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师资团队建设与实践刍议

时间:2022-10-21 02:50:26

本科师资团队建设与实践刍议

中文学科“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一)理论研究缺乏。如上所述,目前学界尚未形成中文师资“双师型”之说,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据笔者搜寻了解,在近年国内职业教育杂志、高校学报等相关学术刊物上,尚未发现此类专题研究文章;在所接触到的“双师型”师资研究的论文、著述,及“百度百科”等网络类词典的介绍中,均未见提到有“中文”专业者。相关中文“双师”基本的问题,如概念、内涵、学理、机制、政策、措施等,还未见专文探讨。可见中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况。(二)建设理念缺乏。在“双师”概念上,理工、经管类学科与中文学科最大不同点,或许在于其课程教学与实践技能两者的关联性:理工、经管类学科一般相近相连,而中文学科则通常不直接。如,一个“电子工程”专业的副教授开“家电维修”课,可以且应该同时拥有“家电修理”高级技师之类的证书,方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并指导学生修理家电;开“财务会计”专业的副教授,应该拥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之类的从业资格证,才既可上理论课又能自己动手实践,并指导学生做财务会计账。中文学科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基本为“文学”、“语言”、“文艺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对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常不发生直接的知识技能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基础、素质的关系。如,中文毕业生从事文秘工作的秘书,离不开语言文字等基础和修养,而开设语言专业课的副教授,可能具备某些做秘书的素质,但不一定必需拥有秘书资格证,不一定都能做一个称职的秘书;中文毕业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字记者、编辑,必需具备包括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而开设文学史专业课的副教授,通常不会持有记者、编辑资格证;未经专门的学习训练,专业课教师不能直接胜任记者、编辑工作。中文专业教师理论研究与毕业生从业岗位知识技能直接关联性的缺乏,内在地导致了中文专业任课教师一般不直接拥有中文毕业生从业岗位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持有政府部门的技能证、资格证,是现今“双师”认定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目前社会开考的与中文学科相关的技能证、资格证为数不多,与专业课程直接挂钩的更是寥寥无几,仅有“普通话”、“速记”、“秘书”等几种。而真正与上岗就业挂钩的唯有“普通话”等级证一种。而“秘书”资格证,在校生即便考取获证,通常还无法真正胜任工作。或许这是一般人认为中文学科无“双师”的缘由之一。(三)培养机制缺乏。首先,缺乏有规划的建设目标。目前,为数不多的中文“双师型”人才队伍基本处于自由生长状态:就教师个体而言,或经教学—写作、教学—管理等“双肩挑”历练,获得文学创作、应用写作、文秘实践等工作能力,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郭小东教授(作家、评论家),中国湛江师范学院刘海涛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等;或先从事专业创作、行政管理、媒体传播、广告策划等相关工作,后转入高校执教,实现理论、实践兼修,如中山大学文学院谢有顺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申霞艳博士(知名媒体评论人士)等。就队伍整体而言,多为办学单位因一时之需,临时聘请三两专家开开讲座应急,“双师型”队伍结构偶尔得以改善。其次,缺乏相关的政策依据。据了解,政府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件中,现行的“双师”培养政策,从涵盖对象、经费划拨,到项目组织申报、师资培训等,未见有列入中文学科。高校的此类文件,亦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如某校《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试行办法》规定,“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条件,除职称、任课及教学效果的规定外,还必须取得国家劳动部、省人事厅颁发的、与本专业实际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执业)证书,或国家承认的与本专业实际工作相关的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由于国家层面政策设计的不完善,该校中文学科“双师型”教师能对号入座的仅有“普通话”、“秘书”考评员,及“作家”证几种,与中文专业人才普遍从事岗位工作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再者,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由于理论认识、政策设计等的欠缺,中文学科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如;缺乏聘请兼职师资的理念、政策和机制;没有专门的培训途径及基地,缺乏专门的师资及经费。一些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尽管开设了实践性课程,但由于缺乏一线的实操培训,缺少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及实践经验的机会,实际与真正的“双师型”人才标准还有距离,故整体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发展很不平衡。如讲授“文学创作”及“应用写作”、“秘书学”、“文化管理”、“行政管理”等课的教师,若非亲历过一线工作的磨练实践并获取相当的经验感悟,要真正上好这类课程,其实不太可能。

