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时间:2022-10-21 03:01:15

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摘要:产后大出血是指经剖腹生产的产妇产后出血超过1000毫升,或经阴道生产的产妇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一旦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本文从产后出血的原因着手进行分析,并对出血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2-02

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1.1孕妇有流产史。因为流产容易使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感染,患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而且流产次数越多,几率越大。因此,应尽量避免计划外怀孕,以保证日后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1.2孕妇精神过于紧张。如果孕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就会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造成产后大出血。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孕妇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1.3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

1.4胎盘异常。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1.5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护理

2.1产前干预,重视产前检查,对有难产史、剖宫产、双胎、巨大胎儿、产次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贫血、前置胎盘等潜在危险因素的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孕妇自我监护,督促其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提前入院分娩。

2.2产时干预,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适时在宫缩时进行肛查,了解宫颈软硬度、厚薄、宫颈扩张程度、是否破膜、盆腔大小和胎头下降情况,及时发现产程延长和停滞。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工作和产后出血的防范措施,鼓励产妇进高热量、易消化、清淡食物,并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督促或协助产妇及时排便或排尿,以免影响宫缩。采用深呼吸、心理安慰、情感支持等措施缓解产妇的疼痛不适、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其分娩的信心。第二产程探索广泛皮肤剥脱伤患者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改进重点观察胎心变化,科学接生。做好会阴保护,防止软产道损伤,避免第二产程延长。第三产程应识别清楚胎盘剥离征象,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按压子宫。若胎儿娩出30min后,胎盘尚未娩出,分析滞留原因,尽早采取使胎盘娩出的措施。如胎盘已剥离而未娩出时,在排空膀胱的基础上,牵拉脐带并按压宫底;胎盘剥离不全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徒手取出胎盘,如效果不佳进行清宫术,以免剥离血窦开放发生致命性大出血。产程中合理使用缩宫素、催产素,并有专人守护观察用药情况。

2.3产后干预,了解产妇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的同时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尽早哺乳,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应十分警惕。做好输血、保暖等护理工作,保证静脉滴入通畅。用容积法或称重法收集出血,若出血量超过200ml,应尽快查找出血原因对症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阵发性,色泽暗红,子宫大而软,轮廓不清,子宫按摩后收缩变硬,伴大量血块排出,停止按摩又变软。软产道损伤出血宫缩良好,阴道流血色泽鲜红。

2.4急救干预产后出血引起血容量迅速减少,产妇主诉口渴、心慌、头晕和(或)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哈欠、呼吸急促甚至烦躁不安为休克征象。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纠正休克,积极预防感染,配合急救,对产妇的预后十分重要。

2.4.1保证有效血循环选择粗而直的血管,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留置针通路,若穿刺困难时考虑静脉切开,以保证快速输液、输血。宫缩乏力性出血在按摩子宫将宫腔内积血排出同时,直接在子宫肌层注射宫缩剂加强宫缩,必要时做好实施宫腔填塞或盆腔血管结扎术的准备;软产道损伤性出血应准确地修补缝合;胎盘因素导致的大出血,设法取出胎盘,并注意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有无副胎盘的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应根据病种类型选择合适血制品与抗凝药物。

2.4.2保证呼吸道通畅。吸氧可升高肺泡及血流的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状况。因此及时、有效、持续地吸氧,密切观察吸氧效果,是抢救产后出血措施的关键之一。

2.4.3观察生命体征密切注意产妇的神志、表情、体温、呼吸、尿量、皮肤颜色、四肢末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变化,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且要详尽记录。保持鼻导管的通畅,固定牢固,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及时了解血容量及组织灌注量及肾功能情况,每小时尿量应不低于30ml为宜。

2.4.4护理保持平卧,必要时头低足高位,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4.5低体温防护。失血性休克复苏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低体温的防护。因为低体温影响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影响纤维蛋白的形成,从而诱发或加重出血和凝血障碍。调节室温至27℃~32℃,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尽量减少对产妇的暴露。给予加温后的液体、血制品。

2.4.6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阴道流血,产妇往往会表现出异常惊恐、恐惧、手足无措,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心理护理,缓解产妇精神紧张程度。提供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探讨舒适、安静环境;耐心地给产妇及家属讲解出血原因;热情、细心地给予生活关照;鼓励产妇说出心理感受,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整个抢救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镇静,谨言慎行,避免或减少导致产妇精神紧张的不良刺激,使产妇有一个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救治。

3小结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病也是严重影响产妇生殖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医务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产前检查与健康宣教,对高危妊娠者积极治疗,加强监测、监管,必要时果断采取干预措施。尽力减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科学接生。

参考文献

[1]王若楷,李法升,刘文表.现代分娩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7

[2]乐杰.妇产科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7:204

上一篇:消化性胃溃疡22例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篇:对住院儿童中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