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角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09-14 03:33:00

大众文化视角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又和其存在着矛盾冲突。而解决其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建设,必须从大众文化控制权的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的转化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外在形式的转变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产业,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个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视域。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正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大众文化体现着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实现途径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其批斗的差异和其文化的影响也必然引起文化讨论和争辩。”①大众文化亦不例外,它承载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成为建构当代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交往和互动的主要方式,形成大众的认同感和主体意识。“大众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和市场化的动作机制,凭着自身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性能,短短时间内就在中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人们建构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一种主要资源。它以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即时性、广泛性、参与性和非地域性,将自身制造的各种观念、视像等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催生消费意识,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大众的经验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媒介在大众社会中的大量运用,使个人既与事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也与事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大众往往不是借助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是依靠媒体传递的信息获得经验和对事物的认识。大众文化与传媒不仅组织和建构大众的经验,同时造就现实和建构事物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本身便具有了意识形态功能,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领域。大众文化借助现代的生产手段进行商业化生产,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非常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对大众发挥着以往任何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影响。

(二)大众文化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

意识形态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②。大众文化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成为建构当代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建自身的作用机制,实现由传统的“严肃”、“正统”政治文化形式向“娱乐”文化形式转变创造了新的载体。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体系,大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对人们有直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在今天,大众文化已经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它以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即时性和广泛性,在大众愉悦的过程中悄悄地完成意识形态的整合工作。大众文化的传播动力在于“流行”,流行是一种强大的整合力量,流行风刮过之后就意味着占领,意味着同化,流行之前的价值、观念、判断等已经悄悄地被置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报纸、电视、电影、戏剧、文学、网络游戏等,都是承载意识形态内容的“商品”。由于现代媒体的快捷传播和全方位渗透,大众文化隐含的“诉求”、“导向”和“判断”,在主体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实现着意识形态的整合。

二、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当中形成的一种自觉的理性的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同时,大众文化在成为意识形态建构的文化资源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必然对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融合,共生共存,又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关系。

(一)大众文化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一是大众文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了新活力。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蕴含着内在合理性的新生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传统农业社会里,掌握着文化话语权的少数知识分子充当着大众代言人,他们把一种自觉的精英文化加诸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大众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是精英文化被动的受众,精英和大众之间根本没有文化互动的可能。而到了现代,随着经济、政治、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市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众文化打破了精英文化对文化的垄断,大众层面的文化开始从精英文化的控制下脱离出来,以娱乐文化、通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形式进入到文化世界。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开放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等冲击着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以务实、求变、自由宽容的文化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大众文化是现代科学和民主相伴随发展的产物,具备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平等性。大众文化消除了精英文化的对特定对象限制和文化特权,而且它使民众更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促进大众的发言权。大众作为主体参与了文化创造活动,既使文化创作趋于多元化,也有利于大众对自己利益的表达,使社会大众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现代化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参与并创造出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素质和能力素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大众文化拓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

我国传统意识形态宣教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即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干部群众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地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具体做法包括学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的理论宣传、作报告、开大会等。①这种政治化、教条化的刻板说教方式建立在宣传者与接受者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不仅效率低,还不易为大众所接受。大众文化的发展则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更丰富、更有益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带有隐蔽性和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下达到其宣传的效果。同时,大众文化表现出来的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使得大众不仅扮演着受众的角色,还使其可以通过大众文化这个载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中来,由单向的说教转向双向互动,使受众从宣传的客体转化为主体,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大众文化的典型形式―网络文化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它以多种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从而实现事与理、形与声的有机融合,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传播方式激活受众的认知模式,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受众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运用大众文化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灌输真正实现了我们一直提倡和追求的寓教于乐。②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一是大众文化冲淡了大众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它关系到社会的整合程度,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政治目标和政治动力。在一个多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会存在各种不同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但这种不同必须有一个限度,即信仰的变化不能脱离基本的价值准则,其差异性不至于导致破坏现代化事业的行动发生。但由全球化的外部催生和市场经济的内部孕育,“大众文化”一开始就带着商品的印记。利润最大化是它的最终目标,它的商业性和功利性很可能会使得一些产品充斥着庸俗、迷信、色情、暴力的毒素,对整个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情况下,它还可能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颠覆和破坏作用。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平面性,也会妨碍人们对高层次精神的追求,消解高尚的价值理性,它的直觉性和娱乐性还会使人们沉迷于感官享受和低俗趣味,消磨人们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在这种状况下,公民出现了信仰的“盲区”和“误区”,信仰失重、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大众文化借助于传媒和网络,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进一步世俗化而远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的政治信仰悄然发生了变化,渐渐脱离了其基本的价值准则,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减弱,人们进而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产生怀疑,最终产生信仰危机。