现实中,常见讲授“公文写作”课的老师而未能真正写过公文者,教学往往偏重于格式方面的照本宣科,而大学生学习公文写作的关键,主要还在业务知识、政策水平及社会常识、人情世故的匮乏,在于文字功力、文体语感的不足。而这些对缺少实践积累的教师来说,同样也是相当欠缺。评价考核标准缺乏。在政府主管部门,尚未有中文“双师”的认定评价考核标准。少数高校的“双师”建设文件,即使勉强可认定中文“双师”,其依据也是简单地以“有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为标准,这对某些学科确有其道理。如,汉语教师拥有普通话测试员等级证,可认定为“双师”,这是对的,因其考取该证必须通过相当的普通话等级测试,表明其本身的普通话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然而并非所有中文学科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都能用“证书”来衡量。如,教写作课的教师,在教专业课的同时,兼任学校职能部门领导多年,工作中写过许多各类公文应用文,因无上述“证书”可“证明”其素质能力经验(实践经历及业绩反而不能“证明”),而不认为是“双师”,则显然有违实际。

中文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明确理念,研创理论,制定政策,建立机制中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立体地研究、实施,亟需从理论研究到实际操作全方位的创新突破。理论建设是实践发展的重要保障。中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抓紧理论研究建设。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中文学科在学理上与中文专业知识的“应用”密不可分。中文学科理论是中文专业知识应用的基础和保障,中文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具有理论上内在的逻辑性和实践证明的存在性。要树立、宣传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理念,呼吁社会、行业关注重视中文“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培养。要在学界开辟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学术研究空间,全方位探究中文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学理及关系,拓展、丰富中文学科研究的空间及内涵,重点攻克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瓶颈、难题。要借鉴其他学科“双师型”培养的思路经验,探索中文“双师型”培养的基本思路做法,搭建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理论及实践的平台架构,创设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践的路径、方法。要研究、制定适合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政策。政府部门可根据中文人才职业实际,拓展技能证书种类,增加技能鉴定的渠道方法,如将特定岗位任职实践的级别、年限,及相关奖项等纳入认证条件。在政策制定上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接受实习生的企业予以税赋优惠、晋级条件等做法,参照国内其他学科相关实习的规定做法,建立中文专业社会实践人才的培养机制,规定、鼓励高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本单位宣传、行政等资源,将接收中文“双师”人才培养纳入本部门单位“实践人才”培养范畴,视为单位理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义务,在税收、经费、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偿、优惠,成绩贡献突出者予以公开的褒扬奖励,以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风气。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中文专业教师到校内外一线岗位兼职实践,加强教师与职能部门的沟通了解,培养锻炼教师的实践应用素质技能,深化其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感悟,有利于其根据实际调整教学重点难点,调整教学内容,形成人才培养、课堂教学与师资培养的良性互动循环。要建立中文“双师”培养目标、实施方案、考核评价、奖励评聘等规章制度,促使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尽快走出空白地带,形成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立体化机制,取得中文“双师型”队伍建设应有的地位。(二)增开渠道,搭建平台,建设基地,培聘结合研究表明,“采取‘双师型’教师分层培养策略与途径,可实现教师由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发展的跨越,使每个层次的教师都有所发展”。与理工、经管类学科“双师”培养方法渠道不尽相同,中文“双师型”人才的实践培养需增开渠道,搭建平台;需建设基地,培聘结合。就个体而言,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渠道。1.授课兼职“双肩挑”。根据专业课教师授课学科,及教师本人实际,结合单位部门情况,选择校内外相关部门岗位,由学校安排挂职、兼职一段时间(累计时间可一—三年),学习培训相关中文专业素质技能。如到校刊、网络等校园媒体当记者编辑,到行政部门挂职兼职等,类似法学教师做兼职律师、会计学教师到会计师事务兼职所做项目,藉以学习培训相关中文专业素质技能。不过,由于中文学科专业知识与中文人才从事的职业岗位业务素质技能并非完全对等,故授课教师的学科专业与挂职兼职的岗位不一定要直接对口。2.承担工作项目。“双肩挑”式培训因受岗位、时间等条件限制,不易大范围、长时间展开。而通过“承办工作项目”,对某些职业素质技能的学习培训,当更灵活易行,针对性强。如办事办会等文秘知识技能的习得,可通过参与策划、承办具体某项活动、会议,在实操中增长见识,增进感受,提高实操技能水平。具体地说,即建立沟通渠道,约定在一定时期内,就合适的工作项目,合作部门单位及时联系专业课教师,让其共同参与完成该项工作,使其在实践中得以学习培养锻炼。3.开设实践课程。对某些因条件所限一时难于在实践中学习的中文知识技能,让教师开设实践类课程,也不失为一种替代性的渠道、办法。开设实践课程,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指导、动手实践技能,这就会使教师在教学中边授课边学习。严格讲来,教师自己尚且不具备合格的实践技能,其实是难于真正胜任实践课程的教授的。但在目前师资缺乏的条件下,以教促学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办法。面对实践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要从理论知识的认知方面了解该学科、课程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实践的重点难点机理缘由及原则要点所在,寻找相关的案例,以阐释原理、知识,提醒、评判学生的学习实践。具备了较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一旦有机会动手实践,能较快上手进入角色,减少试探摸索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课的开设,本身也是一种带实践性的学习。当然,多数情况下,讲授实践课与教师自己亲身经历过实践还是不能完全等同。诚然,从另一角度看,若简单让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分身从事中文从业岗位素质技能实践,可能会对教师的学术研究及专业课教学造成一定影响。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

