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

时间:2022-10-22 01:18:58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是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的经典名言,这与我国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一语不谋而合。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是进行当堂反馈的有效方式,是启迪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能使满脸疑惑的学生豁然开朗。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激趣式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动力

课堂上教师提一个问题是举手之劳,但要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非进行科学的预设不可。由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体现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好英语。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所选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趣味化、生活化的问题。譬如:我在执教7B Unit 7时就提出了如下趣味性问题: ①What can fire do for us?② If there is a fire, what should we do first?③Are you brave enough to save others when there is a fire?④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fire?虽然火灾现象不是经常发生,但学生对此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的事故感到惊奇,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深入的探究中去,从而使上述问题为新授内容作了铺垫,也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common knowledge about using fire,safety of using fire and how to call for help in a fire.其教学效果显著。

二、导入时提问是唱响美妙乐章的前奏曲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假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巧妙设疑,有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自主探究之中去。譬如:我在执教7A Unit 7 Comic Strip一课时,恰逢英语课代表过生日,我就先播放英文版的《生日快乐歌》导入新课,要求全班学生附和着唱,然后,左手举出一张CD问学生: “When can you get a CD?”有个学生举手回答道: “On my birthday.”接着,我继续启发学生: “What presents do your friends often give you?” 并让学生Free talk,从而收集到各具特色的答案,并将之写在黑板上。最后,我告知学生Sandy和Simon下周过生日,Amy准备送一些礼物给他们。在此基础上,新课的主题很自然地呈现出来了。

三、课堂小结时提问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坚强后盾

反馈总结是启东市实施“15/20/10”教学模式中第三时段的压轴戏,可见课堂小结时的提问既可以挖掘文本的深层寓义、文化内涵及德育教育,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能力。譬如,在执教完7B Unit 7 Reading时,在反馈总结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Was Zhang Hua brave? ②Why was he in hospital? ③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通过如此层层的设问,有利于让学生明白: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We should think of others first. 从而达到寓教于问的目的。

四、质疑与反问是学生打开创新思维闸门的按钮

师生之间充分体现平等和谐的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虽然教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生的质疑与反问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是打开学生创新思维闸门的按钮。正如我们的祖先所总结的“学起于思,思原于疑”,即人的所有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和反问属于“天方夜谭”,提问几乎成为教师的专利。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一大误区,违背了正常的教学发展规律。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家李正道曾指出:所谓学问,就是要学怎么问。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外,更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和反问。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彻底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问”是一种探索,一种思考,一种收获。初中英语有效的课堂提问,完全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教师会问,巧问,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乐问,逐步构建师生互“问”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上一篇:巧用“金钥匙”,智开“高效门” 下一篇:初中数学讲授式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