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口语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23 02:41:58

高校师范生口语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教师的口语能力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高校师范生的口语能力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教师教育院校尚未树立对口语能力的重要性认识,缺乏相应的口语理论和实践锻炼,使得不少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应有的口语表达能力,影响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口语能力

一、高校师范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口语能力是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也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普通话,扎实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作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口语能力,才能适应日常教学工作需要,练就扎实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标准的普通话也是提升自我形象的窗口,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自信心,也能提升自我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喜欢和信任。

二、高校师范生口语能力培养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师范生的口语能力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教师教育院校尚未树立对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在实际教学中,本门课程存在着定位及性质认识上的偏差,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名不符实,偏重理论,实践训练不足,教材不实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必要的训练时间。学校扩招使得学生不得不合班上课,这样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教师也无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错误和缺陷,更谈不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而教学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生二级甲等的过关率明显偏低。

(二)口语课程缺失

很多院校虽然设置了口语课,但并没有真正实施起来。还有部分院校只是将普通话考试作为口语课的内容,师范生并未掌握完整的口语培养要领,缺乏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不懂得如何用眼神等进行交流,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教师口语”是一门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训练课。无论是教学还是进行理论研究,都要落实到建立培养中小学教师掌握教师口语基本规律的训练体系中。

(三)口语实践不足

学生在教师教育学习过程中除了进行普通话训练以外,很少有专业的口语训练,这使得不少师范生缺乏口语实践能力。很多师范生在走上实习岗位后会出现沟通障碍。在日常上课过程中会发现自己语言用词贫乏,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缺乏上课激情和表现力,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语调也缺少抑扬顿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容易产生听课疲劳,产生厌烦心理。另外部分语文教师示范朗读和指导朗读能力差,如授课时使用方言词汇,语法上也容易犯错误。在新教师中较多存在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讲课时习惯夹杂着诸如“这个”“那个”等口头禅。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还与指导老师存在沟通问题。缺乏应有的社会交际能力,不能给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留下良好的印象。

三、高校师范生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上述高校师范生口语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日常教学提出以下策略:

(一)提高对口语能力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口语技能的重要性,并在教师教育课程中予以修订和增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较大程度上决定者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口语能力是每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在师范院校中,“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师范类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它在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师口语技能教学与训练的方法、途径和内在规律,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教师口语基础,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技能。

(二)优化口语能力培养课程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口语课,多为理论性课程,缺乏实践锻炼和针对性的指导。口语教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安排一次入班测试,设置全面的口语能力检查,通过测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包括语音错误和缺陷、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口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还应把握好重点,积极实施师生间情景对话、角色转换、相互提问等双向、多向交流,对学生的训练及时给予纠正、指点及引导。口语教师要根据口语技能训练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按照口语表达的要求予以层次性递进性的教学,建立平时分散考核和期末集中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立立体、多元的考核方式,突出口语实践的考核,以科学有效的考核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以考核结果反映教学的成果。只有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和标准,才能督促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切实提高口语能力培养课程的实效,为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口语能力实践锻炼

语言表达和理论学习不同,需要教师和学生加强口语能力的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每位师范生的口语表达技能。作为教师,在口语课上应该让学生多说,给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通过设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组练习,再根据训练情况安排集中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上台讲演,从而检验并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在口语课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之外,教师也应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口语锻炼。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语言表达类的比赛,深入社会开展实践调查,联系学校进行实习见习等,着重纠正学生的胆怯心理,克服口语发音上的方言缺陷和错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为广大师范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

(四)完善口语能力评价机制

口语课要取得切实的效果,必须落实具体的评价机制。由于课时有限和教学、训练内容较多之间的矛盾,因此考核方式上可以按照平时50%~60%进行,包括考勤、作业、课前口头练习、课堂各种指定或随机练习等,另外还可以设置实践环节的考核(40%~50%),包括课外见习、社会实践、集中展示等,口语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实践内容,设置考核环节,从评价机制的角度激发学生对口语实践的重视度。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体系。

总之,师范生的口语是以训练为手段,培养口语运用技能、言语识别能力、言语判断力和言语应变力的综合课程。它以教师讲解示范为基础,以学生实践训练为主体,是一门融实践性、知识性、技巧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作为师范生一定要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扎实的口语能力,历练充分的基本技能,完善良好的教师品质,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如何更好地把新课改引入高中数学课堂 下一篇:《立体几何》教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