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的生态化课程教学体系论

时间:2022-10-23 02:48:20

国际商法的生态化课程教学体系论

摘要:国际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的人本主义转向,要求运用生态话语来诠释和重新解构高等法学教育系统中各种因素间的生态关系,并为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体系的进一步革新与完善提供新的视角和动力。国际商法课堂作为具有开放性的多元环境体系,影响教学评价的各类生态因子间呈现多维复合的样态,借助生态哲学理念,深入剖析当前国际商法教学的非生态化状态及成因,并以此为契机寻求构建动态、平衡、和谐、实用的生态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本主义;国际商法;生态哲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21-02

一、国际法范式的人本主义转向引领高等法学教育的生态化

国际法的国本主义传统在全球高度融合的经济背景下,已无法满足国际法治秩序实现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要求。这不仅推动应然国际法在基本价值取向上突显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利益,向以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价值为目的演进;同时也在实然国际法规范上得到广泛实现,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得到大量国际法人本规范的确认和保护,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参与国际法形成与运作过程的作用日渐加强,国际法在建立和完善国家间共处与合作的和平发展秩序的基础上更加致力于自身人本秩序的建构,展现出一幅“人本主义”的图景。

国际法部门的强力崛起和繁盛发展,其价值理念的人本升华和制度结构的剧烈重置一方面为经历粗放式规模扩张后与市场及社会需求严重背离和错位的高等法学教育注入自主改革的契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中国法学教育在人类生存困境中的失语状态更加突显,反思并寻找弥合法学教育低起点与法律职业高素质要求间巨大差距的突围之道成为决定法学教育成败的关键。发掘法学教育的生态价值,将高等法学教育纳入生态哲学的视野,从生态的维度审视教学现象,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教学整体观,推进法学专业培养积聚竞争优势,获得持久生命力,摆脱当前困境。

二、国际商法教学实践中非生态教学现状的解构

在生态哲学的视角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组合立体网络,包含各类生态群体与生态因子的力量波动与博弈、消长与平衡,以及能量(教学意图和兴趣)与物质(知识与技能等)的传递和交互循环等。而如今的法学教学出现静止期,反映出非生态因素强大的阻力作用,不仅阻滞法学学科的发展,还蚕食法学教学系统的整体平衡、质量和功能。以作者长期从事的国际商法教学为例,其非生态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忽视专业需求差异,趋同性严重

国际商法属国际法学分支学科,学生在没有经过基础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思维技能训练的情况下,很难在体系庞杂,知识点繁多的国际商事法律制度中抓住精髓以供实践之需。受工具理性取向将教学中的一切因素视为工具的影响,国内众多高校的经济贸易类、涉外管理类、法学类专业虽然都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程,但却忽视国际商法课程本身以及其涉及的前期课程铺垫和知识储备在不同专业上的巨大差异,无专业差别的开展内容相同的国际商法课程,课堂教学处在低效率、专业特色缺失的统一批量培养状态,课程学习流于形式,呈现反生态教学现象。

(二)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模式致使课堂教学的生态机制失衡

在现有国际商法教学体系下,“知识导向”的教学观使学生这一生态因子在课堂系统中的主体性和个体话语权受到严重抑制,也将教师置于简单知识搬运和学生学习成效主观裁判者的尴尬境地,教学系统的各因素间形成孤立、平面、对抗、静态的相互关系。师生间沟通渠道不畅,教师的讲述意图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状态受各自地位的阻滞而无法有效互动,未能从实质上反映出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和协调,共生共存的动态运行本质。师生的生命力难以在课堂上得到伸展,学生的自主性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被压制,不能通过课堂全面表达、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可持续性的社会功能无法实现。

(三)缺乏人文关怀的课程评价体系影响国际商法教学的生态更新

国际商法课程是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从多维度、多样态的视角持续考核教学效果,将评价因素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教学和评价的融合与循环。然而,现行国际商法课程主流评价方式仍为功利的目标取向一元论,机械地将教学效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刻板对照,并由此得出终局性的结论。这仅能体现学生当下局部知识的吸收能力和显性表现,忽视对个体差异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尊重,进而无法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及潜能作出科学判断。单一的评价结构和简单的量化标准,既不能为学生完善个人专业技能提供指引,冰冷僵化的数字在阻断评价主体间协商对话的同时,也掩盖了隐藏在系统深处阻碍教学革新的真正动因。此外,建立在师生互评基础上的这种评价体系也通过评价者和被评者地位的不对等转换,在被评者敌对情绪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使整个评价体系产生溢出效应,进一步扭曲评价体系的设置宗旨。

