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时间:2022-10-22 08:27:11

论音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摘 要: 音乐欣赏作为大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关注。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的一种艺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音乐欣赏 作用 创造力 身心健康

音乐欣赏活动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各级学校的关注,正从以前的边缘地位向遵循音乐听觉艺术感知规律的中心地位迈进。本文详细阐述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论证当今音乐艺术的新观念,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的一种艺术活动。无论是哪个时代、哪种风格流派的音乐家,其音乐创作与演奏演唱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需求。如果离开了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如美国音乐家默赛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实施音乐教育实践的教育家。他认为,音乐是实现“天下归仁”理想的重要途径。《论语・泰伯》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第一个提出音乐修身养性的教育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构成其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将音乐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教育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纵观东西音乐发展史,无论教育家、音乐家,无不一一认可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

二、音乐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人类智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心灵手巧”即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钢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的学习,其技巧性主要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敏感性、平衡性、分寸感等的严格训练上,随着乐器学习程度的提高,手指的灵活性、灵敏性不断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不断提高。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的,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的,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而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一直是个发烧友,2005年7月30日,总理看望在医院休养的钱学森。在谈到培养有创造性人才的时候,钱学森拉着温总理的手,满眼充满期待,缓慢然而清晰地说:“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知识,还需要艺术和音乐!”钱老作为一名著名科学家,他为什么不是只谈科学技术,而是特别强调艺术和音乐呢?钱老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方式和方法的担忧之情逸于言表。换言之,他对现在的教育体制很关切和担忧。他实际上还指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方式和手段,那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懂艺术,懂音乐。

科学技术是要不断创新的,只有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强国立身的本钱。创新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想象力和灵感来自哪里呢?正是艺术和音乐。

三、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们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娱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人体机能、体质。经常练习唱歌如同是在做口腔体操,使面部肌肉经常运动,也能强化呼吸功能,提高肺活量。学习各种乐器时,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准确性、敏锐性,锻炼人的感觉能力。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更加敏锐、协调地发展。音乐与体操、舞蹈、武术、太极等运动项目配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达到健与美的结合。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总而言之,音乐在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方面所具备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提醒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以严肃的态度、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音乐3》.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

[2]谢建华.浅议大学生音乐欣赏与素质培养.传承,2007,(7).

[3]王朝霞.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改革.中国音乐教育,2003,(2).

[4]周婷婷.浅谈音乐欣赏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科技信息,2007,(11).

上一篇:教师应注重修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破...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大班额环境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