当做是一个问题,并且针对该问题,改进护理质量。

1.2.2 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 在2010年7月由存在压疮发生高风险科室的护士长、首席护士、高年资护师组成的住院患者压疮防范管理小组正式成立。通过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工具及“1+3”管理模式,分析问题产生过程中涉及的环境、材料、方法、人员以及仪器等因素,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由组员集体讨论产生,压疮高危人群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ICU等科室,难免压疮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放疗科、干部病房。而难免压疮占高危人群比例以放疗科、血液内科、重症医学科最高。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最低,说明这三个科室压疮预防管理措施落实最好,而重症医学科、放疗科需要做重点改进。

着重对12例难免压疮事件利用鱼骨图罗列出所有可能引起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见图1。从以上鱼骨图中可以得出,影响并导致压疮发生的可能原因有护士临床经验、科内监控力量不足、对压疮诊治相关知识培训不够等10余项。具体缺陷环节和主要问题如表1。

1.2.3 完善一套制度和流程 ①建立压疮缺陷原因整改制度 针对Braden评分标准不够统一:制定Braden评分细则下发临床。在平时的压疮预防管理跟踪指导中,按照评分细则进行现场指导,随时解决各科室评估环节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压疮的重点评估环节不熟悉:由各科护士长根据专科疾病的特点规定各科重点评估环节和频次。科内组织学习压疮评估和防范制度,对护士制度掌握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定期考核评价。针对压疮诊治相关知识不熟悉:可通过伤口护理“工作坊”的形式对压疮管理小组进行培训,通过压疮模型进行现场模拟教学,提高护士的压疮防治操作技能。通过患者安全目标认证的宣传和推进,提高全体护士对压疮预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认证推进工作。②建立压疮高危人群上报、难免压疮报告、警讯事件报告制度 Braden 评分≤12 分,存在压疮高危患者,启动该科内的护理预警,针对压疮的高危患者,每个小组的首席护士以及其他的每一个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在针对高危患者安全问题上,由主管医生在查房时宣教。此外在监控方面由首席护士、护士长以及压疮管理小组三级负责。压疮的护理效果的评估以及改进工作、宣教高危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的实施以及评估压疮危险因子等方面的工作由首席护士负责。此外,随机复查核对压疮危险因子评估表,随时督查防范护理措施的实施以及对护理措施的指导等工作由护士长负责。对压疮事件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于改进压疮护理、对全院压疮事件进行监控以及对培训压疮防范知识的方法定期改进等工作由压疮管理小组负责。③建立压疮管理流程 新入院患者(转入患者或手术时间 >4 h 的患者)护士认真对其全身皮肤进行全面检查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皮肤完好做好记录,若Braden 评分≤12 分做好记录,24 h内网上填写《压疮高危人群评估上报表》,发现压疮班内口头上报护士长做好压疮登记,填写《难免压疮上报表》或《带入压疮上报表》,如院内发生的非难免压疮,24 h内网上填写《警讯事件报告单》,建立《压疮护理单》、翻身卡,由首席护士定期填写皮肤情况、治疗护理措施及转归情况,与病历一同归档保存。

1.2.4 分享一批人 ①防压疮方案的试点 针对以上流程以及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检验,首先将重症监护室以及放疗科等5个压疮发生较多的高风险科室作为试点。a.护士客观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医护人员对危险等级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非常严格地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b.积极有效预防压疮发生,以预见性的护理意识,实事求是地对发生压疮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上报。c.对于带入、院内发生及压疮高危患者并符合申报难免压疮条件的,动态观察、记录患者的皮肤情况,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制止压疮的发生。d.将拥有压疮护理经验的众多临床护理骨干组建成压疮监控小组,其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全院在压疮防治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提供新的压疮防治信息,从而有效地达到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此外其工作还包括对改进方案的过程和执行方案效率的核查。②防压疮护理方案的推广 经过实践发现,5个高风险科室实施防压疮方案6个月后,与实施前相比有着显著的效果,压疮发生率下降近70%,说明防压疮方案提高了压疮的管理质量,可用于全院推广。于是在全院中层干部会议上,将此方案作为最佳实践案例进行分享介绍,从2011年1月开始,全院各科室开始实施“1+3”质量管理模式预防压疮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率、压疮预防管理措施缺陷率、压疮诊疗规范缺陷率、环节缺陷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对两组压疮各种不同方面的率进行比较,在观察组中压疮发生率1.6%(3/186),高危人群压疮预防管理措施缺陷率2.7%(5/186)、压疮诊疗规范缺陷率3.8%(7/186)、环节缺陷率21.0%(39/186);而对照组中压疮发生率6.7%(12/178),高危人群压疮预防管理措施缺陷率9.6%(17/178)、压疮诊疗规范缺陷率11.2%(20/178)、环节缺陷率33.1%(59/17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 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是防范压疮的基石

