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25 07:01:12

高职英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是社会进步和高职办学定位的必然要求,改变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及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脱节的现状,深入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核心竞争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41-02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和良好的就业机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从事这项工作,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与普通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是说高职学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技能。高职学生除了自身专业方面的技能外,最为关键的一项技能就是英语技能。

那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怎样能服务于高职学生的这一英语技能的需求呢?高职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刘黛琳老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既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能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因此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以满足为学生核心竞争力服务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将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考察标准,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考察,从而得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低

当下的高职教育呈现出了“低进高出、人尽其用”的局面,这就使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更低。而大多数高考生最终不能上本科就是因为英语和数学成绩不达标。因此,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本科的学生薄弱一些,英语总体水平确实比较有限。此外,很多学生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英语的语法、词汇、阅读这些用来应试的英语,他们不具备应用这门语言的能力。很多学生甚至从来没有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过。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存在很大的问题。而用英语进行交流可能是他们日后工作所必须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2.高职英语教学与就业脱节

一直以来,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及应试能力。虽然教学中也有听、说、写、译等方面的训练,但依然将语法教学、字词句篇、阅读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内容是通用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及今后的职业岗位没有太大的关联度,这样就造成了“培养”与“需求”脱节。同时,也让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于他们的未来从事的工作来说是没有用的,因此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方法和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从教学内容上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还是语法、词汇、词汇英语基础知识。而这些是学生从学英语开始就一直接触的,到这个阶段还在讲这些学生会有抵触情绪。对英语教学十分不利。从授课方式上来讲,现在的高职英语课仍然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收。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鼓励学生语言的运用。更不用说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让英语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二、高职英语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或个人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是组织或个人所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胜于竞争对手的各种能力的集合,其中英语能力应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专业能力都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这一部分往往能决定胜负。由此可见英语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是一门基础课,它教授的是一种岗位需要的、国际通用的交际通用的交际语言,强调基础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直接面向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或实际工作,而课程目标应是重点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通用的语言基础课程。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并不能满足服务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对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高职英语教学最好采用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方式

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指出:“高职英语分为两大部分: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因此英语教学也应该采用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兼顾的原则。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英语教学有三个学期。第一个学期可以是通用英语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内容上以侧重实用性为宜。后两个学期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主。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部应该是孤立的,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加强高职通用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所提出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地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像过去那样着重讲解语言点、语法规则等,而是要从新的视角和运用新的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应从“演讲者”转换成“组织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3.提高师资水平和英语教师专业化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基础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基础英语教师英语语言功底扎实,懂英语语言教学理论技能,他们可以提高学生的通用英语水平。英语教师可以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组建各专业的英语教研室,将专业知识的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在本校专业建设的方向上有计划地培养和补充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英语教师自身也要到企业学习实践,以满足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需求。

4.教材的选择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

对于通用英语教材的原则应该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适度为宜。从内容上来说,英语教材应围绕一个重点—英语听说,并把听说分模块进行,如基础英语听说模块、常交际听说模块。应尽量采用权威出版社的教材,教材的质量有保障。对于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还可以互相配合,结合学生特点,开发一批符合本校专业特点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校本教材,将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英语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只有当语言与某一种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其工具性才能实现。

5.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对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考察,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即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比如,考核体系里可增设实践环节的考试,也可把学生平时实训的成绩计入期末成绩。此外,在目前考试基础上,期末考试还可以增加一项口语考试的内容,敦促学生日常学习中注重自己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英语水平考试(如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钳工证、焊接证等),实现英语水平和证书考试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6.将英语水平考试的内容渗透到课堂

把对学生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如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相衔接,在课堂上注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水平考试的内容,甚至在考前可以进行集中辅导。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在第三学期参加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我们会用20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辅导学生的考试,不仅使学生在证书的取得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为强化学生英语职业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是社会进步和高职办学定位的必然要求,改变目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及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脱节的现状,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外语教学与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一方面,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进具体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促使其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带动学生其他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

[5]黄子辉,项新宇,王国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外语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

上一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美语文阅读教学的比较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