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责

时间:2022-10-22 01:32:04

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责

摘要: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金融稳定又一次成为热点研究对象,本文从维护金融稳定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入手,描述了金融稳定的基本特征,进而对中央银行如何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本文认为金融稳定的主要特征包括: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金融稳定所关注的方面具有极高的广泛性;维护金融稳定应当事前防范与事后处置并举;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关系;维护金融稳定应掌握好“度;维护金融稳定应该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中央银行在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涉及到的几个问题是:中央银行承担维护金融稳定这一天职的原因在于其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需要具有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时应注意与货币政策职能的协调;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越来越需要各国中央银行开展合作。对中国而言,维护好金融稳定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应从法律高度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最广泛的金融信息获取权;建立日常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分析框架;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积极开展金融稳定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定义;职责

关于金融稳定的定义,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部门存在两种定义方式,一种是直接定义法,即采取正向研究法,描述金融稳定所应具有的特征,另一种是反向定义法,即对金融不稳定进行界定。多种对金融稳定的定义方法表明了金融稳定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由于各国金融运行的情况不同、不同的研究者所关注的角度不同,其对金融稳定的内涵也自然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定义方法,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的构成,二是系统性风险。金融体系从广义上说不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了其运行所依托的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及其他金融生态环境,当然作为对其经营行为有着重要调控作用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各种金融监管规则。系统性风险则是指波及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重挫市场信心、增加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并极有可能冲击实体经济的一类风险,其重要特征就是可能对以实际产出和就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产生明显影响。

一、维护金融稳定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一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资源配置、便利储蓄和投资的转化等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金融体系发达与否甚至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从正面看,金融体系的稳定的对于其发挥这些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反面来看,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不仅使得这些积极作用无法发挥,而且会产生加剧经济衰退和不稳定的作用。

二金融稳定所关注的方面具有极高的广泛性

金融稳定视角广泛的原因在于金融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金融体系不仅仅包括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还包括了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规则等外部内容,甚至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对经济金融运行造成冲击的外部影响。

三维护金融稳定应当事前防范与事后处置并举

防范和处置包括救助在内是金融稳定框架的两大支柱。有效的事前防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不稳定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这应该成为金融稳定职能部门日常工作的重心,要通过对经济金融运行进行持续的监测,并根据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变化开展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判断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范围和影响,提供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救助和处置是在危机爆发或者不稳定状态已经显现时的一种必然措施,这些措施对于阻止破坏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或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提振公众信心等是至关重要的。

四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关系

在传统的观点中,货币稳定导致金融稳定的观点和货币稳定导致金融不稳定的观点同时存在。支持二者具有一致关系的学者认为维护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不但可以降低金融不稳定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金融不稳定的严重程度,致力于维护币值稳定的中央银行可以使行使最后贷款人的需要降到最小。可信赖的以维持币值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提供了稳定并且可预测的利率环境,因此有利于降低利率不匹配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相反,币值不稳定经常会引起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并且价格水平的波动会进一步恶化这种不稳定,使它变得更为糟糕。支持二者不一致的观点认为中央银行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会引发微观主体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过分乐观,这种过分乐观的预期会导致资产价格的错位,在长期内极有可能诱发金融不稳定。

五维护金融稳定应掌握好“度”

维护金融稳定不但具有正的外部性,也可能具有负的外部性。一方面金融稳定目标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其他目标产生冲突,另一方面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可能不可避免的对金融创新造成抑制,也会对金融效率的提高产生阻碍作用,这一点在危机爆发后的救治与处置时表现的尤为明显,矫枉过正可能是常态。比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商业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时,监管部门可能采取较高的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等要求,而在危机已经触底、经济已经悄然转好的情况下,这种措施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整可能会限制商业银行配置资金的作用。

六维护金融稳定应该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虽然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尤其是金融资产价格存在着较大争议,但是维护金融稳定则必须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这并不是说维护资产价格的稳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是说维护金融稳定应当关注资产价格波动给金融体系带来的不利影响,正确评估金融体系面对资产价格波动冲击的承受能力。

二、中央银行如何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承担维护金融稳定这一天职的原因在于其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

首先,中央银行是法定支付手段和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其次,中央银行是一国支付系统平稳运行的维护者;再次,只有通过银行体系,货币政策才能通过超导机制发挥作用,并首先作用于实体经济;最后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直接相关,当金融不稳定时,货币不稳定也会随之而来。

