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体系的二维路向及其整合

时间:2022-10-23 07:59:50

职业教育体系的二维路向及其整合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有两个路向:第一个是学校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以正规教育为主,在我们现行的学制系统之内;第二个是社会教育体系,它以非正规教育为主,在现行学制系统之外。我认为,前者比较注重“学历”和“资历”、后者比较注重“学力”和“资质”。关于职业教育体系的理想目标,国家规划纲要描述了两个“适应”、一个“体现”、一个“协调”和两个“满足”,这两个体系如何在这个层面上寻求两个路向的最大“公约数”,我总结了三句话:(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代”二字,是指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完全的学历的提升;(2)“现代职业”的教育体系是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现代职业下的教育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性;(3)“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

在实践探索方面,在学校教育体系这样一个纬度上,我认为最难解决的就是学制框架内的“断头”问题,而且在很多学校、很多地区,官员们的兴奋点都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学制体系的完善上,如江苏已经在大跨步进行的“5年一贯专科制”、“3+2”分段专科制、“2+3”分段专科制、“3+4”本科制、“5+2”本科制等。但是在横向的社会教育体系上,我认为当下重点应该解决的是社会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学校向工作过渡的教育,兴奋点在社会对职教的需求上。如北京的“分级制”、河北职业农民职业教育的“转换制”、江苏太仓健雄职技院联合研究院的“过渡制”等。

在职业教育于现代状态与理想目标的弥合上,我有以下几个表述:(1)职业教育类型下层次结构的完备(学制改革);(2)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整合(学校的多元办学、区域职教集团、行业企业力量);(3)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衔接(学分课程制是可组合、可对接、可积分的);(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转换(就业政策);(5)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价值的等值(用人政策、提升职教吸引力);(6)学习经验与工作经验两者的相互认可(招生制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途径,也是一个抓手;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体系构建得再好,如果这个目标没有达成,就说明它的构建存在一定问题。

上一篇:中高职协调发展不仅仅是衔接的问题 下一篇:化解滑动变阻器的“变”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