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思考

时间:2022-10-21 02:06:21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思考

[摘要]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却影响着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分析影响私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并采用适当的办法和举措,必将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 私营企业制约对策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已近30年。伴随着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力持续增强。而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则是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从改革之初到今天,我国的私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主要的推动力,成为整个经济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转移和安置劳动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我国的私营企业面临着众多困惑的问题,而这些困惑也已开始成为我国私营企业在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难以突破瓶颈。

一、影响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对私营企业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给了私营企业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过去的28年里,中国私营经济经历了强劲发展。2001年至2005年,私营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年增28%,5年共增长246%;税收年增20%以上,5年共增长6.3倍。现在私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了中国GDP总量半壁江山;创造了非农产业80%的新增就业岗位;提供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税收。但是即使在私营经济已经占据GDP半壁江山的今天,许多人仍然存在着对私营企业的认识偏见。这种偏见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所有制岐视和身份岐视偏见。虽然我国已于199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计划经济的烙印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头脑中,“重公轻私”等观念至今仍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受上述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对私营企业抱有不正确的看法,将私营企业当成“二等企业”,把私营企业主看作“二等公民”。部分领导干部和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公”对“私”依旧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对私营经济的发展不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积极地帮助、扶植的态度,而是任其自生自灭。从社会就业角度来看,一方面有的下岗职工宁愿拿着政府给的生活补贴待岗,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上岗”。另一方面,一些应届毕业生在择业上,对于进私企工作均慎于言行。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及时予以破除,就很难做大私营经济。其二,认为私营企业是市场行为不规范的制造者。诚然,在改革初期,部分私营业主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确实做了一些诸如假冒伪劣等的行为,并严重的毁损了私营经济的信誉。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至今都认为私营企业是市场混乱的制造者。但事实上,市场竞争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和存在,其责任不仅仅是私营企业本身,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滞后。由于缺少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再加之执法监督的乏力,这种不规范竞争才会大量涌现,并难以治愈。而单纯的将市场混乱归咎于私营企业,并从而否定私营企业存在的意义,这显然既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

2.私营企业的自身局限性也影响着私营企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其产权模式绝大多为家族制。这种家族制的产权模式在私营企业最初创业阶段,确实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逐步走出原始创业的时代,规模逐渐扩大,技术逐渐升级,原有的产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

(1)产权单一,没有形成产权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从全世界的现实经验和教训来看,无论任何性质的企业,只要产权结构一元化,都容易出问题。我们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即产权都是国家的,结果最后导致行政干预很厉害;私营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即产权都是某个家族的,结果最后都解决不了家族血缘干预的问题。实际上在今天看来,这种基于血缘、亲缘等所形成的单一产权已经严重的影响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甚至许多企业也因此而走上了衰败之路。相反产权的多元化却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表现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创维为例,其企业的负责人在香港股市出现问题,但该事件对创维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创维的多元化产权结构救了创维。经过产权改制后的创维,已并非某一个人的企业,而是一个众多利益的集合体,因而当困难来临时,各种利益主体均会力挺创维。

(2)私营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

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它是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虽然近几年来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许多的私营企业已经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难免使得公司“三权分立――制衡”结构型同虚设,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这种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必然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导致高级职员的短期行为出现,企业的制度也会因此而流于形式。

(3)管理者文化素质的偏低

我国的私营企业,起步于艰难困苦之中。最初私营业主的来源十分复杂,各个阶层都有,但很多出身于农民家庭,占78.1%。调查数据表明,三分之二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从事蓝领职业,只有约十分之一的私营企业主的前任职业是白领职业。可以看出这些最初的创业者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创业初期的成功,也往往是建立在相对短缺的经济环境中,建立在自身的勤奋努力、聪明才干和胆识机遇的基础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竞争的不断白热化,勤奋和胆识并不一定带来企业的高速发展,相反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必将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许多私营企业家小农思想仍然十分严重,有一种见好就收、小富即安的心态;还有一些私营业主具有盲目冲动、好大喜功的倾向,缺乏做“百年老店”的耐心和决心;而这种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缺乏系统的现代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训练的企业家队伍,显然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短期行为的普遍

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私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私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种在不断重复上演的“创立、崛起、衰败”的三步曲,不仅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残酷,也往往会使得私营业主的对未来缺乏良好的预期。再加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其它原因,私营业主难免不会产生“捞一把就走”的短期行为的思想。而这也必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3.政府在私营经济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

必须承认今天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绝不仅仅是私营企业本身,政府职能转变不够以及在私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的绊脚石。这主要表现在:

(1)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为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为私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实际生活中,政府对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却远远不够,以至于许多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2)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不够

私营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对私营经济积极支持,私营化进程快,哪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就快。而目前许多地方由于政府职能并未真正转变,地方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也相当不够。以税费为例: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了各自利益,利用手中职权对私营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税费,重复收费、搭车收费、超标准收费严重,罚款、摊派严重泛滥。而这必然会使私营经济怨声连天。此外在项目审批方面,私营企业无论是注册、经营、增项、转业都面临着在重重烦琐的手续和环节;在融资方面由于政策不到位、或者是政府支持的欠缺,私营企业融资渠道依旧不畅,获取资金能力也相当有限,资金的来源仍然是以自筹为主。而这不仅使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也使得地下钱庄越演越烈。

(3)市场进入困难

当前,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缺乏同等的机会。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铁路、公路、电力通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私营企业往往不能进入或不能充分进入;而有些早已对外资开放的行业,至今仍未对私营企业开放。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在进入某些行业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由于前置审批环节的繁多,准入条件的苛刻,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二、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既有内部管理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体制的干扰。因此,在鼓励私营企业发展,既要为其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也要在内部建设和管理进行相应的变革。对此建议如下:

1.抛弃陈旧观念,公平看待私营企业

观念影响人的行为,只有抛弃那些对私营企业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我们的社会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私营企业,我们的政府才能在税收、融资、人才等诸多方面真正给予私营企业以公平的环境和氛围。而私营企业所面临的不公正待遇才能彻底得以解决。

2.转变政府职能,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政风建设”这是2005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在今天,在私营企业艰难的二次创业时期,我们的政府只有真正的转变政府职能,只有从插手、干涉企业到服务、保护企业,我国的私营企业才能迎来发展的又一春。

3.实施产权多元化,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科学的管理是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私营企业必须逐步改变低层次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实施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和任人唯亲的人事管理模式,积极吸引有知识、有能力人才,并为雇员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方式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整体素质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总之,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8年的今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好转以及公平的竞争环境的逐步形成,采用科学规范管理制度的我国的私营经济,必然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有作为。

上一篇:企业营销新概念――博客营销 下一篇:我国国有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