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

时间:2022-10-22 07:29:33

医疗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算起,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的不明晰,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往往“各自为战”,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资源难以共享,患者在诊断、治疗、结算过程中遭遇诸多不便,被社会广泛诟病为“信息孤岛”现象。

2009年,“新医改”方案推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保障医药卫生系有效运转”的八项内容之一,被明确写入方案中。为落实“新医改”的要求,解决上文提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原卫生部在2010年推出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3521工程”的具体内容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部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专用网络。

原卫生部分阶段逐步推进上述工作。2010年的重点工作是组织研究制定“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加强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调动地区积极性,选择上海、浙江等省市作为试点地区,大力推进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选择部分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等法律法规;进一步修改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一系列试行标准和规范。

2011年,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在“卫生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研讨会”上对三级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卫生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作为部级平台,是实现卫生行业信息共享、跨区域业务协同的基础,是为管理者、业务人员及技术人员提供信息与数据服务的统一平台,是科学决策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医改目标的必备条件,其建设工作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与地方共同努力,协同共建。

“3521工程”的推出,为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结合现实中遇到的问题,“3521工程”继续深化。其后,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的内容被加入进来,“3521”变成了“35212”。

从“35212”到“36312”

2013年9月3日,“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学暨宁波智慧健康高层论坛”开幕。孟群在大会发言中对“3521工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孟群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疾病报告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和统计直报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包括省级平台和部级平台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要以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跨机构、跨地区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孟群介绍,原卫生部和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后成立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卫生信息化规划把计划生育的内容进行整合,之前的五大业务系统变成了六大业务系统,两大基础数据库在增加了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后变成三大基础数据库,这样“35212工程”就升级成了“36312工程”。

上一篇:沐春日,听春风,解春愁 下一篇: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