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10-21 09:37:24

路基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 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基是道路的主体结构,同时也是为桥涵工程修建的基础。稳定的路基是稳固路面的前提,做好路基质量控制对道路的质量及车辆的运行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路基的质量要求,强调路基质量对公路施工的重要性,分析在各阶段中路基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并对具体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为路基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路基 质量 控制

1 路基质量要求

1.1 路基的强度

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路基的强度是指在路基行车荷载作用下,抵抗荷载变形与破坏的能力。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路基路面产生一定的变形,以及路基路面在自重荷载下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为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响。这些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因此为了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过大的变形,路基应该保证一定的强度。这样在足够大的强度下,路基的质量也不会因为荷载作用而产生过大的变形。

路基在工作过程中,同时受到由路面上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以及路基和路面的自重作用,图1为土质路基受力时,不同深度Z范围内的应力分布图。

其中,σ1为车轮荷载在土基内部任一点产生的竖向压应力,把车轮荷载简化为集中荷载时,σ1可按布辛奈斯克(J.Boussinesq)公式进行计算,即:

1.2 路基稳定性

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路基是直接填筑在地面上或在地面上挖去一部分土质而建成的。路基的修建,破坏了原地面天然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在不良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下,路基的修建将会加剧原地面的不平整状态,从而发生各种形式的路基破坏。因此为了保证路基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以及在各种自然条件下作用下不会发生整体的失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3 路基的水稳性

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基的水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能力。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因此,对于路基,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1.4 路基填筑高度

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须换填不少于60cm砂砾,石质挖方路基,须设置30cm砂砾垫层,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2 路基控制要点

2.1 施工前控制

2.1.1机械方面

在施工前要对施工机械完好率情况检查以施工机械运转施工进场机械保质保量施工需要还要对机械设备配套情况审查机械不匹配就会工作和施工质量还要对机械操作手熟练程度详细大型或特种机械手熟练程度它直接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应机械手操作熟练运用自如

2.1.2方案及人员

一段路基的整体方案是指引路基走向的重要指标,方案正确快捷可以省下很多的工料,所以开工前一定要认真的研读和审核方案的内容。人员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有关于安全方面的人员,不进行培训考核,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现象,而且安全问题一向是一个工地的老大难问题,稍微出点事故就是严重的影响工期浪费资金材料。

2.2 施工过程控制

路基的施工过程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从哪里开始怎么开始怎样衔接下一步都是有着说明的。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小桥涵 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一选择填料一确定路堤填(挖)方式一路基压实。

2.2.1 合理分配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2 设试验段

填石路基与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或将土工隔栅(土布)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在路基土方施工中压实度主要因素填土层厚度大小时刻记住填土层超过其允许厚度时其整个填土层压实度不容易技术标准按要求土方压实度检测试坑深度应整个填土层厚度但在压实度检测中其试坑 15-20cm它所表明只和厚度应填土压实度用压实度检验值代表压实厚度不相同填土层压实度那不客观而在施工中有些施工企业正从不规范压实度检验中了“合格”检验数据并以此代表了包括超过规定填土厚度在内整个填土层压实度做法结果路基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达技术标准要求。

2.3 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2.3.1 施工测量

路基的形成完全离不开测量工作,施工前的测量地位施工中的测量放线或者完成后的验工等,测量工作在路基中尤为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四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2.3.2 路基填方

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与路基填筑的不均匀有很大关系,路基填筑的不均匀又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填料粒径及性质的不均匀、填土高度的不均匀、压实度的不均匀等。应避免下列两个常见的问题:路基缺口路基与便道相交处留有缺口。由于路基填筑一层一层的提高,而便道没有随着提高,就形成缺口。等到路基填筑到顶面后,再来补这个缺口,缺口部位的总体压实度肯定偏低,工后沉降肯定比相邻部位要大。因此,便道应随着路基填筑的升高而升高。分段填筑端部台阶不规范路基分段填筑端部的台阶往往不规范。

3 结论

通过路基施工,各个环节对路基的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包括路基土方填筑,山体挖方,档土防护措施,桥涵的施工,软基的处理,及排水措施和绿化施工等。路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整体性和独立性,其实任何工程的各个部位都是相关联的,都不可以脱离整体而存在的,可见,对路基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极其重要,只有把各个部位的质量都控制好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确保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TG E60-2008)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6)

[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作者简介:

蒋道素(1965.2.14-),女,重庆潼南人,工程师,从事道路养护与维修工作。

上一篇:关于对施工中建筑低压配电安装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论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