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心理健康支持资源

时间:2022-10-23 08:50:34

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心理健康支持资源

摘要:心理健康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存在着普遍而有效的心理援助和治疗体系。如民间宗教、四时节庆、人生典礼、民间戏剧、巫术和术数、儿童游戏等等,它们不是专业化的心理治疗方法,但却以最自然的方式维护着中国老百姓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传统民俗 ;心理健康

一、前言

心理健康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心理健康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在以专业化、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主流的当下中国,人们心理问题有增无减。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心理学,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理与文化不可分。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规律。目前关于中国人本土心理学即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中国人心理特征的研究,重视中国人心理是什么的问题而忽视怎么办的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维护方法,少有涉及。

文化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塑造人的心理(或人格)特征上,也体现在对人的心理维护上。我们不仅要关注中个性心理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要关注传统文化中是怎样解决心理问题的;而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正统的儒释道思想,还包括民间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二、民间宗教

宗教的本质是集体意识,是对某种不知名的集体力量的崇拜,是社会的产物。涂尔干通过研究宗教的禁欲主义以及各种信仰、仪式来阐明了宗教的各种社会功能。如整合的功能、社会化与交往功能、个人信念的重建、道德教化的功能、发展的功能、维系的功能等。

(一) 宗教的本质:集体意识。

涂尔干通过对宗教与宗教现象的区分,规定了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之间的边界,又把宗教从巫术中解脱了出来。宗教的本质就是集体意识,是对集体力量、对社会的崇拜。也就是说,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非个人的理论。是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而在这种结合中,宗教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它使人们建立起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评价标准乃至情感反应方式,从而将人数众多的个体结合为一个凝聚性较强的群体,或者说社会。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

宗教的本质是集体意识,是对某种不知名的集体力量的崇拜,是社会的产物。涂尔干通过研究宗教的禁欲主义以及各种信仰、仪式来阐明了宗教的各种社会功能。

1.整合的功能。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是通过信仰来发挥作用的。宗教和社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宗教的经验和神圣观念是集体生活的产物,另一方面,尤其是各种宗教仪式又在强化集体生活所依赖的社会联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涂尔干认为,社会其实可以从个人的内部发挥控制作用,即人在内化社会事实(规范和价值)之后可以无形中增进社会的整合程度。

2.个人信念的重建。宗教仪式具有使人振奋的作用,因而当个人遇到不幸或者危机的时候,在集体的宗教仪式中可以得到支持,从而减轻痛苦。涂尔干说:一个人服从他的神,就会相信神与之同在,并且坚定自信、意气昂扬地面对世界。

3.道德教化的功能。宗教的神圣观念让人们相信神圣的存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宗教状态。具体来说,一个心怀邪念的人,在宗教仪式或者宗教节日期间,当他置身于那种神圣的氛围之中,他会感受到一种势不可挡的神圣性向他扑面而来,从而在不自觉中使自己得到净化和提升,或曰神圣化。

4.发展的功能。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来理解。从个人方面来讲,一个因受挫而脆弱绝望的人可以从宗教中汲取力量而勇敢地面对新的生活,一个处于正常生活中的人则可以在信仰加强之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二者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实现了个人的发展。

(三)丧葬的宗教活动

丧葬可能是民间宗教中最普遍的活动,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宗教都会介入这一人生事件,以其特有的方式抚慰亲人死亡带给人的创伤,对付家庭群体中由于近亲死亡而带来的情感崩溃和社群瓦解状况的发生,同时增强人们对死知识和预期,减轻对死亡的恐惧。许多宗教还介入婚礼、诞生纪念等人生重大事件,相当于对当事人在重大历史时刻的心理援助。玉树地震中藏民天葬仪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民间戏剧: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戏剧与仪式有着很大的联系。很多的戏剧其实都是仪式剧,民间的很多演出都有驱除鬼魅,清邪除祟的作用。很多戏剧的演出都类似宗教仪式的上演。在戏剧中,大部分的人物角色都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百姓也会把他们的在现实中未达成的愿望寄托于戏曲中的人物身上。如山西豫剧《关公门》中的关公的形象,就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形象,也是老百姓对现实中官员的期望。山西洛城县的《关公战蚩尤》中,关公大战蚩尤,是百姓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上演的戏剧 ,关公打败排山倒海的鲤鱼精和鬼魅蚩尤,最终使海水不扬,阖境平安。

对于戏剧的情感宣泄功能我们很容易从秦腔和越剧中得到体会。所有这些民间戏的功用是极其明显的,他们以直接而触目惊心的动作来清除社区的邪祟,扫除病疫的威胁,并安抚惨死、冤死的鬼魂;书法现实社会中无法宣泄的情感,表达底层人们不满和期望。民间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很好的体现了艺术、社会和人的心理的关系。

四、巫术和术数:独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巫术形式是神秘的,但依据却是现实的,它源于人们的恐惧、希望等正常的心理需求。它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巫术的基本内容有祈求帮助、避邪、诅咒、驱鬼、放蛊、招魂等。

所谓民间术数,指占卜、相术、圆梦、风水、厌禳等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为特征的各种方术系统。中国有悠久的术数文化史。各种民间术数的心理功能也不可忽视。借助一些神奇的手段比如算命和占卜来知道一些关于命运的答案是任何人都难以抵御的诱惑,即使大家知道这种东西并不一定能够准确的指导明天的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就算是得到一个心理安慰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积极的心理安慰往往让人们的生活更有乐趣和丰富多彩。这段话可以概括传统民间术数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五、结语

世界各民族都有一套特殊的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的方法,包括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而且,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法必然是民间的、本土的,因为那些方法本来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自己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意识得到上述民间文化的心理援助和治疗功能,但却不由自主地用到它们。

当今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将民间文化打得支离破碎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对国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功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中国每年有25万到30万人自杀,是世界上自杀率较高的国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是农村人口自杀率高于城市人口自杀率的极少数国家之一,这也同农村、民间传统信仰价值观的缺失有关。如何使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心理维护资源继续发挥有效作用,有待我们进一步思问。(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段继业.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心理健康维护体系,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2):92-103

[2]尹广文.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角色扮演,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58-61

[3]江邵原,陈泳超.民俗与迷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

[4]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台北市:城邦文化发行

上一篇:接种宫颈癌疫苗就一定不得宫颈癌吗 下一篇:陈东红:让石头唱歌的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