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文化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05:19:23

外语文化教学的思考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每一个民族语言的含义都包含了其文化的价值和精华,只有了解了目的语文化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外语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给予充分重视,采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应用,是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既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给予充分重视,使学生了解各国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积极实践从而适应目的语文化,对新文化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休克”。一、文化及文化价值观理论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进行界定。人类学从宏观的,功能的角度研究文化,把文化看作是社会的遗产或者是传统的行为方式的全部总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人而习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心理学派从微观的心理层面研究文化。把文化称为“心灵的程序”,他们把文化视为个体心理在历史银幕上的总映像,或者是满足个人心理动机所选择的行为模式;强调文化是一系列可被学得的,一个民族或群体对世界的感知,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的思考中建构而成的,强调人们调整解决问题时的方法手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是社会中所有成员所公认的,内在于人们意识之中的一般行为判断标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很多极有价值的相关理论。Kluckhohn&Strodtbeck提出价值观取向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不同文化在人性取向即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或善恶兼而有之的选择;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即征服、服从或和谐;时间取向即过去,现在或将来;活动取向即存在、成为或做和关系取向即个体主义的、附属的或等级五个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他认为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都必须为某些人类的共同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无限的或任意的,而是在一系列的选择或价值取向中的变化,每种价值取向都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和个体中,但每个社会和个体对价值取向的偏好不同。Hofstede提出文化维度理论,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时间取向五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不同的行为取向。Edward Hall提出高低语境理论,在这一理论中Hall提出了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者蕴含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低语境交际绝大部分的信息由明确编码的语言来完成,只有少量的信息蕴含在隐性的环境中。高低语境文化的不同就决定了人们在交际中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交际风格和交际策略以及对交际双方期望的不同。因而会话准则也就有所差异。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存在于一切文化当中,当然只有一种交际(或低语境或高语境交际)是在一种文化中占主导。从外语教学这一特定角度出发,外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文化”首先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具体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同时,文化还包含一整套有其自己历史渊源的思想,一整套支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它为交际行为提供发生的背景、系统地解释人们的交际行为。外语教学不应忽视学习和研究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充分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宗教、社会制度等。只有了解了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才可以深深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深入了解语言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必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给予充分重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即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会形成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外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介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和文化观。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和文化的负迁移,克服文化定型观念,摒弃文化歧视,客观的看待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实践不同文化的能力,从而具备跨文化意识,得体、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言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在外语教学的框架内进行语言和文化教学。重点讲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及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文化规约,即不同民族的语用习惯。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应与学生的日常交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为主同时兼顾重要的亚文化。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知识的需求差异安排学习内容。教学初期,教学内容可重点讲解较浅显、易接受的物质文化和交际文化,进而对语词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可以对语言使用的民族心理及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采取专门的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讨论、文化欣赏、合作探索、文化表演等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对某个专题进行讲解,参观文化场景,班级讨论,分享文化经历,目的语交际场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熟悉外国文化,并得体的进行跨文化交往。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不同民族的人民创造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每一个民族语言的含义都包含了其文化的价值和精华。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只有了解了目的语文化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外语,语言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授语言意义,还要分析语言的意义所指的文化价值。深入了解语言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必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更好的适应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Kluckhohn,F.R.&Strodbeck,F.L.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M].Evanston,Illinois:Row,Peterson and Company,1961.[2]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intercultural[M]. London,HarperCollins,1994.[3]Hall Edward 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1976.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1203153)。

上一篇:巧借东风,给英语课“松绑” 下一篇:科学设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