三、构建“弹性点单式”国际商法生态教学模式

国际商法的生态教学模式通过将生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入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的探寻,在对教学的生态性及生态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和展开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呈现“点单式”特征的具体理论架构,以期有效促进法学教育从非生态的边缘向教学本真的回归。

(一)国际商法“弹性点单式”生态教学模式基本内涵

这是在用生态化思维方式研究处理教育体系中各构成因子间相互关系最优方案的过程中,借鉴WTO将缔约国在准入门槛上的一揽子接受和自愿协商选择加入涉及特殊产品贸易的诸边协议相结合,构建多边贸易规则体系的做法,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从三个层面确定个性化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宏观层面,通过尊重教学中生命的自主与创新,使共同建构和丰富主体价值,寻求系统和谐发展成为国际商法教学的本质导向。同时,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形成,融显性知识技能增长的实质性目标,隐性价值体系形成的教育性目标,及合作交往中主体能动性提升的发展性目标为一体,涵盖认知、情感和技能等领域的生态化教学目标。

第二,中观层面,对教学系统主体间的博弈模式,通过对学生开放更多教学空间,更多教学系统决策话语权向学生理性回归,消解权威导向的控制与霸权[1],实现从相互游离于彼此情境之外转化为教学情境的平等共存和价值双赢。

第三,微观层面,采“3+X”模式,在必选国际商法基本理论(绪论、统一商事实体规则、程序规则)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职业培养需要,坚持系统性、发展性、综合性的原则,通过与教师沟通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进行生态化课程设计。并运用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多样化的课程评价平衡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人本化评价,积极调控和保障持续教学。

(二)国际商法生态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1.确立预设程式与生成创新间完美融合的课堂教学架构模式

国际商法生态教学模式经由教学内容有限度的自主选择,教学形式、讨论主题及授课前后辅助内容的集体确定等途径给予学生全面介入课堂规划的广阔空间,在师生协作对教学行为结果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授课的基本程式,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归属感。同时,课堂教学的开放也应完善具有“安全阀”作用的课堂制衡和调控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知识重组、经验更新、教学过程个性化的资源条件,确保不因教学空间的开放而偏离教学目标,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专业和不断更新。这样,在国际商法的生态教学中以生成为导向,充分、开放的预设过程与动态、有序的生成过程实现了辩证统一。

2.实现生态课堂的平衡互动共生机制

国际商法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个体间建构意义的实践往活动。师生两大主体间存在共生互补、关联博弈的生态关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程度同教师教育功能价值的实现程度呈现正相关[2]。实现两主体和谐共生的动力引擎应是以良性对话交往为主要方式,反映贸易交往常态,手段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扭转师生间沟通单向,反馈迟缓、低效的“被”互动关系模式,促成师生、生生间互动行为的多向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达到课堂生态的动态平衡。

(三)国际商法生态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平衡机制

这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多元、立体、持续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前信息公开阶段,互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师生双方,交换书面自评说明资料,对具体课程情境和被评者给予充分理解和空间话语权。其次,动态交互评价阶段,根据预先设定教学节点的考核量化信息,将回溯性评价与前瞻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师生协力建构友好、动态、互动的交流平台,剖析双方认知发展和改变的过程,形成初步评价意见。再次,后期持续监控阶段,在初评意见的基础上,融合学科特色与个人发展潜能制定加强职业实践能力的课程调整方案,并根据调整方案的执行情况得出最终评价意见,但允许被评价者提出申请,通过教学反馈持续修正评价结论。这既对学生课堂知能获取的静态效果进行量化衡量,更将评价重心放在教学过程中各构成因子的成长与嬗变上,关注对课程评价主体的身心和谐与职业适应性,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和学习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充实,进而为国际商法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平衡机制和基础路径。

参考文献:

[1]黄远振.生态哲学视阈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孙志楠,苑立军.生态哲学视阈下外语课堂多元环境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一个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