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中衬托与对比手法运用的比较

时间:2022-10-23 07:09:04

诗词鉴赏中衬托与对比手法运用的比较

高考诗歌要求对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品评,而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把“对比”当成“衬托”,或者相反,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其实,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如南宋初的一首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运用对比,能使描写对象的区别更加明显。这首民歌,就是通过强烈的对比,描写了百姓离乡背景的痛苦。

又如,(唐)张籍《野老歌》

老翁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末锄犁倚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结尾两句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鲜明对比,将富商穷农的矛盾即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突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衬托”一词时作如此说:“为使事物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换言之,“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其目的都是为了凸显被衬托事物的特色,以最终突出人物形象或诗歌主旨。

衬托是古人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杜甫有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惟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之广阔;惟其“月涌”,方可反映江水的流动:是为烘托的妙用。而王维的五绝“独坐幽篁(幽静的竹林)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馆里》),弹琴长啸,更突出了月夜之幽静;明月相照,尤显得深林的昏暗:是为反衬的妙用。只要我们在古诗阅读和鉴赏中细加玩味,一定能深刻体味其用心之深、表达之妙。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王维(诗佛)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其中一句是“桂花落人间”的倒文,以动衬静;三、四句以有声衬无声:全诗用衬托手法,描绘出了清新、幽静的情境。

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诗歌中既运用了对比,又运用了衬托,这就需要我们阅读鉴赏时仔细分辨,慢慢品味。如:

陆游《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

嘉谷如焚稗草青,

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

未抵虚檐泻雨声。

“嘉谷如焚”与“稗草青”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突出秋旱之严重;三四句以“钧天九奏箫韶乐”为陪衬,突出诗人静听“虚檐泻雨声”的喜悦心情。再如:

白 梅/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从而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它们之间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王新亮,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洪 鸣

上一篇:《错误》缘何而美 下一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