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模式选择

时间:2022-10-22 07:03:48

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模式选择

[摘 要] 与我国商贸业的快速增长态势相比,与之配套、为其发展提供后劲支持的商贸物流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对于商贸物流,一般认为商贸企业的利润很低,愿意支付的物流费用自然就低,,较低的物流费用使大部分的物流公司难以盈利,本文通过对青岛市商贸物流调研分析,发现商贸物流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调研发现,商贸物流具有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并且目前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到。目前,大部分商贸物流企业的经营水平还不是很高,跨国企业也没有真正涉及这一领域,并且零售业的快速膨胀导致了对物流配送服务的“饥饿性”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商贸物流配送正在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商贸物流 需求 供给 第三方物流

一、引言

现代化的商贸物流体系是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商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商贸业现代化,实现物流合理化,降低社会流通成本,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商贸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的空间。并且,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经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竞争,国营、民营、合资、外商独资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传统营销方式逐步得到改造,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成长迅速,已有多家商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但是,和商贸业的快速增长态势相比,与之配套、为其发展提供后劲支持的商贸物流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

二、商贸行业物流需求、供给情况分析

1.商贸行业物流需求情况分析

在这次对青岛市商贸企业物流需求状况的调查中,考虑到商贸业物流需求快速发展的特点,对内贸企业490户.其中批发企业130户零售企业17户,外来流通企业27户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

在对这些企业的物流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可以发现,90%的商贸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1周~3个月,库存周期在10天以内的企业比例幅度也较以前有所提高,总的来说,商贸企业库存周期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对商贸物流执行主体的调查中发现,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17%为第三方,5%的企业由供货方承担,78%的企业由公司自理,自营物流占很大比例。

在对商贸企业物流服务外包的调查中发现,外包的物流服务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并且商贸企业对包含多种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呈上升趋势。

在对商贸物流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商贸企业对物流服务的不完全满意的比例较高,其次为对物流的满意比例,对物流服务不满意程度较低。这说明企业的物流服务有所改善,但是还有待提高。

在对商贸企业总体物流需求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商贸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主要以市内配送、仓储保管为主,说明商贸企业物流运作主要以区域为主,更关心同城物流的仓储与配送。对包装加工、物流系统再设计需求、开发物流信息系统需求、仓储保管需求的企业比例也保持在31%以上。

在对商贸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商的标准来看,商贸企业首先关注的是经济性,其次是作业质量和物流能力。

总体来说,商贸企业外包物流均集中于传统物流项目上,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等高增值、综合尚未成型。但是,商贸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物流增值服务需求正在增强,尤其对未来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提出很高要求。

2.商贸行业物流供给情况分析

这次对青岛市商贸物流供给状况调查主要包括物流供给能力、物流服务水平等几方面。

(1)物流供给能力

虽然近些年青岛物流企业规模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说规模还是相对较小,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占1%左右,90%企业规模仍在50人以下,还不能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

对物流企业仓储设施的调查表明,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拥有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简易仓库和货场,但高层货架、冷藏库、冷冻库、保温库等仓储设施拥有量较低,仓储面积分布情况:大约有37%的物流与储运公司仓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2%的物流与储运公司仓储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

(2)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供给企业作业能力与作业质量能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物流供给企业的单据准确率和运输配送及时率基本可以满足物流需求企业的要求。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17%的物流企业有了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但是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对商贸企业物流设施的调查表明:拥有汽车、仓库的商贸企业比例较高,说明商贸企业的物流模式很大一部分为企业自营模式。

在对商贸物流市场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到,我国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水平、相对数量落后于发达国家,商贸物流市场供给规模和质量较发达国家落后;第三方物流发展规模小、不均衡;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运作水平、专业化程度、物流技术应用与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与先进水平相差较大。

三、我国商贸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模式选择

1.商贸行业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体来说,我国商贸物流整体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商贸物流潜在需求有待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商场仍采用自营物流和供货商物流的方式,这种物流配送的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商贸企业整体运作效率,商贸企业规模较小,且分散零乱,没有形成对物流需求的规模效益。

(2)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虽然有一些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且很多商贸企业也具备自营物流能力,但是普遍规模较小,设备陈旧、服务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运输与配送的需求;商业仓储设施陈旧,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绝大多数商场或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系统。

(3)城市配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商贸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健全,企业大多使用传统的运输配送模式,致使出现了物流“三低三严重”的现象,即“企业组织化程度低、运输车辆档次低、一物流服务质量低;城市污染严重、安全隐患严重、无序竞争严重。”

(4)物流市场管理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政府部门缺乏对物流业的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其对物流市场管理与规范的作用,有关物流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物流市场的准入缺乏科学性。

2.商贸行业物流模式选择

商贸业是连接上游供应商与下游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商贸业来讲至关重要,按配送模式分类,商贸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供应商直接配送。(2)自有型配送中心。(3)共有型配送中心。(4)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在实际运作中,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在同一连锁超市内并存。上述四种配送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配送方案取决于连锁超市的内、外部条件。但由于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第三方物流配送方式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具有减少交通总量、改善环境等优点,因此第三方物流配送方式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应该得到大力提倡。

由于商贸企业的物流费用低物流公司不愿承接商贸企业的物流业务,商贸企业只好自己打理物流业务。但根据对青岛多家从事商贸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调研,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调研发现,商贸物流具有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并且目前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到。目前,大部分商贸物流企业的经营水平还不是很高,跨国企业也没有真正涉及这一领域,并且零售业的快速膨胀导致了对物流配送服务的“饥饿性”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商贸物流配送正在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魏际刚: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4)

[2]张华芹:论商业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

[3]薛 荔 陶德馨:我国商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物流科技,2006(5)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配送路线优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