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10-23 12:59:59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摘要】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决定因素不在于教师教得是否认真、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得法、学了多少。所以,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学法指导 政治课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84-01

一、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是学习之母,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在指导阅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

1. 明确阅读目标。在阅读课本之前,要明确通过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的要求。这就使阅读有了明确的方向,提高了阅读效率。

2. 遵循阅读程序。在阅读过程中要按照“泛读精读重点读”的次序,循序渐进。泛读,以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精读,更细致地阅读课本知识,弄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较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重点读,集中精力对课本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挖掘其深层次的内容,找出和实际的结合点。“泛读精读重点读”,由浅入深,由一般到重点,符合认知规律,提高了阅读效果,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规范阅读行为。一是在阅读中用符号对课本知识内容加注,突出重点,显示层次。如定义下面加横线,原理下面加波浪线,关键词底下加着重号,自己有独到见解的加眉批,某知识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点有联系的,标注页码等。二是写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上理出课本知识体系,找出重点和难点,记录自己的疑问或独到见解等。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二、记忆方法的指导

人文学科中,记忆的作用十分重要。我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记忆的一般要求:

1. 充分的自信和强烈的动机。要坚信自己能记住所学知识,要对所学知识满怀兴趣,才能充分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的潜能,进行高效记忆。

2. 理解。心理学认为,知识经过理解,在大脑皮层的细胞群中就会形成牢固的回路。所以在理解了的知识其记忆巩固率要比死记硬背高得多。

3. 视、听等多种感官并用。根据心理学,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能构成对知识的立体形象,以后如遇到一种刺激信号,就可能引起多种神经中枢记忆痕迹复活,从而增强了记忆。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交替作用于大脑,也会在脑中形成较深的记忆痕迹,抗干扰性强,不易遗忘。

之后,再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1. 形象记忆法。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记忆。如把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比喻为把蛋糕做大,把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比喻为把蛋糕切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了知识。

2. 归类记忆法。把同类知识归为一类或理出一条线索,以其共同点为基础进行记忆。如在《生活与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本质上讲都涉及客观与主观的关系问题,其原理和方法论的表述也比较相近,指导学生进行归类记忆效果很好。

3. 对比记忆法。把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鉴别,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记忆。如人大与政协,可通过对比,首先找出其共同点:它们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然后再从其性质、职能(权)等方面对其不同点进行比较。

4. 知识网络记忆法。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网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行记忆。由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图中较清楚明了,从而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如《生活与哲学》唯物论教学中,可用如下的网络图进行记忆。

三、思维方法的指导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有效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运用知识。

1. 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而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或教师课前准备的情境材料,从对事实材料的探究、思考中归纳出其中蕴含的结论,培养其归纳思维的能力。

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的知识出发,去引出个别的、特殊的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从而培养演绎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历史的方法。把认识对象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认识该事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阶段及发展趋势。如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其核心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 辩证的方法。即坚持一分为二地的观点,全面地看待人和事。如看人,既要看其优点,又要看其缺点;看事,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事物发展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会有困难和挫折,准备走曲折的路。掌握了辩证思维方法,才能防止和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才能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上一篇: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下一篇:用爱与智慧带动班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