聘请行家里手。中文“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既指个体的“双师型”人才,也指队伍整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基于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科研始终是评价学校、教师的基本指标之一。就中文教师个体而言,相当部分或潜心学术研究而无暇他顾,或长于技能实践而稍逊学术,两者并强的似不多见。故在鼓励教师成为“双师”的同时,还应聘请社会行家里手任兼职教师,弥补专业教师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先天不足,形成“双师”结构整体合理状态。在实践中,外聘教师主要面对三方面难题:其一,教学时段难匹配。本科课程教学时间安排通常较固定、规范,而外聘老师多是单位骨干,本身工作比较繁忙,要其长时间固定时段来校授课,与其本职工作有冲突,尤其是授课班级多的情况下,几不现实。其二,教学管理规范难。实施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以来,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教学管理环节的工作,从教案计划表的填报,到考试成绩登记上传,教学资料全部实现电子化、规范化。填报表格多、内容规定繁琐、上传时间规定严格。非专业课教师的外聘人员,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此类工作,并非易事。实际工作中,外聘教师的教学材料,常需教研室请专业教师或教务员帮忙,对教学秩序的规范有序造成一定影响。其三,经费筹措难度大。外聘老师既为行家里手,其聘资当然不低,因不含福利养老等其它因素,故单位课酬标准需大幅高于专职教师。现高校的薪酬体制,一般校方及上级部门未设类似的专门预算,学校二级办学单位要筹措此类经费难度较大,操作麻烦,故长期、大量外聘教师不易实施。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适当增加外聘人数,减少“教学时段匹配难”问题;适当增加教辅力量,帮助解决“教学管理规范难”问题;建议政府、学校制订外聘教师经费制度,以制度化、常态化来应对“经费筹措难度大”问题。

作者:陈利群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上一篇: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导创新探索 下一篇:谈高校电子专业学员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