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9 08:48:08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秀率(90.26%)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总体满意度(98.7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2.08%);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手术室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1-01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患者生命的场所[1]。手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而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较多,如术前的情绪反应、患者的配合性,术中的应激反应等,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室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共收集308例手术患者,均为2012年5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76例,女132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为(42.56±5.07)岁,其中骨科手术94例,胆囊切除术62例,泌尿科手术76例,妇产科手术44例,胸科手术32例。麻醉方式:复合麻醉161例,全麻112例,局麻3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1.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1.3.1层级设置。以护士临床护理能力为依据,兼顾其学历、资历等方面,设置责任护士与助理护士2个层级护理岗位。

1.3.2工作职责。①责任护士:完成每日对责任病人实施护理评估,制定相关护理措施。②助理护士:主要负责深入病房为病人提供耐心细致的生活照顾。③责任组长:除负责完成责任病人的治疗护理外,还承担着护理质量控制、专科业务指导、疑难/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工作。

1.3.3连续排班。本院共设两个责任小组,实行12h连续工作制,基本保持固定,保证责任的延续、完整。

1.3.4层级培训。培训实行分级、分组进行,责任护士对助理护士进行教学培训;并定期组织助理护士查房及实际操作演练,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培训及助理护理的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提高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

1.3评价指标。并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评价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况进行评定[2]。护理质量评估:对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其中护理质量包括手术的顺利性、配合度、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及术前、术后访视患者的护理效果等,评估标准为优秀、一般、较差。病人出院前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表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分析。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担负着整个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的治疗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因而,加强手术室护理,确保手术效果,对于维持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层级护理管理是指根据所要护理对象及科室特点,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加强护士间的配合;同时根据各分层护士的工作特点,进行分级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护理技巧及操作技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博乐.人性化护理程序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06):25-26

[2]王延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07):1369-1370

上一篇:手术室儿童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1例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