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创新教育

时间:2022-10-23 03:07:13

浅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已知信息,得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化学实验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创造能力并能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欲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等均有极大的优势。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是培养“创新”的前提

联系实际,就是指在教学中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直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讲解气体的溶解度时,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喝完汽水的时候,人会打隔,并且从鼻孔喷出一些气体?在炎热的天气,快要下雨啦,农民就要往鱼塘里增氧?可以提示学生从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去动脑筋。学生经过一番的思考、讨论后,老师再说出原因:汽水进入人体时,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所以有气体喷出。另一题,是由于夏天炎热,氧气的溶解度降低同时下雨前气压下降,氧气的溶解度也下降,所以农民要向鱼塘增氧。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是极为有力的。通过这种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会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存在于生活中,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就能有所发现。

2.适时介绍古今中外的发明、发现,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广泛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不失时机地讲述一些科学家伟大情感,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品质。

如在讲纯碱的工业制法时,可扩展到候德榜的事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适时介绍当前我国化学工作者对化学界的重大贡献等。这些不仅会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献身科学的情感和为解决现存的问题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是创新精神培养的良好教材。

二、“创新精神”的锻炼

中学阶段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包括(主要包括)独特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等。

1.设置“课题研究”式作业,锻炼学生的设计与动手能力

在九年级的复习中,针对设计性试验思维跨度大,知识容量多,而学生难以描述的特点,我尝试布置了以下“课题研究”式作业:(1)如何设计一套实验装置,鉴别一块小石头是不是大理石?(2)如何证明实验室制CO2所得的气体中混有HCl?

其中(1)题要求一天设计完成,而后一道题三天内设计完成。“作业”上交后,批阅中发现许多同学都基本完成,但发现的问题也不少。老师将各种方案都抛给学生,再给一天的时间研究。课堂上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不同方案。其中一些疑点可以到实验室验证。课后同学反映说这种作业费力、费时,但有趣,一但完成后,感到自己充实很多。而且学会了怎样整理知识,应用知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事实上,学生去实验室自己用实验来验证结论,不仅对物质性质理解更加深刻,同时,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即指教者把部分验证实验的顺序(实验——观察——解释——结论)进行重新调整,或探索实验中出现的“新鲜”现象。如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后,再过一段时间提问:为什么铁片上附有的铜很快由红色变为黑色?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原因:生成的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氧化铜。通过“探索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激发探索兴趣,训练创新能力。

三、“创新思维”的训练

“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培养创新思维,重点就是结合实验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奋点,在良好、敏锐的观察力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可能得出创造性结论。

1.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训练“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既要注意知识阶段性,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因材施教,注意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氢气安静燃烧的实验,书中叙述的现象为“发出蓝色的火焰”,但事实上,演示时的现象为:火焰是黄色的。实验现象与书中明显不同。事实面前教师欲罢不能,只能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可以取另一支用不锈钢制成的导管,把氢气导出再点燃。这时火焰是蓝色的。老师就向学生解释是由于玻璃管中含有钠元素,点燃时会发生焰色反应而呈黄色。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问题圆满解决,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兴奋点集中,有利于发展智力,训练思维方法。

2.分析“意外实验”的结果,是训练“创造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实验时,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和始料不及的意外结果,教师如果采取搪塞或回避的态度,势必会失去一次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良机。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某学生用NaOH溶液H2SO4溶液混合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产生,这个学生就问:“这个实验应该无明显现象才对的,为什么会有气泡?”我没有直接回答这同学,而是让他用一瓶新的NaOH来做实验。实验之后他就找到了答案:原来的NaOH变质了,它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所以和H2SO4反应生成气体。

通过师生共同对“异常”实验结果的分析,寻找“异常”结果的可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结论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欲望。

总之,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非常紧迫的问题。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毛保华.论教育的质量观\[J\].中国现代教育研究,2003,(8).

\[3\]李惠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4,(3).

上一篇: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生创设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