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有效设计的原则

时间:2022-10-22 01:31:04

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有效设计的原则

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三段式教学法,即读前,读中,读后受到广泛认可。而英语课堂读后post-reading即是对在读前pre-reading和读中while-reading所获取的信息(input)进行语言的输出(output)。而语言的输出是从更高的层次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要求。它不仅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而且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并归纳出语言规则及其用法,从而使语言技能综合化。因此,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这一阶段的活动对阅读课教学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以下笔者从读后要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读后活动设计需要紧扣教学目标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输入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语言的输出。所以在设置读后活动的第一项原则是紧扣阅读内容的内容、目标及重点。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阅读文本材料往往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可以借鉴的最佳材料。教师在通过与学生共同细读文本,仔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积累的词、词块、句子、片段信息等充分地应用到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中。换言之,输出活动需要以巩固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核心话题词汇和语言结构为中心,再结合一定的情景和任务,进行语言在特定语境之中的模仿应用。为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要力求核心词汇的框定,在相关的语言输出之前“突显”和“重复”文本中的核心词汇或语言结构,以帮助学生及时整合新旧知识,并有效的将其运用到新的任务情境中。但有些老师在设计课后活动时往往忽视了主题的内容,导致学生所输出的语言、内容与课堂内容不一致。从而导致了核心语言知识的教学不落实,讨论缺乏语言的支撑。

案例1:

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come and eat here(1)两位老师在读后设计了不同的任务。

Teacher A: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预测文本大意-寻读段落大意-细读判断正误――分析细节信息,深入理解文本”等一系列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在输出环节,教师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what do you eat every day?why?然而该问题没有抓住文章的主线,导致学生在汇报交流无话可说。2.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都只是介绍各自每天所吃的食物,而没有体现文章的主线。

Teacher B通过设置“扫读文本-预测大意-验证寻读-细读文本,分段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文本信息,设计了两个语言输出活动。

①work in pairs,one acts as yanghui,the other one acts as wangpeng,try to describe your own restaurant's foods and the other's as well 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foods in the two restaurants.

②Describe what wangpeng and yonghui were doing on the day when yanghui's restaurant opened.

两个活动看似都和文章内容紧密联系,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二、读后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1.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

语言、情境的真实性原则。即读后活动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明确而真实的语言情境和信息,使其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运用(潘爱梅,2010;朱文英,2007)。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拓展活动的设计也要通过创设贴近实际的、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语境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性,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2.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阶梯性原则,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的序列,从而为学生铺设解决问题的阶梯,最终完成新语言、新知识的建构(潘爱梅,2010;林才回,2008;朱文英,2007)。因此,教师在设计读后输出活动时还必须要仔细分析学生的需求,考虑该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活动难度过低或过高,这都违背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与学生的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难度过低,学生就会失去对话题的兴趣,反之,难度过高,学生就感觉活动高不可攀,无话可说。活动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案例2:

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中的 Using language-A sad love story

两位教师的课后设计如下

Teacher A: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e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please tell me the history of Western valentine's Day?

Teacher B:

Please imagine what the story will happen next according the hints the passage gives us?

三、注重话题拓展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原则

话题拓展,即通过适时、适度拓展话题的广度与深度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生所学文本内容与话题的理解,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促使其建构产出性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思维(朱文英,2007,2008)。有效的读后活动应增加学生的思维广度,挖掘和提炼文本所蕴涵的思维、情感、哲理、文化等方面的精髓(王媛,2009;朱文英,2008)。

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reading wildlife protection 课后活动这一环节帮学生回顾了整个阅读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语言支架,引申到课堂后呈现的综合性语言输出活动。

Task

Teacher:

From this journey,Daisy also knew that there was a wildlife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called WWF.Years later, Daisy fulfilled her dream.She has become a reporter for WWF.Then one day,Daisy met the antelope again.But this time,he is not sad,and alone,He has his own wife and babies.They live happily together.

Suppose you were a journalist for WWF,just make an interview with the antelope.The interview is to cover.(1)his past situation.(2)The causes of his past dangerous situation.(3)the measures government has taken to help them.(4)his present life.

Task direction

Work in groups of four.share your ideas and try to use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we have learned in the class.carry out the imaginary interview and two students will be invited to act them out.

四、读后活动类型多样化

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具有可实施性、可操作性、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活动,来鼓励学生来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

1.理解文章标题和主旨: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文段的主旨大意;或者,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另拟一个标题,从而把握语篇的主题思想。

2.品作者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物态度:在整体感知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品读作者对某一事物所持的情感或态度,从而把握作者在各种观点中的立场是客观评论还是所倾向;或者,也可引导学生对某一人物或事物做出评价。

3.预测文本的行文走向:阅读后,教师也可有选择地对原文进行删改,训练学生有效预测行文走向的能力。除此,也可以在文本的结尾处进行符合行文逻辑的续写。

4.联系实际拓展理解:在阅读基础上课结合学习者自身实际,从情感、阅历、信念、思维等方面提问,进行拓展理解和评价。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初探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