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探究

时间:2022-10-22 09:43:07

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探究

[摘要]优化高校实践育人路径优化实践育人机制的重要前提。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要遵循优质高效、整合融通、介入实践和灵活开放等原则,在制定标准、拓宽路径、丰富内容、突出主体作用、优化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关键词]实践育人 路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费拥军(1970- ),男,江苏姜堰人,扬州大学学生处,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研究。(江苏 扬州 225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实践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FDY07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40-03

在新形势下,高校切实践行教育实践观,把实践育人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迫切需求,是满足学生成才需要,适应社会变化的迫切要求。

一、实践育人路径的概念

为更好地理解实践育人路径的含义,我们应对实践育人和路径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实践育人,是指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与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实践育人是继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传统“三育人”模式的新型育人模式。所谓路径,通常来讲是方法与途径,是到达目标的道路。实践育人与路径相结合产生的实践育人路径一词,一般来说,是指达到实践育人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旨在更紧密地连接教育主体与客体并使之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线路和过程的统一,具有指向性、过程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进一步讲,构建实践育人路径,首先应明确教育目标的逻辑指向,其次应引导教育目标的实施线路,为发挥实践育人效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指导与平台支撑。

二、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构建现状阐析

在设计实践育人路径时,高校都能把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主要形式纳入其中,不断丰富和拓宽实践育人路径,百花齐放地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实践育人路径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路径目标趋于功利性。为适应社会需求,实践育人路径设计往往趋于实用、功利的指向,“功利型”实践多,“品德型”实践少;“验证型”实践多,“探索型”实践少;“步调一致”的实践多,“突出个性”的实践少,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全面掌握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二,路径结构缺乏完整性。对于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大多高校无完整的路径架构。无论是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还是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都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和选择需求,这导致学生参加实践的被动性多于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三,路径机制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不科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际获得的成长缺乏合理的测评办法,评价体系与设定目标的对接度不够、对工作的激励作用有限等。

三、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原则

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中,要使实践育人路径的设计更合理、更优化、更科学,就要定期检验和评价实践育人绩效,在此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优化目标:优质高效原则

优质高效原则是以提高路径结构质量为要求,发挥路径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优质高效也是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总目标。如对于方向过偏、结构缺失的实践育人路径,就要采取纠偏补缺的手段,以期达到平衡全面,这就是优质高效的体现。相反,如果实践主体片面追求实践育人活动数量,完成上级任务,不能从中获益,那就违背了本原则。

(二)优化手段:整合融通原则

整合融通原则主要指研究不同实践路径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在整合好路径异质冲突的前提下,吸取各路径的优势,提炼出效果最佳的路径。整合融通是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从课程整合、资源整合、内容整合、话语整合等角度全方位考虑,不同的课程取长补短,方便学生理解;不同的资源皆为我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内容相互借鉴,丰富路径生动性;教师学生自主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优化进程:介入实践原则

介入实践原则源自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他认为经验学习是由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四个阶段构成的一个环形结构,其学习过程分为领悟和改造两个结构维度。改造分为内在反思和外在行动两个模式,其中外在行动的改造需要介入实践来完成。具体来说,一方面指教育对象以实践主体角色主动介入实践;另一方面,教育者则在指导过程中真诚地介入,与教育对象建立对话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相互融合,双向建构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总之,介入实践,是优化路径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的标准,并且路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四)优化策略:灵活开放原则

灵活开放原则源自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念和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理论。他们都强调人的自我学习、开放学习能力。要想让实践育人路径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学校就必须掌握灵活开放的教育原则,迎合社会变化,使学生获得适应性发展,正如克里夫・贝克所说:“学校应该比现在更加主动地去提供社会经验和社会性学习,在教室,学习气氛和学习过程应尽量是交互式的,而在学校,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设施去参与社会活动。”①

