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国模式研究梳理

时间:2022-10-23 06:47:42

国外中国模式研究梳理

【摘要】随着近些年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模式”越来越多地被西方人所提起。在他们的印象当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依靠一些大国的扶持,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进行不断改革,逐步地制定出与国家国情相适应的政策、制度、发展途径,中国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中国模式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末,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进行了南巡讲话,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报告和文章,他们通过这些报告和文章总结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的经验。

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依然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其中,研究的内容也很少涉及到“中国模式”的性质以及内涵等关键性问题。所以,我们应当总结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他们的研究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背景和基本立场

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呈现出两极格局,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进行着激烈角逐,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都表现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而在此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也经历了重重波折。20世纪末随着东欧国家政治巨变以及拉美国家改革的失败都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敲响了警钟。这些国家和地区改革的失败都与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这些国家改革的失败,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原本就脆弱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加剧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和饥饿,这些都使得资本主义价值观受到人们质疑。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寻求着改革与发展,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立足于中国国情,致力于解决国家发展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把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中来,使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飞速发展。中国一直在奉行改革开放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大大增强,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关注。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模式的立场。“中国模式”产生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时期,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的结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冷战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中国通过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从侧面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西方国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他们在研究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在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国外学者的立场也不尽相同。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中国模式”是相对于苏联模式、欧美模式以及拉美模式等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而言的,“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与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对西方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认为,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模式”就必须对中国的国情、国家性质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也进行了合理的借鉴。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弊端,他们把“中国模式”与政治压迫、独裁和专制联系起来,认为虽然中国在短期内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中国想要长期发展,“中国模式”是不可取的。经过时间检验,“中国模式”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使得这些对于“中国模式”横加指责的观点一击即碎。

关于中国模式的内涵及其性质

对于中国模式的内涵,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国外学者更加注重对“中国模式”与西方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学者注重对中国国家转型、国家力量的提升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对社会和国家的多层次的改革。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合理借鉴,通过资本主义手段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

我们通过综合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中国模式”实质是一种发展方式,并且这种发展方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西方的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的过程当中都会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相似点进行结合,希望能够通过找到本国与“中国模式”的契合点来进一步对“中国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重大的经济改革以及小规模的政治改革,这种发展模式是通过经济来带动国家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在政治上不断推进民主政治改革发展进程。在军事上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防力量。在外交上更加注重与周边国家维持良好的关系。

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模式”的性质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坚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在社会主义背景之下,走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认为“中国模式”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的发展与运用。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私有化的过程。

通过对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内涵与性质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一种浓缩,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关于中国模式的特征与意义

综合国外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中国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中国模式”具有原创性,它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创造出来的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次,“中国模式”具有渐进性,这种发展模式通过循序渐进和不断的摸索与积累,不断地推进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与发展。第三,“中国模式”具有人民性,在这种发展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第四,“中国模式”具有稳定性,这种发展模式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下面我们就对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进行进一步分析。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以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政府以其强大的干预和调节能力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平稳、安全运行,为市场经济提供物质保证。中国市场经济的主题由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共同构成,二者都要遵循法律与市场运行规律,在市场竞争当中具有平等地位。由于政府的强大的干预能力,造成了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很难平等地进行竞争。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运行之中政府应当如何定位,这也是中国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中国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到市场经济基本确立过程当中,政府自始至终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中国能够保持政治稳定的基本前提。

在党长期领导和执政下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党转变成为了执政党。因为中国存在特殊的国情,以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所以造就了中国特殊的政治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适合中国发展的国情,也有利于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基于中国几千年来所延续下来的政治传统,我们可以把中国的这种体制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这种体制的具体表现为:首先是强大的中央集权,第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是政府的体制能够体现出“民本主义”,政府能够对人民负责。这也集中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高效的管理模式。这是中国经济在三十多年能够长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出口导向型经济。20世纪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就采取了以“出口创汇”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当时中国的国内消费市场比较缺乏,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比较大,需要依靠外需来弥补内需的不足。这也使得中国制造出的产品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上升为世界第一。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很大原因就是经济危机对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渐进增量式改革。中国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不断改革,中国的发展模式与改革措施与原苏联的“休克疗法”具有完全的不同之处。中国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式改革,这种改革从经济领域入手,逐渐扩展到政治领域。改革采取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的改革步骤,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中国在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中国的改革采用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在原本体制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完善,这也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具有开放性特征。上世纪末,世界开始呈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模式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果断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努力发展对外贸易。中国吸取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经济体制,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地融入世界市场之中,积极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中国不断地进行改革开放,有选择地对其他国家优秀的制度进行学习和借鉴,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绝不盲从。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廉价劳动力,这也是中国模式发展的优势之一。中国具有大量的劳动人口,而劳动人口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的劳动力对工作和社会保障需求也比较强烈。中国人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吃苦耐劳的特性,这也使得很多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这种过程在中国沿海地区表现的格外明显。

“中国模式”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中国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和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第二,“中国模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大的提升。第三,“中国模式”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通过发展已经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第四,“中国模式”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国模式”的确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第五,“中国模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第六,“中国模式”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许多西方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模式”发展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合理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尊重中国的客观实际,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模式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方法

随着“中国模式”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国外学者也对“中国模式”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在研究过程当中主要突出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对中国模式的态度上,国外的学者呈现出两极趋势,一边是极力地赞成与高度地赞扬,而另一边是对“中国模式”的否定。其次,国外许多学者越来越多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不同的方面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三,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学者也把“中国模式”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结合起来,对中国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中国模式必须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从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发展建设时期,都必须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拒绝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所以在采取任何发展模式之前都要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以基本国情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不断地制定规划,完善自身制度。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时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正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人民逐渐改善的生活状态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这样主要依靠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也造成了中国高污染、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状况,不能长期依靠这样的发展模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必须要不断地转化自身发展模式,依靠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决策。改革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中国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自身的思想,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地融入世界经济交流与合作。

国外学者在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现代化理论研究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利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来作为研究和分析“中国模式”的方法和基础。其次是比较研究法,通过把“中国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例如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把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所取得的重大变化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模式”。第三是实地考察研究法,一些学者突破了之前淡出的理论研究,更多地深入到中国,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来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第四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法,通过把“中国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当中寻找“中国模式”产生的原因和真谛。国外学者的这些研究方法都为“中国模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和2011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YJC710027、HB2011QR57)

责编/王坤娜

上一篇: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下一篇: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领人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