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塑造,精心培护

时间:2022-10-21 05:21:24

多元塑造,精心培护

摘 要目前新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幼儿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为了能帮其尽快地融入岗位我们运用『三法三意识来加以培养和塑造即小事关注法专题研讨法问题探究法和『细节意识全方位意识再学习意识等本文通过三个案例阐述了对青年教师不同方面的引领和培养让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树立全面管理细致入微和谐共进的教育观发展观和育人观

关键词多元 塑造 培护 引领

我们知道,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肩负着多重职能的社会角色,而如今的青年教师多为80、90后,是家中的“惯宝宝”。由于刚离开校园,自身还在“成长期中”,让其承担幼师的角色,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此,我们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和培训,强化规范管理、注重全面培养,真正促其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其全面、和谐、有序地发展。

一、运用“小事关注法”,强化“细节意识”

案例一:

一天中午,教师餐厅的泔水桶边多了一堆剩菜。当我们去进餐时,发现了此情景,没有为省事而找个扫帚去清扫,而是逐一进行“核查”。有老师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当我们把良苦用心告诉她们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经过调查询问,终于找到了“始作俑者”。听闻这位小教师的解释,我们当即进行了随机教育,目的是让他对自己每一个行为后果的重视,激发员工树立自身良好文明行为的意识。

案例分析:

我们教育的出发点是要青年教师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因为,这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有的素质。从事幼教工作的人,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须具备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理由去忽视每一个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一切”。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不外乎吃喝拉撒,都是由件件小事串联起来的。小事看似平凡,却极为具体、细小、零散。小事虽小,但它作用却不可估量。有些细节会深深地隽刻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终生难忘、无法磨灭的印象;有时细节会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使事物发生逆转。可见细节的魅力之所在。因此,细节体现素质,细节代表形象,细节决定成败。

培养策略:

1.学会问候: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礼貌行为培养,但教师更应为幼儿做好榜样。每天早上进园时,见面彼此问声早,用问候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作为管理者,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向教师传递最真挚、质朴的情感,营造“如家般”的融融氛围,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用亲切的话语唤醒一天的交流,开启一天的互动,在问候声中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营造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员工如沐春风,从而不断展现良好的自我形象。

2.学会微笑:微笑是一张名片,也是沟通的桥梁。现在不少年轻教师的脸上少有笑容,整天会板着一张脸。而这样的神情是不符合角色职业需要的。因此,学会微笑是必修的内容。每天早晨接待入园的幼儿和家长;当家长有问题询问和与其反馈之时;当与幼儿交往、互动之中……都应保持微笑去面对。只有学会了微笑,才能去化解误会、才能去消除隔阂,争取更多的配合与支持,才能更加彰显优质的服务。

3.学做小事:所谓小事,如进办公室之前的敲门;学做值日工作,打扫办公室的卫生,下班前检查电器的开关,外出前的随手关灯……总之,要善于观察,处处做有心人,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立足做好小事,抓好随机教育,不断锤炼,积极打造青年教师队伍,更好地塑造其适应职业需要的修养。

在青年教师心中要植入“小事不小”的观念,牢固树立“细节观”,自觉修善其身,规范言行举止,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无愧“幼儿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运用“专题研讨法”,强化“全方位意识”

案例二:

某日下午在巡视吃点心时,发现一班的垃圾筐里扔满了没啃完的梨子,便询问班上的老师,答曰,“很多宝宝说梨子酸”,仅是顾及幼儿的感受,所以就允许他们将没啃梨子扔掉了。

研讨过程:

针对此情况组织了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题研讨。先向大家陈述了“一筐梨的故事”后,请她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意识到做法有误,便极力辩解;有老师则认为教师应具备分辨力,不能被幼儿的语言所“忽悠”,要及时去核实;有的教师具体介绍了班级如何积极采用适度的鼓励方法,让全班幼儿把点心和水果全部吃完,无一浪费;还有的老师道出了自己为了让新小班幼儿吃下梨,不厌其烦地把每个梨核切掉,确保宝宝顺利吃完了自己的水果,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了解到了多样化的处理策略。

实施体会:

从研讨中,我们的意图是引导她们树立“全方位”管理意识,把精力由聚焦集体活动转向全面管理好日常生活与活动。为此,我们定期召开班务管理研讨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转变小老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从容面对苦恼与困惑,集思广益,有效化解。提倡“生活处处有教育”的思想,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去研究、引导、呵护幼儿,实施保教并重,真正从本质上将《规程》的精神转化成教育行为,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运用“问题探究法”,强化“再学习意识”

案例三:

近日,天气有些转凉了,偶听见一位中班幼儿的奶奶对处理孩子脱下的外衣,是留着还是带走很是纠结,便特意征求了班上小老师的意见,可得到的回答是:“随便”。听后此话,奶奶欲将外衣拿走,恰巧被大刘老师看见,便询问和耐心地解释,最终说服奶奶把外衣留了下来让孩子离园时自己带走。

实施途径:

1.抛“砖”引思:“这件衣服该留还是该带走”围绕两位老师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小教师各自去查找依据,“各路观点大PK”。对小老师的“随便”之说,各言其表,经过切磋后一致认为大刘老师的做法更加适宜,更符合中班幼儿的发展需求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也帮家长转变了错误的认识,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教师应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因势利导,努力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2.模拟与感受:创设特定的情景,让教师去模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语言的力量,体验沟通的智慧。在交流中学会消除家长的疑虑,让家长学会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尝试。

3.推敲与提升:通过对事件背后答案的寻求,让其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工作,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向书本学习,多向老教师学习,通过不间断的自我学习,方能练好“内功”,从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倾注更多的时间去培育,需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呵护,在多元塑造中期待她们的成长,静待每一朵花开,相信未来笃定能收获应有的成熟。

(江苏省南京市半山园小附属幼儿园)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角游戏材料提供之我见 下一篇:你的孩子“说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