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若干探讨

时间:2022-10-22 11:53:26

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若干探讨

摘要:公用设施建设对人民群众非常重要,它影响地方城市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会促进地方经济生活发展。本文主要了解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情况,分析了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研究了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公用设施建设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民营资本 公用设施建设 融资

城市建设离不开公用设施的支持,公用设施施工质量影响着地方群众生活水平。目前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市政公用设施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不能满足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要求。民营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问题,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发展。

一、公用设施建设

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我国现行的部门管理分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包括供气、供水、供热、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城市排水、道路、污水处理、照明、防洪等市政工程;城市保洁、清洁、绿化等市容环境卫生事业。

二、民营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背景

除了城建税及公用事业规费收入,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不稳定。国家财政支付数量有限,对地方公用设施投资较少;大部分地方公用设施建设费用相当于补贴,象征意义比较大。资金来源不稳定主要原因是这些资金投资是由项目决定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是公共产品,所需资金量大,且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较大经济效益,有关部门投入到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就会很少。

分税制度的实施使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责,在改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投入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创新思路,多渠道寻求解决资金的方法,这为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其中一些地方成功案列也为民营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奠定基础。比如一些地区采用BOT模式、特许经营权等模式成功引入民营资本,实际例子有杨凌污水处理厂项目、杨凌天然气建设项目等等。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引入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建设,提高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水平。

三、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必要性

我国目前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落后,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都比较低。现有的公用设施大部分已经使用很长时间,公用设施年久失修,道路不平、交通灯不亮、水不通问题常常出现。这主要原因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缺乏造成的。面对巨大的公用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发展带来机遇。庞大的公用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为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敞开大门。

四、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若干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政府保证问题与解决方法

政府保证是政府与民营企业签订协议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公用设施建设能否成功、公用设施建设能否通过等内容,在公用设施建设中起保障作用。在民营资本参与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为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往往保证过多,一些内容超过政府本身履行的能力范围,政府财政负担较大。如果政府保证不足,民营企业会承担较大的风险,不利于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公用设施建设。

有效解决政府保证问题的方法是明确政府保证内容。政府保证内容要分为后勤保证和管理运营期保证。政府为公用设施建设工程提供建设用地和政策性支持,用合理的价格提供土地、能源和原材料,以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和多种优惠政策保证公用设施建设的后勤方面。同时政府应合理确定公用设施管理运营期,保证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人在管理运营期内享有合法权益,并在服务质量、服务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民营企业能实现相应的投资回报。同时,地方政府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明确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

(二)融资问题与解决方法

民营资本要想参与地方公用设施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目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发展缓慢,民营企业参与地方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银行面临贷款风险,即使银行开展融资业务,也会优先选择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资本参与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资金周转难,融资途径受到限制,很难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

针对融资问题有效解决方法是适当放宽融资限制,允许民营企业资产抵押和质押。民营企业可以在特许经营权的情况下做项目抵押,保证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使民营资本更好地投入到公用设施建设当中。

(三)监督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目前对民营资本参与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前期以及建成后的投入运营,政府的监督管理跟不上,社会公众参与对民营企业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监管方面的制度措施也不够完善。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关于民营资本参与公用设施建设方面的指导性意见,但缺乏实施过程中一些相关的具体实施细则,且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部门往往不明确。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直接服务于广大群众,这些项目与广大群众利益有直接关系,但目前的公用设施管理规章制度对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还不完善。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进一步开阔公用设施建设领域,使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地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中来。但民营资本进入到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政府和民营企业一起努力,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保证民营资本顺利进入公用设施建设当中,提高公用设施建设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美哪,梁世冠.关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探析[J].中华居民,2014

[2]段亚梅.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3]张婷婷.民营资本以BOT模式投资市政公用事业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大学,2007

[4]王婧,方创琳,罗奎,吴康.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区域差异及效率评价[J].地理科学,2014

上一篇: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 下一篇:关于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