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型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2-10-23 08:52:00

高中物理探究型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那就是探究型课.这种课型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教学功能、评价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都和传统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验证性实验课等)有着较大的差别,也正是基于此,本人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在探究型课的教学模式上作了一些思考和初步的尝试.下面本人从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探究型课的功能、探究型课一般的操作模式(含现状)及设想以及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首先,从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他旨在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物理学科在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和考查人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开替代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肩负的主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实,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有差异才会有和谐.我们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的差异就不会再成为教师头痛的事情了,而能够将差异当做一种财富和底蕴,对于所谓的差生我们就会从心里容纳和接受他们,并且同样地爱护他们,使他们受到同样地尊重.

其次,探究型课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探究型课之所以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课型存在,正是因为他在实现新课程理念上有着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通过探究型课,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其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培养学生实验与收集证据等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或者出现错误的做法,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做”错, 学生在探究方面的问题就很难具体显现, 教师也就很难对症下药.正是通过这样的探究课, 通过学生“做”的过程,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验与收集证据的方法, 进而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从中不难看出,这种探究型课具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独特教育功能.无疑, 大多数人都认为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却非常弱.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仅靠传授是不行的.这就像学游泳必须下水一样,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喝水、呛水, 但只有经过这样的“折腾”, 学习者才能学会游泳.在探究型课教学中, 情形有些相似, 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折腾”, 不断实践, 他们才能发展对终身发展有益的探究能力.

第三,探究型课的独特教育功能决定着这种课型新的教学模式

我所讲的探究型课是指在高中物理现行教材中所出现的旨在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获得探究自然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课内外活动的一种新课型.

我们知道,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涉及到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答案、进行解释并做出预测;把结果告之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运用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考虑各种可能的解释.简单地讲,探究就是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人类的思考方式、一种寻找证据的方法、一种了解事物的过程.

探究型课以探究教学为核心,而探究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特征,以教师的适当引导或共同参与探究活动为主要指导方式,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探究技能、激发思维能力,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具体操作中应以问题解决、项目完成、任务解决为引导;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实验来证伪或证实假设;以学生知识结构形成为目的;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优良气质与合作意识;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这种课型中我们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在探究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高中物理探究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建立的课堂教学的结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很多老师在处理这类课型时仍然采用处理传统课型的结构方式来进行,即:复习导入,正课展开,归纳小结“三段论”.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仍限定在课内和教室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一般还采用的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而没有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评价,评价不能有效的体现学生参与探究型课教学的活动.从而使高中物理探究型课的教学有弱化的趋势,尤其是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与创新、对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此,根据我们目前对探究型课的认识,显然传统教学的“三段论”(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不再适合探究型课的教学.这种课型从组织方式到评价手段都是和传统课型有很大的区别,其外在特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探究型课对空间和时间没有限定,即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其次是探究型课中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再次是探究型课学生结果呈现的多样性决定评价标准的非唯一性.据此,我们认为探究型课应该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学引入,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1课时);第二部分分组汇报方案,提出质疑,改进方案(1课时);第三部分学生实验,验证猜想正确与否,汇报具体做法与结论(1课时);第四部分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在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都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手段和方式,而不能仅仅用传统的练习、检测来评价.如果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话,那就是:教师层面:确定主题、公布任务与资源、分组、行动中指导、评估、评比、发表;学生层面:明确主题、分工、行动、合作、汇报、交流、自我评价、组间评价、发表.

第四,探究型课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1.如何克服扩大规模和保证探究效果的问题.探究活动牵涉到很多的现实条件,如活动场地、师资力量、探究对象、教育制度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制约着扩大规模.这些条件改善了,全面开展探究课和保证探究的成效之间的矛盾才会缓和.

2.监督激励的问题.探究型课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能按既定目标努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懈怠、退缩的情况,因此,我深感开放不等同于放任,自由不等同不受约束,探究型课中应形成怎样的督促和激励制度(包括老师和学生等)?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3.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探究型课中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一方面往往是没有老师参与、学生参与,从而影响了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同时使评价过于形式.二是评价比较注重结果,尤其是注重报告、论文,忽视了学生参与的过程、体验和其它形式的成果,造成了评价的片面化.

4.如何处理学生中的差异问题.以班级为单位的同学,他们的知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指导老师就要指导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分工,为小组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同时使每个同学在参与中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

总之,虽然在探究型课的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尝试,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时间的安排、方案设计的开放与控制,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评价与测量、学生探究热情的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预估、探究型课的教案设计等等,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也希望广大同仁共同研究,献计献策,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而共同努力.

上一篇:注重科学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下一篇:初中物理问题教学实效性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