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初探

时间:2022-10-23 08:23:11

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初探

【摘 要】住房保障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住房保障工作的正确处理,是保障人民“老有所居”的直接工作,由此形成的住房保障档案不仅是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进一步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案。本文就从分析城镇廉租房的特点、城镇廉租房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档案;管理

前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这个问题,变得突出而迫切。在房价激增的今天,实现人人买房显然是不现实的,为解决此问题,政府提出了福利政策:廉租房。廉租房的出现,使得一大批无房可住的人有了自己的家,同时由此形成了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工作。住房保障档案的正确适当管理,不仅可以发挥其拓展价值,同时也为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众多福利政策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1、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档案概述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

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档案可分为廉租住房档案和廉租住房管理档案两个部分。

1.1廉租住房档案

城镇廉租住房档案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1)申请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通过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可以向当地相关的部门提出申请。

2)审核 审核是由相关部门通过群众举报、来访记录、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3)实施保障 通过审核后,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实行该项福利。

4)年度复核 根据年度复核结果,对档案进行及时的调整更正。

1.2 廉租住房管理档案

城镇廉租住房管理档案主要由申请家庭名单、租赁住房补贴资金发放名单、廉租房住房保障家庭统计表、实物配租家庭租金收缴情况以及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文件、图标等相关材料。

2、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管理档案的特点

2.1 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管理档案的多层面性

通过前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廉租住房的申请过程很复杂,由此也决定了廉租住房保障管理档案的多层面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由城镇低收入家庭向所在社区或居委会提出申请,社区或居委会接受并提出初审意见,随后将相关材料提交街道办事处或城镇人民政府和县区人民政府房屋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再由相关部门进行一级一级的传达和安排。所以,一个廉租房在审批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一般会涉及到三个层面: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县区人民政府房屋主管部门。

2.2 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管理档案的动态性

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档案的动态性主要是由住房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决定的。住房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廉租房的对象构成不断变化、廉租房住房标准不断变化、廉租房住房保障覆盖面积不断变化等。这些动态因素使得城镇廉租房住房管理档案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2.3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管理档案的双轨制

初期的廉租房管理工作主要是手工管理阶段,而如今的廉租房住房管理工作已逐渐形成“廉租房住房管理系统”,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仅产生纸质的文件,还会产生易于管理、易于保存的电子档案,这也形成了廉租房住房保障档案的双轨制的管理模式。

3、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管理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市级统筹管理模式、区级分管模式和混合管理模式。

3.1市级统管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住房保障对象的档案由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或者住房管理处统一的收集、整理、保存等。等具备移交的条件以后,由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统一移交给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产档案馆统一进行保管。

3.2区或县级分管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市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管下,住房保障对象的档案由区或县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并移交相关部门。

3.3 混合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指在市级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机动性。

4、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建立已经有一定的时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4.1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的区建委和各个街道的廉租住房档案室都没有直接介入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分散,不能有效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主要表现在1)档案管理配套体系落后,不能跟上工作发展的需要。2)由于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专业性和限时性,工作人员对文件的增减、更新不易把握。3)管理档案利用频率高,在年度复核、续租、数据统计等工作进行时,都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这就使得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4.2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近些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升高以及人口的增加,大规模的廉租住房建设不断兴起。虽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不少政策、条例对这方面内容进行规范,但是在经适房、限价房等档案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空白,导致管理工作不能顺畅、协调的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尽快规范,让管理者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4.3档案业务基础薄弱

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管理档案,需要对廉租住房所有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管理。这不仅要求档案员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求档案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当前的档案业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四个突出的问题。

1)廉租住房保障档案年形成量巨大,但是保管条件简陋。由于电子档案体系还未普及,因此大多数地区依然采用纸质的档案,这就给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2)兼职档案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多聘用临时或兼职的档案员,这些工作人员中有些人根本不懂得基本的档案规范业务,极大的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编制紧张。主要是针对兼职档案员而言,他们只能抽出二分之一或者更少的时间,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

4)档案存放不规范,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不便于检索查阅和利用。

5、加强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5.1完善管理体制

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进行的框架,完整的管理体制不仅方便管理者的管理监督工作,同时也使得参与者可以循章守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认识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是统筹其他工作的命令来源。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同时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人员、设备的投入工作,改善工作环境。

2)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中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领导部门,如果不能统一的管理,做好协调工作,很容易出现重复工作或工作空白区的状况。因此应该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既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又要协调各部门的配合。

5.2 提高业务水平

档案员的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工作,因此提高档案员的业务水平迫在眉睫。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现代的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中,对业务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不但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网络技术,还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思想。总之,业务员要有适合现代体系所要求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2)加强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各个层面的相关领导、负责部门都要对本地区的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定期进行检查和审阅,做到心里有数,胸中有底。

6、总结

城镇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惠民的大事,做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政府、对人民的负责。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得这项惠民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爱华.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浅谈.[J].黑龙江档案.2012,02:33-40.

[2]楮元秋 白爽 孙秀英.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初探.[J].黑龙江档案.2008,05:45-60.

[3]周晓志.浅析廉租住房档案管理.[J].档案时空.2012,02:23-40.

[4]高建华.为民建档要抓重点--对民生档案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档案.2009,12: 77-80.

上一篇:对城市道路中桥梁检测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