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21 10:29:57

高校女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

[摘要] 对高校女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是促进她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 高校女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 R1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135-02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前提。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了“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全球性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一些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高校学生的婚前发生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且其发生率随年级递增[1]。未婚的增加导致高校女生妇科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她们的身心健康。为她们提供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帮助她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1 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有关生殖健康的教育就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受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中学的青春期教育由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考试、升学无直接关联,形同虚设,而且我国青少年的发育和成熟一直呈现提前趋势,教学的内容却没有随之改变,即使教授也无法满足她们成长的需要,进入高校后,生理的成熟与性健康知识的贫乏已严重不相适应,许多女生只能通过报刊杂志、影视网络等途径寻求帮助,面临受到不科学、错误信息误导的危险。

生殖健康知识的贫乏,婚前无保护的增加,导致的不良后果是高校女生未婚妊娠、人工流产率增加,生殖道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据报道,有的未婚高校女生,占42.27%,她们的生殖道感染率为21.62%,性病检出率为1.6%,非意愿性妊娠人工流产、引产率为12.80%[2],而这些因素与宫外孕、继发性不孕症、年轻宫颈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几年有流产史,继发不孕的病人比率高达55. 42%[3];尤其严重的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目前年轻宫颈癌(年龄在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最新的宫颈筛查方案建议:女性开始筛查的时间应在第一次后3年或在21岁开始(以先出现者为准);30岁以下妇女应每年进行1次宫颈细胞学筛查[4]。在对我校门诊就诊的未婚女生的调查统计中,知道有性生活后应定期妇查者约占1.2%,其中研究生居多,而大多数学生仅在身体出现不适后方来就诊,没有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的概念。

在承受生理痛苦的同时,由于婚前大多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而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常致使女性产生恐慌、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极易造成她们性反应抑制、性焦虑等性心理障碍,为她们今后的婚姻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另外,健康知识的缺乏以及思想的顾虑,使她们在患病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诊治,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后遗症,在付出健康的代价后,还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据调查,89.0%的女生认为在大学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开设性健康教育,将有59 .6%的女生参加[5],宁波大学园五所高校开设生殖健康公选课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由授课前的4.10%~50.68%上升到授课后的72.60%~100%,且女生成绩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对此方面的知识更重视[6]。

高校女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而且承担着孕育下一代的社会责任,有必要对她们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尽最大努力地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

2 方法

一项统计显示,大学生希望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依次为:①举办性教育专题讲座(占28.61%)。②开设性教育课(占26.90%)。③提供性教育读物(占23.23%)。④穿插在思想品德课中[7]。而她们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是异往/恋爱心理,性生理/避孕/生育,预防性病/艾滋病和性方面的伦理道德[8]。

针对她们的不同年龄或学习阶段,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方面对高校女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学校可开设专题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讲课;安排专职人员通过培训合格后上岗授课,由于男女生在性倾向、观、对婚前的态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当区别对待,分开上课,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的特征及发展需求,进行不同内容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大一学生,讲授性生理、卫生保健常识、女性常见病防治等内容;大二、大三则注重性心理、性生活、避孕知识、性病、艾滋病等的预防;大四及研究生在了解以上知识基础上,可进行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其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报刊、橱窗、网站等宣传手段提供多种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或开设专线咨询电话,由专职人员负责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一对一服务。

由于女性感彩强烈,自我控制力较弱,容易受到性的干扰和诱惑,高校应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内容,通过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注意力,将不良文化摒除在外,减少对学生的性刺激和性诱惑。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尊、自重、自爱,按照道德规范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使学生的群体防范工作得到一个根本的保证。

“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吴阶平语)。”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应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从机构、人员、资金、设备、教学安排等方面全方位提供保证,帮助学生们在进入社会前树立一个有益于身心的性观念,让他们在保护自身健康的同时,能影响并带动全社会的年轻人,形成一个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将对促进家庭安宁与幸福,保持国家繁荣与稳定,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共建和谐人类社会起着巨大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雁丽.西安市大学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8(6):76-79.

[2]张艳.某市3196名未婚高校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09-110.

[3]张帝开.21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7):429.

[4]殷霞,狄文.宫颈癌筛查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2):103-105.

[5]何建华.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81-282.

[6]赵凤霞.大学园区开设生殖健康教育公选课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0-21.

[7]董莉萍,李晓波,李兴有,等.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现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13-3115.

[8]陆卫群,朱江,严易平,等.在校大学生婚前及避孕行为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6,26(7):426-431.

(收稿日期;2007-10-24)

上一篇:医院安全文化建设之实践与体会 下一篇:我国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