由于“1+3”质量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完善的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能够保证研究和循证推进。根据国外研究[6], 普通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3%~7%,部分医院高达13%。这不仅表明完全防止压疮的发生目前来说还不现实,但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加上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压疮的发生率大大降低[7]。压疮是临床比较多见的并发症,目前大约有20%受到压疮困扰长期需照顾的患者[8]。压疮是一种慢性创面,虽然创口不大,但是大量的皮下肌肉组织已经坏死,从而形成所谓的坏苹果效应,往往这种伤口长期存在,不易愈合,容易引起各种感染[9]。压疮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都起不到显著的效果。因此,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各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0]。长期以来,国内认为加强护理管理是预防压疮的重点,要求重视基础护理,而国外护理则将预防压疮关键的第一步认为是积极评估患者情况。并且认为有些压疮能加以预防,若入院判定已有不可逆损伤的局部组织时,24~48 h就会有压疮发生[11]。因此,建立相应的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可以为全体护士建立起风险管理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应用到平时的日常护理工作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度可以通过Braden评分法来预测,其结果不仅准确而且客观,并且针对发生压疮的风险可以做到主动的识别以及评估,这样就可以尽早地预防或治疗高危病人并且针对不一样的分值采取不一样的护理措施。通过修改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使科室护理人员对压疮的管理流程、责任及上报程序相当明确,增加他们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压疮风险的评估和交接班的责任感,提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的能力。因此,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至关重要[12]。

3.2 防范压疮的关键是凝聚全员力量

群策群力等全体决策是“1+3”质量管理模式的核心,无论在原因分析上,还是在完善与改进方案中,都能够将个人与集体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出来。全院推广压疮预防三级监控网络和防压疮方案,这再一次强化了每个人的集体责任感。无论是在床头提示卡还是挂翻身卡都时时刻刻地提醒医护人员,不仅要遵守床头交接班制度,还要重视压疮防范工作,客观实际地对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加以评估上报,对压疮现存的护理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并组织落实,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地参与防范压疮的工作。

3.3防范压疮的保障是要增强安全意识

在全球任何国家都重视患者安全问题[13]。因此,我院多次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防压疮的针对性管理方案,同时监督落实方案,建立以“预防”为核心的管理意识, 这使全院人员都提高了警惕。此外和谐的就医环境、患者及其家属预防意识的强化以及防压疮告知书的宣教等都极大地降低了发生压疮的概率。

3.4 防压疮的有力保证是动态管理

处理与预防压疮的第一线人员是护士,所以压疮的现患率以及发生率等与护士的素质水平有着密切关系[14-15]。通过对压疮管理制度、流程持续改进,能够增加护理人员主动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压疮风险的预测能力,通过对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数据化评估,能及时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患者[16]。患者的动态管理是通过应用针对每个人的压疮评估表来实现的,这张表是防治压疮的依据。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动态观察压疮,追踪压疮护理措施的落实与效果评价,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使压疮的护理管理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环环紧扣,层层落实,重复循环,促进了管理效能的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舒红文,周川芬,严仁华. Braden量表评估准确性对压疮风险预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3,11(2):355-356.

[2] 黄建萍,朱晓庆. 晚期肿瘤带入压疮的评估与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11-312.

[3] 周楠,黄v香. 我国手术中压疮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1,26(12):95-97.

[4] 万雁雁,于兰贞. 医院护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 护理研究,2011,5(5):1301-1302.

[5] 吕霞. 三级监控模式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75-1177.

[6] 邬丽满. 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1):1003-1004.

[7] 杨健,寿棘. 压疮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医院老年内科的应用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6):656-657.

[8] 翟海龙. 对于压疮认识的几点辨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411-412.

[9] 陈肖玲,谢雪霞,吴彩玉,等. 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严重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 18(6):21-22.

[10] 邱静. 压疮督查小组在防治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 (15):106-107.

[11] 计琴,夏莹,沈国文. 程序管理在预防难免性压疮中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83-85.

[12] 栾玉杰,刘芙蓉. 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临床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87-88.

[13] 冯珊,宋国菊. 难免性压疮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18-420.

[14] 胡美华,孟琳.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

[15] 王晓鸿. 晚期肿瘤患者难免压疮的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83-84.

