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10-22 05:41:45

浅谈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 断指再植;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 断指再植术已成为显微外科的常见操作, 崛起迅速, 有了骄人的成果。手术成功只是治疗的开始, 术后不仅全身和再植的指体随时都可发生病情变化, 而且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稍有疏忽即有丧失指体的危险。因此, 护理也应随着医疗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看法。

1 护理问题:异常的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①突然出现的肢体残疾, 导致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无法面对, 甚至情绪失控, 有的患者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 对即将出现的种种难题无比恐惧, 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手术的利弊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树立起战胜病痛的信心, 如何正确面对肢体功能的缺失及以后逐渐恢复的方法。②与患者勤沟通, 勤交流,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足够被重视, 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 使患者在心理上信任我们。

2 护理问题:疼痛

护理措施:①及时告知患者如何面对疼痛和减轻疼痛的方法。②疼痛发作时, 护士应关怀、呵护、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痛阈。③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时, 可以告知医生, 根据医嘱给予医疗上的干预, 同时与家属协作, 用亲情的关怀, 也会对减轻患者疼痛有很大帮助的。

3 护理问题:再植指体肿胀

再植指体肿胀是此类手术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因素较多, 静脉回流受阻、清创不彻底、再植断面形成血肿、感染的存在、动静脉错误吻合、离断指体缺氧、淋巴液回流受阻、 断指失去神经支配等。

护理措施:①静脉回流受阻发生的肿胀, 将患肢高抬, 患肢应高于心脏平面10~20 cm。②每日巡视再植指体是否受压, 不能包扎的太紧, 观察是否有水疱或感染的发生等。③在神经再生前, 肌肉失去支配, 无法运动, 从而导致回流受阻, 可适当给予按摩, 神经功能恢复后, 肿胀自然消退。

4 护理问题:自理缺陷

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②备呼叫器, 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容易拿到的地方。③协助患者洗漱、更衣, 不能起床者应给予床上擦浴, 每周一次(夏天1次/d)。④提供患者适合就餐的。⑤及时提供便器, 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5 护理问题:有感染的危险

感染是此类手术的常见现象, 表现为化脓感染和气性坏疽, 甚至发生败血症。

护理措施:①对于伤口的包扎要规范。伤口要在规定时间内清创, 控制在6 h内。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②需执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③依据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用抗生素。④对于浅表部位的感染, 给予拆线和引流处理。

6 护理问题:有血管痉挛的危险

护理措施:①室温应保持在20~25 ℃之间, 温度达不到时就采用60~100 w的烤灯加温, 照射距离30~40 cm, 并用无菌巾遮盖于患指上, 以免灼伤。②保持患者舒适, 情绪稳定, 禁止吸烟, 抬高患指。③持续应用镇痛泵镇痛或应用止痛药每6小时肌肉注射一次。

7 护理问题:有发生血管危象的可能

血管危象多出现在术后3 d之内, 以术后24 h内多见。

静脉危象表现:患指皮肤紫暗, 皮纹变浅或消失, 皮温下降, 指腹丰满, 膨胀, 张力增加,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

动脉危象表现:患指皮肤苍白, 灰暗, 皮肤皱纹加深, 皮温降低, 指腹平瘪, 张力下降,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护理措施:①正确使用抗凝解痉药物防止血管痉挛。②一旦出现血管危象的征兆, 马上拆除敷料, 解除缝线的张力等, 并保暖, 给予抗凝解痉药物。

8 护理问题:缺乏肢体功能康复知识

护理措施:①早期护理措施:术后3周重点是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以利于软组织愈合。可给予红外线、超短波及紫外线理疗, 加速血液循环, 消除肿胀, 利于伤口早期愈合。②中期护理措施:术后4~6周重点在于预防关节僵直和肌肉、肌腱粘连及肌肉萎缩。应以主动活动为主, 可使用PPM辅助治疗。但动作宜轻柔, 以免损伤正在修复的组织。③后期护理措施:术后6~8周重点是加速和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 尽量软化瘢痕, 尤其要减少粘连, 加强运动和感觉训练。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