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10-21 08:50:47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 要 文章通过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现实案例、引入生活细节、转化角色、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合综合考核和实验课的开设,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天然药物化学基础的理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eaching Methods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Basics

JING Hengcui, MENG Xia

(Xinxiang Health School, Xinxiang, He'nan 453700)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terest is stimulated by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ombining with real-world case, introducing the details of life, changing the role, letting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more in clas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experimental course, it is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master, and improved the theory of teaching effect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Basics".

Key words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Basics; teaching methods; discussion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是应用现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中职药剂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建立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与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学相渗透,同时为药理学和药剂学打下基础。①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如何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呢?笔者结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剂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初步探索出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几点如下:

1 结合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能否被学生所接受,教师的授课方法很重要。重点突出,繁简搭配的同时把深奥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收集一些典型的案例,例如讲到青蒿素时,首先提出青蒿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具体原因,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东南亚发动侵略战争,由于疟疾的流行,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在的亲自批示下,屠呦呦带动她的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1972年屠呦呦终于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与此同时,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通过讲解青蒿素的研究历史,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转化角色,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

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小现象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讲到生物碱,和学生谈论生活中有苦味的食物和药品,引出“苦似黄连”,原因是黄连中含有异喹啉类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味极苦,从而引出生物碱的学习;进一步学习生物碱结构分类,提出来止咳的麻黄,有机磷中毒的解救药,金鸡纳树皮中的奎宁,治疗青光眼的毒扁豆碱等,通过不同的药理现象说明生物碱的结构分类。②在讲到黄酮类,提问学生,为何提倡女性多饮豆浆?美容抗衰老,是因为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而大豆异黄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延缓衰老。讲到鞣质成分时,让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何苹果削皮放置几分钟后变成棕色?原因是苹果中的一种叫缩合鞣质的成分,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尤其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红棕色的物质;随即给同学时间讨论茶叶水久置会变成红棕色沉淀的现象。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既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又能让学生增强对这门课的热情。

3 学会归纳法学习

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繁杂,并且很多表面上相似的东西,又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只会越学越糊涂。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每一部分的异同点,联系在何处?区别又在哪里?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适当配上表格进行比较,非常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③比如,黄酮类、蒽醌类,香豆素类都属于芳香化合物,在进行这三类化合物比较时,很容易发现:形状、颜色、酸性、提取和分离方法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化学检识时发现他们三者的区别很大。再如,给学生讲解如何自己去归纳总结,学会总结规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看到结构就可以推断出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羰基化合物和羰基试剂发生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内酯类化合物能发生异羟肟酸铁,邻二羟基能发生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会使学习变得轻松。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相互联系,密切相关。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阐明实验现象,并通过实践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因此,实验课非常重要,因此通过相关的天然成分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一定的创造能力。所以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做实验的机会,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的方法,认真操作具体的实验步骤,特别是实验过程中,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相结合,是否符合实验原理的相关现象,是否有异常的想象。④比如,对大黄中游离蒽醌进行PH梯度萃取时,加入碱液,水层就变为红色,从颜色区分来看,有些学生就说是红葡萄酒,进一步问学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课本上学到的蒽醌类化合物化学检识相关内容谈到的碱液反应。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再如,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精制后进行小檗碱的薄层层析试验,将学生的试验结果和药典中记载的薄层色谱图进行对比,找出薄层色谱图的差别,讨论学生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选择合适的课程考核方法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能让学生有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思想,所以考核的设定要全过程的考核。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都要考核,提前告诉学生实验课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并且要阐明所制定的考试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设计的,重点权衡学生的能力表现和素质的体现,考核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具体的分配是:平时成绩占20%,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能否按时完成,课堂互动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成绩占20%,包括平时实验的成绩,实验的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的书写,学期末实验教学的考核等;期末闭卷考试占60%,考试内容一般包括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重点章节中典型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基本性质、检识方法。考试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和综合分析题,题量要大、覆盖面要广,考试的难易程度要拉开,从考试卷上能体现出来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

注释

① 王天玲.天然药物化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② 苏娟,单磊,柳润辉,沈云享,李慧梁,张卫东.天然药物化学课的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009(6).

③ 刘玉明,李彩文.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26).

④ 杨异卉.天坛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7).

上一篇:LOVE IS COLOR BLIND 下一篇:廉价熟牛肉购买需警惕亚硝酸盐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