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10-21 06:16:49

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初中校男女学生的身体和生理发育处于不同时期,所以对运动锻炼的接受力和运动项目的适应性不禁相同。加之这一时期男女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所以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分班教学

一、从身体发育和生理发育看分班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的变化: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从身高看,男女有差异:男生在13、14岁左右身高生长加速,然后速度逐渐下降。女生大多在11岁左右身高迅速增长,14岁左右达到高峰。所以,男女合班时,则可能出现某一内容或训练方法适合男生却不适合女生,而迁就女生就满足不了男生的运动负荷量,而且也没有一致的评价标准。分班教学就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

二、从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上看分班

随着学生的生长发育,生理特点的变化,到初中段男女生运动技能的差异性逐渐的显现,尤其是在八、九年级,根据当前的目标统领内容理念和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在制定学年的单元教学计划要根据目标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混合班的单元计划时很是让人头疼。男女生兴趣、运动技能的差异性对于单元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身男生之间或女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之中实施在所难免,但男女生差异性的存在又给课堂教学组织增加了难度,一堂教学课无论场地器材的布置和利用还是教学密度和强度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自然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上男女混合班教学的体育教师要学会用“双重标准”进行教学和评价,这实属无奈之举。如同样的一个单元计划里的篮球教学,相比男生比女生教学更容易些,自然教学进度会快,教学任务完成顺畅,而女生接受学习相比要慢,但像武术、舞蹈类则情况相反。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有时教学不得不进行“割裂”教学,各自为教,往往就会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即便在双重标准的教学下有时教师也不能将一堂课目标任务达成。

三、从教学组织和项目训练上看分班

在体育课中,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一方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介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计,所以,老师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性别爱好来进行组织教学,可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分班教学来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集中讲解,集中示范,分组练习,个别纠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而按照以往的男女合班的教学组织模式下,有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出真正实力,有所限制,男女生身体形态的不同以及生理解剖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其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素质的不同。例如男子肌肉较女子粗,因而其力量也较女子好;但女子的骨骼比男子纤细,致使其柔韧性又比男子好等。由此就决定了其训练手段的不同。训练手段包括练习的内容和训练的方法。男生协调性差,可以多做一些改善这方面问题的项目;而女生力量差,则可以多进行一些力量方面的练习。对象的差异,使教学中产生了不同的问题,从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锻炼的效果。男女合班时,则可能出现某一内容或训练方法适合男生,却不适合女生;而迁就了女生就满足不了男生的运动负荷量,而且也没有一致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在心理上面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男女分班进行组织教学时:“对象集中”、“问题集中”。为解决“集中”老师组织教学“目的性”更集中,使“针对性更强”。

四、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上看分班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喜欢的游戏教学方式。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在实践中,由于性机能的发展,会使学生萌发性意识,同时身体各方面的突变又使他们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同时,由于性别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的差异:一般来说,男生多喜欢剧烈对抗运动,女生则相反。分班教学则能避免一般情况下游戏中的“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首先,能够让其在一种同性放松的氛围中,敢于大胆伸展肢体,表现自我,全神贯注于体验运动带给自己的各种感受,排除分心杂念,解除部分的自卑心理。同时又可针对他(她)们的爱好,安排他们感兴趣的活动项目。一个人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去做并坚持去做。因此,找准男女生的兴趣所在,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体育课。从而避免了以往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喜欢体育活动的不正常现象。我们还看到,由于分班后是不同班中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上,出现了两个班的学生共同协作完成一项运动,互相鼓励打气,以及两个班进行比赛,互相竞争的情况。这样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其建立起对自我、群体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意识,加大了整体的凝聚力,又使其在学习中树立竞争意识,一种从小环境到大环境的竞争,让他们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纵观以上,男女分班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针对性强了,锻炼的效果也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表现自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机会,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上一篇: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作用 下一篇:关键词: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