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音乐课堂学生的倾听意识

时间:2022-10-22 04:04:55

培养音乐课堂学生的倾听意识

[摘 要] 现阶段的初中欣赏教学中学生倾听音乐时常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常常是处在一个“游离”、“倦怠”、“间断性化验”等不良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阻碍了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在初中音乐课堂倾听音乐的习惯养成途径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初中音乐;倾听意识

一、培养学生倾听音乐习惯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音乐课作为听觉学科,倾听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富有启发性,是为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而欣赏则要有“倾听”来做为前提,“倾听”是一种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去“听”音乐,是学生审美艺术欣赏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习惯,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课堂中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音乐课堂学生倾听意识的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倾听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达到应有教学效果,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奥妙。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教材、教学内容,要灵活变通,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倾听意识。例如:欣赏音乐大师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这一作品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一遍,听后让学生说下从哪里听过?如:电视,电影还是亲友的婚礼上?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听后感。其次,和学生一起探讨作品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可用媒体展示乐器的图片),探讨此作品的由来。此外,我们还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模仿一下一对新人入场的场面,师生一起感受婚礼中欢乐、幸福和感人的气氛。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学,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讲,必然会引发他们对于爱情、婚姻的好奇和讨论,促使他们用心聆听,只要老师引导的好,此教学设计既可以满足青少年对于情感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表现欲,又可以借机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让他们通过圣洁的音乐领悟和认识到爱情的庄严、神圣和美好,净化和陶冶他们年轻的心灵,激发他们对高品质音乐的倾听意识。

2、多版本,多风格对比性倾听

俗话说“百变不殆”,现行教材对中学生这群年轻生命力而言难免乏味一些,也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同音乐中的音色、节奏、风格,有比较地听辩,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更爱倾听音乐,最后达成一种良性循环。如:在给学生介绍《当兵的人》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了解这一体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一二三四》、《想家的时候》、《说句心里话》、《男子汉去飞行》、《什么也不说》等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倾听和探讨它们在演唱风格、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异点。也让学生从中感知兵营这一音乐体裁在表达情感方面所存在的共鸣性,让学生接受正直的熏陶和教育。老师要勤动脑,多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逐步培养好学生的聆听意识和鉴赏能力。

3、积极性评价,鼓励学生倾听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其学习表示认可的最好的奖励,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适当地积极性评价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和培养学生“倾听”意识的有效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和动作,对学生加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改善学生的学习心境。有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表情、一句标榜话语等,但凡是积极性的表示对于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学生会更加认真的倾听和学习,更加确定努力的方向,长此以往,既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更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用音乐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倾听习惯

人与人之间沟通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肢体语言、书写语言、触摸语言以及聆听等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言语直接和学生沟通交流外,还可以采取用音乐的方式来对学生示意或是互动。如:在老师弹奏,学生演唱时,老师可以不再用说“预备起”而是和学生约定用钢琴弹奏‘123’来作为预备令,学生听后直接开始合唱。同样的我也们也可以用有力度的大三度和弦,作为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的结束令,示意学生可以结束讨论了。再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自己备选几段类似的曲目,演奏给学生听,让学生认真听,随后一起探讨听后的感受和异同。用音乐作为师生沟通的主要工具,不但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也能潜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学生只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才能在学习音乐中体会到更多的意外和美感,师生之间才能有一个良性沟通,也能让他们更加喜欢音乐这一学科。让我们将学生听觉唤醒吧,协助他们走上音乐这一奇妙旅途,也让学生们在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与成功多一次邀约。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中国人民教育部委办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戴建芳;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索[J].音乐天地。2008年第04期.

作者简介:刘丽(1984—),女,陕西神木人,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栏杆堡九年制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

上一篇:国内英语教育对外籍教师教学信念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未来之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