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23 07:18:29

【前言】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分析论文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1一般护理 2.1.1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的意义,防蝇灭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处理的剩饭,不饮生水及未消毒处理的牛奶;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流水肥皂洗手,交待陪人应与患...

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分析论文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痢疾

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共收治57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通过加强一般护理和对症护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4/12岁~73岁,学龄前儿童34例,住院5d~13d,平均8d,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或转为慢性菌痢。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的意义,防蝇灭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处理的剩饭,不饮生水及未消毒处理的牛奶;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流水肥皂洗手,交待陪人应与患者分开用餐,住院期间禁止外出活动。

2.1.2休息患者居住的病室应有纱窗、纱门等防蝇设备,室内保持安静、凉爽,利于患者休息。典型菌痢发作的患者有发热等中毒症状,排便频繁,疲惫无力;重者出现脱水,酸中毒等;均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患者用力。中毒症状,病情缓解后可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2.1.3饮食菌痢发作开始时,频繁腹泻伴有呕吐的患者需暂禁饮食,由静脉补充水分和热量。呕吐停止后即可给予果汁水、淡糖茶水等饮料,但不能用冷饮以免加剧胃肠蠕动。大便次数减少,黏液血便改善后,可增加含脂肪量少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稀释的脱脂奶或酸奶等,需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调料,并采用少量多餐法。至恢复期饮食量逐渐增加。给予流质、半流质,如米粥、豆浆、面条、饼干、蛋糕等,辅以少渣菜。如患者已能适应上述饮食,则转为高蛋白普通饮食。

2.1.4口腔护理菌痢发作期因口腔不洁而发生口腔炎或中耳炎等并发症。每日常规给予生理盐水或朵贝尔试液口腔护理2次,每餐前后用温开水漱口。口唇干裂者涂石蜡油。

2.1.5皮肤护理婴幼儿患者在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擦洗臀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大便次数频繁或大便失禁的病人,周围可涂以凡士林,以防周围糜烂。

2.1.6大便标本的采集常规检查的标本应在便后立即采集送检,最迟不超过3h,以免细胞成分破坏。标本应取脓血部分,便于观察病理成分。培养细菌的标本,则以黏液微带血的部分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脓血部分,并尽快送检验室培养。

2.1.7消毒隔离按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患者至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外观正常,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不超过3个,停药后大便连续培养2次~3次(每日或隔日送培养一次)阴性为止。病人的大便一般用1/5粪量的干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放置1h~2h方可倒入厕所下水道;病人用过的餐具、被大便污染的衣物应随时消毒,可采用煮沸法或“84”消毒液、漂白粉等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

2.2对症护理

2.2.1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腹泻本身虽给患者造成痛苦,但同时有利于炎症分泌物及痢疾杆菌排出体外。已经证实在病原菌未被控制的情况下,对急性发作期的病人给予作用较强的止泻剂能导致中毒症状加重及病程延长,相反给予泻药之后反能使大便次数减少,里急后重减轻,因而对症处理要因势利导。对腹部绞痛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采取腹部保暖及禁食冷饮来缓和患者过度的胃肠痉挛,也可遵医嘱用6542、阿托品或适量镇静剂,必要时用2%盐水清洁灌肠,液体温度在38℃以下。

2.2.2高热高热是急性典型菌痢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有时高热本身是大脑受损的一个表现,因此出现高热时应及时处理。应在严密观察下,以采用物理降温为宜。可头部冷敷和全身温水或温水酒精擦浴,擦浴的水或酒精温度以接近患者的体温为宜,酒精的浓度为30%~50%。勿用凉水或凉酒精,以免使患者产生冷觉,使血管收缩,散热减少,还可给予低温盐水灌肠降温。遵医嘱谨慎给予药物降温,以免引起大汗虚脱,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用药后密切观察出汗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2h测量1次。

2.2.3惊厥高热是常见的诱因。惊厥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给予面罩吸氧。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齿间,不必用金属开口器以免顾此失彼损伤病人的牙齿。遵医嘱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安定或异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酌情给予20%甘露醇,1g/kg~2g/kg,必要时每6h~8h重复给药。

2.3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参考文献:

[1]王季午.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056.

上一篇:急性脑血管病护理分析论文 下一篇: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