[16] 王欣然,韩斌如,张建华. 外科重症病人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研究,2013,27(6):1677-1679.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6

压疮也叫褥疮,是临床上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用医院-家庭医疗护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持续全程护理顽固性压疮患者。全面评估患者压疮分期及风险,制定个性护理计划,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压疮局部减压,改善血液循环,卫生管理,营养支持等方法,分期、分阶段、综合全面持续护理。压疮全部愈合减少了病员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省了家庭人力支出。医院-家庭医疗护理模式、综合全面全程护理是促进顽固性压疮早日愈合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顽固性压疮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原发疾病为植物状态4例,脑卒中瘫痪卧床5例,截瘫3例。压疮发生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压疮为单纯骶尾骨处5例,其余2~3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骨、脊椎体隆突处、足跟、髋部等处。根据2007NPUAP分期标准,Ⅲ期5例,Ⅳ期5例,不能分期2例[1]。压疮范围5cm×5cm~15cm×16cm。

护 理

⑴压疮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性疾病、神志、精神状态、自理能力,营养状况,压疮类型及分期、家庭状况,家庭成员组成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信息做出全面评估,依患者的健康状况、家属重视及配合程度,压疮的评估[2],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压疮护理。

⑵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引导病员及家属有针对性的配合护理计划的执行。①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要让患者、家属对压疮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能得到患者及家属对压疮治疗的信心,主动参与到日常护理工作环节中来。②心理支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正性激励,做好心理护理,同时联合患者家属、医师一起给患者以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每天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③对在家庭护理的病员,每周2次或不定期到患者家庭进行访视,指导家属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日常护理,压疮换药并观察压疮变化,对恶化的或存在明显感染的压疮应及时到医院治疗。④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乐观的情绪来关心和感染患者,使患者减少自卑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⑶入院后先用双氧水冲洗压疮溃疡面,再用生理盐水涡流式冲洗至疮面清洁,清除坏死组织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络合碘消毒溃疡面周围皮肤,然后用氯霉素粉涂抹在溃疡面上,外盖薄层无菌干纱布,1~2次/日换药。保持溃疡面干燥。①如果渗出较多,应增加换药次数。应警惕可能存在感染,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溃疡面渗出情况,可建议医生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可对溃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针对性使用抗生素。②对溃疡面肉芽组织生长较差的患者,在使用氯霉粉基础上,可予654-2水剂、金因肽、双料喉风散交替换药。以促进溃疡面组织生长。③对合并有糖尿病的压疮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考虑胰岛素8U加庆大霉素8万U,放在无菌纱布上敷于创面,外敷生理盐水湿纱布,最后用干纱布覆盖,1次/日,以促进溃疡面组织生长。④对溃疡面组织生长较差,周边组织硬化,可反复多次清除硬化组织。⑤对溃疡面较大、肉芽组织生长较好、全身营养状况较好、神志清醒的压疮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皮瓣移植或溃疡面封闭负压吸引[3],彻底治愈压疮。

⑷做好压疮局部减压,改善血液循环,是治疗压疮的首要条件。要充分显露压疮疮面。为防止压疮局部组织继续长期受压,在局部换药同时,应及时更换患者的,1~2小时翻身1次,用气垫、海绵垫等垫起,避免创面再度受压。促进血液循环:①局部按摩,对远离压疮周边易于受压部位定时用红花酒精按摩,按摩应轻柔,以促进溃疡区周边组织血供,缓解周围组织紧张状态,达到通经活络,增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压疮区氧供,改善局部营养状况。②局部红外线照射可增加溃疡区周边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氧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③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使组织修复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溃疡周边组织生长。

⑸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每天早、晚为压疮患者进行全身温水擦浴,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及时更换床单,避免潮湿刺激。每日用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患者所处环境,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溃疡面的污染,防止压疮继发感染。

⑹合理营养是压疮治疗的根本保证:①对体质消瘦、全身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采取各种方法鼓励患者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加强支持疗法,可采用补液、静滴高营养物质等方法。②对鼻饲患者,在加强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应将食物搅拌成食糜样由胃管注入,以期增强机体及皮肤抵抗力,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在增加蛋白质摄取时必须评价肝和肾功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可以节省蛋白质。

结 果

经过医院-家庭医疗护理模式并综合护理,12例顽固性压疮患者压疮全部愈合。

讨 论

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理念逐渐为社区居民所接受,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临终关怀病员住院增多,这类病员多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营养不良,多因严重的原发疾病入院,多伴有严重而较为顽固的压疮,范围大,病情重。部分病员在多家医院治疗而效果不佳,经济压力较大,无力照顾,而选择居住地的社区医院。接受的这12例患者均因上述原因而入院。

