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时间:2022-10-21 11:44:12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借鉴西方一些思想家有关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以民间文化丰富大众文化,以现代化的手段发展大众文化,从而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以实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01-0142-03

一、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本质

大众文化是英文popular culture的对译形态。大众文化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以文化商品生产为特征,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流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不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必然产生的现象,而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起来后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大众文化,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商业性,娱乐性,技术性,但大众文化的更本质特性是其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是指大众文化具有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和文化消费主体表达自己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文化生活方式,它具有抵制甚至颠覆现有社会秩序的能力。

意识形态这个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造的,他用这个词表述“观念科学”,后来意识形态开始被用来指称“观念”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阐述对文化理论的影响深远。马克思认为,每一个时代,统治阶级的观念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权力会不断使观念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扭曲,他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掩盖现实中的矛盾,要以不同的方式使人们忽视这里所存在的矛盾,他们通过意识形态来“移置、重铸或欺骗性的解说”现实中的矛盾,使现实中的矛盾和内在的冲突弱化,从而保证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带有明显的阶级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意识形态是由统治阶级的思想支配的观念形式。它是资本主义实现其统治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经常使用两种手段:暴力手段和文化统治。资产阶级首先是通过暴力手段掌握国家机器,使资产阶级思想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思想;其次是通过、文化活动等形式来教育无产阶级,使之产生对资本主义的认同和服从。

第二,作为一种虚假的形式,意识形态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是颠倒的现实的图像。马克思分析了意识形态观念创造的复杂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以一种真诚的信念在创造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观念。把统治阶级的目标说成是全社会的目标,让社会大众承认和接受,用虚假的方式缓解和掩盖社会矛盾和冲突。

第三,马克思从未把意识形态看做是纯粹的意识,而是和现实生活中的阶级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意识形态的种种幻想形式,也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综上可知,虚假性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阶级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矛盾性也来源于它的阶级性。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揭示,其本质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阶级性的批判,这种批判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具有重大科学性和先进性,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一概而论否定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列宁曾经提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并不必然是虚假的。总之,对于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科学性要有一个发展的、辩证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的揭示,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西方一些思想家对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揭示

西方思想家对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对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揭示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视角甚至对立的观点。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理论观点。发现大众文化意识功能的历史探索与大众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特征。

1.大众文化霸权理论及其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大众文化霸权理论是大众文化研究的初始阶段。他们集中揭示和批判了大众文化所带有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功能。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创造了“文化工业”一词,用来指称大众文化的产品和过程。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为维护社会权威服务的,以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从而成为束缚大众意识的工具,利用欺骗而非暴力形式几乎是彻底地消除了个人的反抗意识,一劳永逸地维持了既定的存在,完成了由启蒙向意识形态的倒退。因此,文化产业的所有弊端尤其是内容上的粗鄙、平庸及媚俗也就是大众文化本身的毛病,是工具理性对主体及其理念的一种胜利;它对大众意识形态的塑造和控制,也就消解了任何反叛和颠覆的可能性。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是持批判和悲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霸权主义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用欺骗来行使阶级的领导权,他们看到的是大众文化对大众产生的影响是顺从一致,大众文化是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2.大众文化消费理论及其社会体制化的意识形态的功能

大众文化消费理论的出现是太众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消费主义通过大众文化渗透到社会体制中,进而传播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后现代祭司”之称的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下社会是大众传媒主宰的社会,大众文化是各种仿真的符号文化,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仿真时代的文化霸权,这种霸权与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统治阶级通过文化强权所推崇的文化霸权是不一样,它是渗透到社会体制内部的大众文化所形成文化霸权。在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这本书中,鲍德里亚提出:大众文化与其说是将艺术降格为商品世界的符号的再生产,不如说它是一个转折点――终结旧的文化形式,并对现实实施了篡夺,对真实形成了霸权式的替代和覆盖,大众传媒塑造的形象是形象的形象,终极意义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里,大众意见只不过是被霸权编辑和操纵的结果。所以鲍德里亚通过对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的细致分析认为,拒斥大众文化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大众可以只把媒介当作只能来接收,不作任何回应,从而从根本上瓦解大众媒介所携带的意义,颠覆大众文化的霸权。

3.大众文化抵抗霸权理论及其公众的意识形态功能

英国的伯明翰学派提出了大众文化抵抗霸权理论,这标志着大众文化研究进入第三个阶段。伯明翰学派强烈反对把大众当成一块由文化工业随意涂写的白板,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主动观众”论,即认为大众不单是文化的受众,“大众在