四、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举措

(一)制定路径优化流程和标准

在制定实践育人路径优化流程时(如图所示),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收集实践育人路径的起点信息。所谓起点信息就是学校目前实践育人所处的位置与出发点。在优化的过程中,应将学校实践育人现状量化为数据集合,并将此信息融入到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目标制定中。起点信息的收集工作是检测实践育人效能增加,路径得到优化的基础。二是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优化和评价。即实践育人路径如何优化,实践育人效能是什么,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评价实践育人效能,坚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推进实践育人的进程。通过优化手段,促进实践育人的进程又快又好地由了解知晓阶段,依次向机械模仿阶段、常规化阶段和优化阶段迈进。为了检测实践育人进程以及变革的效果,应绘制一个执行贯彻的概览图并做到适时对照检查。四是评价实践育人成果。实践育人成果分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其中将教师效能和学校效能作为中期成果的评价指标。在实践育人实际进程中,由于中期成果与最终成果之间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将中期成果(如学生态度的变化、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优化的指标则相当有益。同时,在优化过程中还需注重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因为他们是学生迈向实践育人最终成果的阶梯。

实践育人路径优化标准是指实践育人进程的最终阶段――优化阶段所要达到的要求,可借鉴霍顿学校实施图――规划的循环阶段图表②,从评估、规划、贯彻实施、评价四个阶段来制定相关标准。具体来说,评估阶段的优化标准是教育者能够充分收集和运用现有数据,对实践育人路径设计进行准确评估;规划阶段的优化标准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广泛地参与到实践育人路径的科学规划中;贯彻实施阶段的优化标准是学校相关人员都能理解规划并主动实施,共同贯彻;评价阶段的优化标准是能持续开展对实践育人路径形成性和累积性评价。

(二)推进实践育人路径结构的优化

实践育人路径结构主要包括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和内容结构。整合融通实践育人路径结构,构建立体生动的实践育人路径结构是优化的目标。

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是否具有渗透力和亲和力,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实践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实践育人路径的平台结构可由网络虚拟型实践平台、课堂融合型实践平台、文化渗透型实践平台和主题引领型实践平台组成。具体来说,网络虚拟型实践平台能够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宽广灵活,教育路径更开放;课堂融合型实践平台能够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相互融合,相互联通,将多学科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丰富教学实践形式;文化渗透型实践平台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更贴近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主题引领型实践平台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正能量的鼓舞与激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不同,实施实践育人的效果也不同。为了科学实施实践育人内容,有效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发挥实践育人最佳功能,必须不断优化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一是突出实践育人核心内容。为了体现实践育人的根本性质与功能,必须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完善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体系。为了提高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必须拓宽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系统性,形成实践诸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合理结构。在内容建设上做到活动内容精品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三是实现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反映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实践育人内容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更新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做到内容时代化和形式时代化,才能全面实现实践育人路径的内容结构升级。

(三)发挥实践育人学生主体作用

“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体,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达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③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路径的设计本身就属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优化路径过程中应既注重目标的达成又注重过程的监控,同时充分考虑主体与客体的静态联系和动态互动。一是要做到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改变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应注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性。教师要在发挥自身主导性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制定目标、自我完成工作、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二是要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事实证明,由于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实践育人路径的差别对待教育对象,让每一个学生能发挥个性、优势和特长,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创造民主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建议的平台。在方案设计时,学生应能有效参与其中,尤其在对方案进行评估预测时,要注意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择优采纳;设计的路径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考察实施效果,时时听取学生反映,不断作出合理调整;在总结方案经验教训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意见,以作改良。

(四)推进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优化

评价是对实践的反馈,传统的实践育人活动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无关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实践的最终成果,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节和激发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热情。

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优化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主导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统一。首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统一。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被教育者实践的过程中,为了不断了解被教育者参与的状况,及时进行策略调整,以提高育人效能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对实践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侧重点在于对被教育者实践的成果做出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教育者全程地参与到被教育者的实践活动中去,系统全面地掌握被教育者的实践状况。其次,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统一。定性评价是指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将预设的指标进行结构化操作,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利于避免量化所导致的功利,从而客观公正地评价被教育者的实践成绩(既包括显性的成果,也包括隐形的态度、能力等)。再次,注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统一。自我评价是指由评价对象――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评价。他人评价是指除被教育者自身以外的个人或小组机构对其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既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对实践学习的热情。最后,注重主导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统一。主导性评价是指以某一指标为主要标准进行的评价,多元化评价是指以多个指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被教育者的过程中,既要避免评价指标不明确,也要避免基于个别因素的片面评价,要坚持以实践目标为导向,考虑多重指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注释]

①(美)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赵文静,唐汉卫,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②(英)路易丝・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8.

③王礼湛.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264.

[参考文献]

黄蓉生,孙楚杭.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3).

上一篇:对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思考 下一篇:网络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演文化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