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策略探讨

时间:2022-06-15 06:35:26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策略探讨

摘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快乐学习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工作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实施的主体,位于高校教育管理与实践的汇合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优势。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及时对学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产生,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青年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开始谋划和构建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世界的阶段,这个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断奶”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大学生敏感、激情,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人际交往、学习、情感、经济、求职就业、人生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感到很大困惑和压力,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不仅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大范畴,必须与其他教育工作整合为一。辅导员从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高校从事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密切,不仅增加了相互间的交流,也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的重要依据,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着眼点。近年来,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难度也越发突出,所以,辅导员更应该明确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心理教育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解决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但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还应积极投入到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应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烦恼,理解学生心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真正爱护学生,才能做好思想互动交流。

仅从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性方面看待问题是传统方法,辅导员应从心理角度分析,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辅导,强调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了然于心,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方法和交流沟通技巧。

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日常普及和宣传教育,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为心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高校辅导员可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报告会或参加一些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更加阳光。

2.重视集体教育,促进共同成长。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辅导员应加强班级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研究表明,许多心理危机的产生往往起源于学生面临心理困惑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长期积压而导致的心理危机的产生。一个积极健康的集体环境有助于学生不良情绪的释放和宣泄。

3.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建立联动机制:学校家长辅导员学生,逐级管理。多角度、全方位的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辅导员应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系沟通,与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正承担着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和其自身的压力,但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定型,无法将所有的压力均转换为正面的动力,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者,应及时地予以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你迄今为止做过得一件最完美的事 下一篇: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疗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