观看或接受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接收但不是接受全部的信息,大众会以主体的身份自由地对信息进行分流、修改等重新阐释。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表明大众对大众文化的接受和反馈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其结果并不一定是大众被塑造成毫无批判的个体,也包含大众本身对于大众文化的反抗和消解。所以大众文化并不像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文化工业”,不可能对大众起到同质性的影响。因为“文化工业”只能制造文化的文本或文化资源,而大众文化在被大众生产的持续过程中,对之可以进行有选择的使用或拒绝。因而大众在接受大众文化时并非被动的、强迫的,也不是毫无分辨能力的。“在社会控制之外始终存在着大众文化的某种因素,它避开了或对抗着霸权力量”大众对大众文化的创造和支配行为中,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抵制或规避。抵制是一种对抗,在颠覆的中建构起意义;规避是种腾挪,在逃离中感觉着快乐,却几乎不产生意义。而这种快乐和意义的产生,肯定是自下而上的,存在于对抗之中,对抗着来自于上层的或外部的权力。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已是一种完全的肯定,他们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大众对待文化工业的这种行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它可以不断瓦解统治阶级或主导文化的支配性意识形态。并引导大众实现社会的政治进步。

回顾西方思想家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从法兰克福学派最初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到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抵抗霸权理论,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呈现完全不同的观点,其意识形态功能也根本对立。然而,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分析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途径、文本形式等。会进一步深人揭示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

借鉴西方思想家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梳理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有独特的意义。

1.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矛盾统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相冲突的,而大众文化作为统治阶级的宣传工具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也是虚假的和矛盾的。所以,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这一矛盾冲突的两级出发进行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从而形成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所传播的是主导文化,具有霸权地位;大众文化的作用途径是自上而下的;文本形式是规训受众的读者式文本;大众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是政治的,具有强制人们接受的性质。另一种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所传播的是流行文化,具有抵制霸权的作用;大众文化的作用途径是自下而上的;文本形式是鼓励参与创作的作者式文本;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娱乐的,具有对主流意识形态逃离和规避的性质。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对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论述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是不全面的。他们并没有从社会制度的本质上,从历史发展过程中,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全面研究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使大众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只能是矛盾的、对立的,而他们的矛盾统一只能从社会制度发展改革中寻求最终的解决。

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解决了社会意识形态虚假性、矛盾性问题,从而为大众文化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条件下大众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既能反映政党、阶级、精英阶层的意志,也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大众文化的作用形式既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阶层(政党)通过大众文化所传播的主导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大众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质是一致的:大众文化的文本形式既不是虚假意识形态的读者式文本,也不是抵制霸权意识形态的作者式文本,而是文化教育与文化创造相结合的文本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大众文化不仅能自发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而且能自觉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反映先进文化、民间文化和多样文化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大众文化具有如下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大众文化生产,让先进文化引领多元文化思潮,实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的政治功能。其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大众文化生产能自觉地反映并协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倡导积极健康多元文化生活,澄清并批判文化商品所内涵的不良价值取向,实现大众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另外,社会主义条件下能积极推动多样文化的大众文化商品的生产,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大众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

2.以现代化手段发展大众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大众文化作为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大众传媒工具,人们处在大众文化的包围之中,各类书刊杂志、影视文化、文化娱乐、网络设施等等在人们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以现代化大生产的方式生产着大众文化,享受着大众文化,消费着大众文化。同时,大众又被大众文化影响着、模塑着,从孩子到老人都无时不在地接受大众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大众文化正逐渐成为人们交往和互动的主要方式,大众文化也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观念。这表现在:首先大众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们的民主自由。使大众摆脱了僵化的政治文化观念的禁锢,使人们从脱离现实的精神牢笼中解放出来,不断获取更多的主体自由、社会自由与精神自由。大众文化给大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使人们获得了“共见共赏”的文化权力。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平民化使大众拥有了更多的文化鉴赏能力与权力。这样,就使得大众作为文化主体拥有了更多的民主自由。其次大众文化商品对人生价值、意义的弘扬也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大众文化虽然是一种体闲娱乐性文化。并以通俗性为其主要特征,商品化味道浓厚,但这并不排斥大众文化中也有许多对人生价值、意义的理性思考。大众文化虽然受到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但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思想或传统也会被大众文化所吸纳。同时,主流文化思想也渐渐渗入到大众文化产品之中,使大众文化蕴含理性崇高的精神。大量大众文化作品或者与主流文化思想相接轨,或者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或者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想、,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从而宣扬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表现出对人的关怀与思考,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条件下能积极推动大众文化商品的生产,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真正把人放在首要地位,放在社会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理解人、尊重人、同情人、爱护人的社会氛围,在文化建设中积极关爱人,尊重个性,承认差异,为社会大众提供多种文化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推动多样化的大众文化商品生产,满足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实现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功能。

上一篇:马克思对康德主体性界限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下一篇:现代性的历史境遇及当代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