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利用多媒体

时间:2022-10-22 03:01:41

【前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利用多媒体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突破知识难点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 长久以来,物理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难”,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感到难学,难字当头。其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缺失与物理同生活密切相关的矛盾、学生抽象思维的缺失与建立物理模型的矛盾。在物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利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走进了课堂,我们学校每间教室都有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大部分教师都积极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大大革新了教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其不足。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创设物理情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授“圆周运动”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在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的图片结合在一起:链球比赛时,运动员旋转链球,让链球做圆周的情境;摩托车比赛时,摩托车手转弯,此时摩托车做圆周运动与路面形成倾斜的情境;小姑娘表演水流星时,水流星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的情境;飞机在蓝空中转弯,飞机做圆周运动时,飞机双翼倾斜的情境。以上每一情景都富有刺激性,容易引起学生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

然而,对一门学科的兴趣绝不停留在现象的感性刺激上,而需要对真理追求中理性地、系统地、深刻地思考作为持久的保障。就一堂课,给出上面四个情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通过细心观察画面,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这四个物理情境逐个分析,横向比较、探究做圆周运动存在的共性,从而归纳总结出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不能等于零,而应该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DD找出向心力,这就是一趟成功的课。但这很难说能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恒久兴趣,就笔者观察,当学生经过理性思考,自己感悟到牛顿运动定律是分析圆周运动的理论基础,特别是通过圆周运动的相关结论,进一步推导获得万有引力定律,人类获知万有引力后,进一步推动了航天事业和天文事业的发展,有了这样的知识系统认识,才能真正地为“真理感到惊奇”,“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综上,多媒体展示的情景能够从感性刺激上引得初步兴趣,而持久的兴趣还得发生于对真理的孜孜追求中。在教学手段如此发达的今日课堂培养下,对物理学科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当今报考纯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数目锐减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我们从这个高度反思多媒体教学,或许我们就不会陶醉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中。

2、突破知识难点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

长久以来,物理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难”,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感到难学,难字当头。其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缺失与物理同生活密切相关的矛盾、学生抽象思维的缺失与建立物理模型的矛盾。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过程变为可控的、有序的演示过程,可以使学生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物理现象,用直观的影像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和生活经历的缺失。比如:热学中的布朗运动、光电效应、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等,这些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用演示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观地去了解,若空洞地讲,学生可能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模拟实验进行讲解,使比较难懂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

但是需要注意到,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有些知识点的学习只能依赖于抽象思维。例如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不是通过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得到的,而是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进行抽象分析获得的。如果高中物理中所有的抽象的知识点都通过多媒体技术一一化解,那么这就完全剥夺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笔者认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对抽象知识点的教学应该逐渐摆脱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

3、提高课堂容量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其隐蔽的危害。

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受到严重的时空限制:例如口述多个不同的物理情景时,只能依次逐一叙述;板书例题时,严重耽搁课堂学习时间;做演示实验时,几乎不可能仅演示一两遍 而惠及全班同学。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些几乎就不是问题了,一张PPT可以安放多幅不同情境的图片,一切尽在不言中;课前准备好的例题,一点就行;对于观察比较困难的演示实验,可以拍成视频,多媒体一播放,既真实又便于全班同学观察。多媒体技术大大的拓宽了时空的限制,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容量。但是,笔者也注意到,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味地扩大容量,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一堂课下来,时间非常紧凑,一个内容接着一个内容,一个例题接着一个例题,学生点头哈腰貌似理解了,实际上他们没有消化。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点,需要经历对知识背景的了解(问题情境的激励)、积极主动的探究、全面的分析获得结论,对结论的拓展训练,训练后的反思,反思后的再归纳总结等环节。追求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训练后的反思等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从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来看,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是高效的,但从能力目标的达成来看,则可能是短效的。

上一篇:从《新编汉语教程第一册》浅析对外汉语教材语... 下一篇:创建活跃的物理课堂的实践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