医院与家庭护理模式正适应了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将医院对压疮治疗护理延续到家庭。根据病员压疮具体情况,在压疮严重感染、恶化时,到医院治疗,稳定后转入家庭继续治疗护理,使病情得到了持续控制,减少了住院时间。既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也减少了患者家庭的人力支出。

全面、分期、分阶段,采用不同护理方法,是压疮早日愈合的关键。在护理的病员中,2例患者压疮面积大,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时建议医生和家属将患者转入上级医院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术和皮瓣移植,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压疮短期内治愈。

参考文献

1 Benbow M.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Nurs Stand,2006,20(52):42-44.

2 王英,蒙张敏,黄丹莉.压褥评估和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37-39.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压疮;风险评估;神经内科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28-0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1],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2],是卧床患者在护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神经内科患者卧床较多,因此压疮的发生率比较高,因此预防压疮的发生极为重要,近年来,我使用压疮评估表,对患者行动态观察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卧床患者320例,入选标准:①脑血管疾病患者;②全部病例均经头颅MRI/CT检查证实诊断明确;③全部病例均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明确诊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其中对照组男84例,女76例,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73.9岁;观察组男86例,女74例,年龄43-86岁,平均年龄7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压疮的诊断标准 根据《护理学基础》第三版[2]的压疮分期。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的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实行压疮风险的动态评估,包括1、患者状态;2、神志;3、评估项目(Branden评分法[3])。评估项目分别从①感觉:对压迫有关的不适感觉能力;②潮湿:皮肤暴露于潮湿环境中的程度;③活动度:体力活动的程度;④可动性:改变和控制和能力;⑤营养:通常的摄食能力;⑥摩擦力和剪切力。每项从重度到轻度分为1-4分,总分从6-23分,分数越低危险越大,15-18分轻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

1.2.2 具体措施 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进行专业护理,具体措施为:①评估患者的皮肤完整性,每1-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托、拉、推等动作,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按摩受压部位,局部使用气圈或铺气垫床;②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交流沟通能力,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能否进行有效沟通;③评估患者的肢体感觉状态及活动度:对有感觉障碍的患者每日用温水擦洗,水温不超过50度,避免过冷和过热,防止冻伤和烫伤;活动不便的肢体每日给予主动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预防压疮;④使用约束带的患者,严格掌握使用指征;松紧适宜,定时放松,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回流;⑤保持床单元的整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及时更换污湿的衣物,大小便后应及时清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选择宽大松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物理刺激;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增加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患者的抵抗力;⑦健康教育,对存在危险的患者,床头予以明显标识,并告知标识的意义,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认识到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及压疮的危害性,提高警惕,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⑧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激发其潜力,主动参与护理计划;⑨每班护理人员进行评估,建立翻身卡,严格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⑩对发生压疮Ⅲ期以上的患者采取烤灯照射,压疮换药等以促愈合并及时上报。

2 结 果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共发生压疮19例,压疮发生率为11.9%,其中Ⅰ期14例,Ⅱ期5例,对照组共发生压疮148例,压疮发生率为92.5%,其中Ⅰ期64例,Ⅱ期42例,Ⅲ期32例,Ⅳ期10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 论

神经内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比较多,并经常伴有意识障碍、躯体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营养失调等问题,极易发生压疮,且由于患者突然患病,患者家属或陪护缺乏压疮相关的知识,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时巡视翻身等原因,导致压疮的发生率也较高。压疮易发生在经常受压部位、缺乏肌肉、脂肪保护的部位或骨隆突部位。它不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延长住院日,浪费卫生资源,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压疮的治疗和护理至今仍是世界上的医学和护理学领域的难题[3]。压疮风险评估表可以动态的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评估压疮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及时发现压疮并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其康复。可明显减少压疮的发生,临床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Schoonhoven L,Defloor T,Vander TL,et al.Risk indicators for pressure ulcers during surgery[J].Appl Nurs Res,2012,16(2):163-173.

[2] 胡宏鸯,马金娥,叶志弘.皮肤管理和压疮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1(2):175.