二是大众文化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

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逐渐占有、整合主流文化的空间,迫使主流文化正在从大众生活空间的中心位置退出,造成大众内在的文化价值系统分裂,有些危险的表象和观念甚至会渗透到大众的潜意识层面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现代价值观与传统的政治、道德主体的价值观发生了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集中体现为现代价值观注重经济利益、奋斗、选择、创造、竞争等,而传统价值观却是重义轻利、重理轻欲、提倡中庸、反对进取等。在市场大潮冲击之下,本该永远矗立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厚重、崇高和永恒被打碎,以“宽厚仁爱”和“重义轻利”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被一些人的自私冷漠、见利忘义所取代;强调以无私奉献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被一些人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替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倡人的独立和自主选择。但由于我们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制度缺失,市场经济在提倡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滋长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使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在今天,这一切往往都被大众文化或多或少地宣扬和表现出来。这些都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提倡的以社会价值为本位,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兼顾合理的个人利益的观念。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引导,掌握大众文化发展的控制权

大众文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有力地冲击了我国长期以来文化单一的局面,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大众文化本身的商业性本质和资本运作逻辑,大众文化不可避免地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只要有利可图,大众文化的资本运作逻辑就会驱使它向着这样的市场发展。一些大众文化生产者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片面生产低级趣味的庸俗商品,甚至单纯以暴力和色情作为商品的内容和形式。要掌握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引导权和控制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当发挥其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制约大众文化自身发展的负面效应,规约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把大众文化的发展导向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方向。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软权力,可催生“社会意识”、实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必须具有同化大众意识的凝聚力,使社会在统一理想、目标和方向中迈进。实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为了继续稳定人们对其自身现有身份和归属的认同,使其继续信任和支持党和政府现有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建设。我们应当根据自身对“当下”和“未来”世界的理解和展望去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历史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重建我们自身历史的连续性和“根性”,也就

是我们自身身份认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构并保持和延续人们的文化民族心理和文化价值意识。这种稳定的社会身份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并引导大众文化走向正确的方向的关键。

(二)找准契合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的转化

在当代中国,文化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众文化的广泛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想继续发挥作用,就“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政治化、教条化的刻板说教方式让受众接受,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必须适应该同志机制的运行规律,考虑市场的需要,贴合大众的口味”①。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以市场为中介,把自身的教化内容融入大众文化的娱乐活动之中,以增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控制作用。而找到一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结合的“恰当契合点”,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文化商品”的转化关键。

著名心理学家勒邦曾说过:“无论构成这个心理群体的个人是谁,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智力水平是如何地相似或不同,他们已经构成了一个集体这一事实就会使他们处于一种集体心理的控制之下,让他们在感觉、思维以及行动上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②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文化商品”的恰当契合点就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文化塑造而成的,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民族心理”或称“共同意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结合,正是契合中华民族的大众心理和情感需要,作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活动。基于这个契合点,消费者选择并消费这些“文化商品”时,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建构消费者的“意识”,通过“文化商品”的消费过程形成他们的政治认同,从而帮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化商品”。在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这些“文化商品”的过程中,进而实现重构消费者“意识”,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三)兼容并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外在形式的转变

伴随着商品化形式对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大。这其中也包括对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造”。在当前情况下,我们是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一元论”。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以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主义信念为价值核心,并包括许多观念在内的体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条条本本”,它应当兼容并蓄,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完善,并最终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此,一切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为人民谋福祉的思想文化都值得吸收和借鉴,都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因素、新内容,特别是法治、民主、科学、人权等先进思想。当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应该批判地吸收大众文化的合理成分,努力克服大众文化的消极成分,使大众文化向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想继续保持自身的主导话语权,在吸收先进的文化思想的同时,必须根据商品化社会的逻辑,借助商品化的形式,完成自身外在形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原有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品”借助大众文化的商品形式,转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商品”,并依据市场动作的逻辑,让人们能够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自愿地进行购买和消费。同时,在传统意识形态作用的机构如学校教育、社会组织等方面也就引入大众文化的形式,真正实现意识形态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的时代转变,增强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期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 徐海波. 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 [英]汤普森.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5.

[6] 徐海波. 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7] 熊黎明. 大众文化“化大众”功能的实现[J]. 云南行政学研学报, 2003(3).

[8] 丁三青, 王希鹏. 论中国当前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和谐互动[J]. 社会纵横, 2008(3).

上一篇:基层医院药剂科药学服务工作之我见 下一篇:浅议网络社会的权力变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