二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需要具有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

无论是维护金融稳定职能时的事前防范,还是不稳定状态发生时的事后处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事前的防范中,中央银行不仅要从宏观层面上掌握一国各项经济金融指标的运行情况,避免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更要从微观层面上掌握各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金融子市场的交易情况,以防范金融市场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救助和处置过程中,中央银行更要了解被救助对象的全面信息,确定其需要何种方式的救助,决定其需要何种规模的流动性支持,判定什么类型的机构需要被救助,只有掌握了全面的信息,才能提高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效率,节约救助和处置的成本。

三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虽然中央银行具有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天职,其在维护金融稳定中也应处于核心地位,但是这并不等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不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尤其是在金融监管与中央银行分离的国家,监管部门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与被监管对象接触较为紧密,在防范阶段具有发现微观苗头和在处置阶段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优势,因此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必须与监管部门配合。另外,财政、税务乃至司法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媒体等在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时应注意与货币政策职能的协调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保证货币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一样,是中央银行的目标,二者的最重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从短期看,二者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因为微观主体的预期并不是理性预期,行为金融学也从投资者心理角度论证了投资者行为并不具有理性,而是受到很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微观主体对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短期预期是有偏的,这种对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有偏预期最终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并最终影响到金融不稳定。但是,从长期看,二者是充分融合的。因为微观主体的预期偏差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不断修正,这种预期修正同时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并最终使得宏观层面的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相一致,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具有融合性。

五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越来越需要各国中央银行开展合作

在金融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一个主要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波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通过资金流动和信心等渠道传导其他国家,这也使得各国金融市场由于开放性增强而在外部冲击面前脆弱性有所增加。这就需要一个中央银行等部门在维护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国家的政策协调。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证明了这一点,世界主要国家在利率、流动性支持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并通过货币互换安排减少了危机对外汇市场的冲击。

三、中国加强维护金融稳定机制建设的建议

一应从法律高度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最广泛的金融信息获取权

各种金融信息在维护金融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的全面性和获取渠道的通畅性决定了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有效性,但目前在中国人民银行不在履行金融监管职责的情况下,其对金融信息的获取渠道仍不畅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和部分金融市场信息不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因此,建议在法律的高度明确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牵头职能的同时,也明确各类型金融机构、交易所、金融监管部门负有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金融信息的义务,并给予中国人民银行必要的惩戒手段。

二建立日常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目前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尚处于较为初级的层面,只是临时性发挥作用,这仅仅适用于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事后处置,对于事前的防范则没有进行考虑,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鉴于事前防范的重要意义,应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日常性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至少在金融信息共享方面有所作为,进而在共同建立维护金融稳定工作框架,建立金融稳定评估体系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分析框架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期金融稳定报告中,中国人民银行把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分为监测和分析金融风险,评估和判断金融稳定形势,采取预防、救助和处置措施及推动金融改革三个层面。这个对金融稳定分析框架层次的划分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一致的认可,而且对于监测范围和评估的对象都有了明确的认同,但是对于监测指标的设计和评估方法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对于中国来说,金融稳定分析框架已经明确,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和金融体系的特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监测体系和评估方法,提高金融稳定分析的有效性。

四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我国金融体系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的改革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公司整顿完成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仍有待推进,已改制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仍需完善,金融创新能力和金融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妥善处理,资本市场产品还不够丰富,金融结构存在优化空间,多层次资本市场让为建立,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方式仍需发展。作为转轨经济体,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处于转轨之中,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增强其自身稳定性的必由之路。

五积极开展金融稳定国际合作

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维护金融稳定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日益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各种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也积极推动金融稳定国际合作的开展,而且级别也有所提高,包括国际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在内的专业组织也开始发挥作用。中国应充分利用国际金融交往平台,继续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相关工作,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推动中国加入AP的进程,启动对我国的AP评估工作,以使评估结果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2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009

[2] Garry .chinasi.《维护金融稳定――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 林铁钢.《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金融》,2008

[4] 孟辉.《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中国金融》,20088

[5] 张维.《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金融稳定问题》,《学习与探索》,20073

[6] 伍志文.《货币双轨制――政府治理与金融稳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

上一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 下一篇:网络金融的风险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