压疮管理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压疮; 预防;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79

压疮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住院患者年龄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生压疮的危险系数也在不断增加。压疮一旦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疾病的康复。国内外已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而减少患者压疮事件的发生也作为患者安全目标之一被提出。因此,如何预防、减少压疮发生,成为护理管理者探讨的热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了16例住院患者压疮事件,通过分析发生压疮的原因,制定了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发生16例住院患者压疮事件,其中男9例,女7例。50岁以下2例,50~59岁2例,60~69岁1例,70岁以上11例。压疮发生部位分布情况:骶尾部11例,髋部2例,髂前上棘2例,踝部1例。压疮发生的科室分布:重症医学科4例,占25.00%,内科9例(内分泌科1例,消化内科1例,神经内科4例,心内科2例,肿瘤科1例),占56.25%,外科3例(脑外科1例,心外科1例,泌尿科1例),占18.75%。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个体因素

2.1.1 年龄 老年人血管硬化、营养不良、皮肤改变、肌肉萎缩和反应迟钝对压疮的形成和预后有直接影响[2]。在16例压疮事件中,年龄70岁以上者11例,占68.75%。

2.1.2 运动功能减退 在16例压疮事件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其中6例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完全无法自行移动肢体,4例患者因腰椎或下肢骨折要求制动,2例患者呈强迫。另外4例因脑血管意外存在部分运动功能障碍。

2.1.3 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缺失可以造成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毫无反应。在16例压疮事件中,有8例是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存在感觉功能障碍,占50%。

2.1.4 低蛋白血症 国内外学者均认同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之一。此次统计的16例压疮患者,有14例存在低蛋白血症。

2.2 护理人员因素

2.2.1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 16例均属于高危压疮患者,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对其皮肤状况给予关注,在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做出评估和反应。日常交接班时,未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其他科室借床患者疏于管理。

2.2.2 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知识掌握不足,对压疮隐患缺乏预见性 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护士观察不细致,未对患者皮肤进行再评估。

2.2.3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对高危压疮部位,未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必要的保护措施。

2.2.4 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 对有压疮危险的患者,未按时给予或协助患者翻身。生活护理依赖家属,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疏于观察,过度依赖陪护人员和家属。此次统计的16例压疮患者,12例发生在病房,均有陪护人员。另外4例发生在重症监护室,基础护理工作由护士完成。

3 管理对策

3.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3.1.1 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是预防压疮的保障[3] 护理部要高度重视患者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并组织护士长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效地预防、纠正措施。

3.1.2 客观地对待住院患者压疮事件,出现问题,不能单纯批评指责责任护士,而是客观地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意识。

3.1.3 对拒绝翻身的患者,应讲明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记录患者的皮肤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程度,落实知情同意签字手续。

3.2 加强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的培训

3.2.1 护士压疮预防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护理部要组织全院护士的继续教育讲座,结合科室的特点,进行重点培训。

3.2.2 可采用对高危压疮患者现场指导、会诊、咨询等方式,提高护士对压疮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4]。

3.2.3 定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压疮知识的欠缺点,有目的制定培训计划,进行知识普及和更新,有的放矢地进行进一步培训[4]。

3.2.4 积极组织重点科室的护士参加外院的压疮护理知识培训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3.3 完善患者压疮管理流程。将护理程序引入住院患者压疮管理,持续改进护理防范措施。

3.3.1 评估 责任护士在新入院患者入院后24 h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做好高危压疮患者的筛查。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后,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应用[5]。患者的状况是随时变化的,要求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定期或随时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提高预防护理的有效性。

3.3.2 诊断 要求责任护士对存在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的患者进行预报,及时让病区护士长了解患者的情况,确定重点护理对象。

3.3.3 计划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对于有护理难度的患者,可以请护理部组织护理会诊,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3.3.4 实施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患者床头做醒目的标记。保证翻身频率,增加小幅度的移位,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保证侧卧姿势。翻身时动作轻柔、注意手法,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将有关情况记录于“患者翻身记录表”中。对足跟、骶尾部等重点部位,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使用经过证实的新产品-水胶体敷料予以保护。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对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使用隔绝潮湿和保护皮肤的护理产品;对于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补充富含维生素A、C、E的多种食物;在实施压疮预防措施的过程中,强调运用护理程序,重视患者全身情况,如翻身前后应评估患者的病情、皮肤、管道、肢体是否处于功能位等[3]。

3.3.5 评价 做好床旁交接,观察患者皮肤的进展情况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护士长要定期检查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3.3.6 一旦发生难免性压疮,立即上报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伤进一步扩大。

3.4 健康教育 临床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压疮预防教育的重任。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压疮预防的重要性,与患者或家属一起对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做出评估,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皮肤护理与压疮的关系,压疮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取得理解和配合。

总之,预防与减少患者院内压疮事件发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效地防护措施、工作流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患者安全的有力保证。管理者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院内压疮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尽可能地避免住院患者发生压疮。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2.

[2] 王泠.压疮的管理(一)[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3] 王妤,陈伟菊,周佩如,等.压疮管理流程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47-48.

[4] 王泠,郑修霞.174名临床护士掌握压疮预防知识的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21-23.

[5] 刘红,付晓悦,余晓晨,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0-51.

上一篇:对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采购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