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氩离子凝固法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20 10:30:45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氩离子凝固法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氩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治疗及单一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50例,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患者,并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氩离子凝固法治疗、药物治疗和氩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治疗法治疗。结果 临床诊疗发现,三种疗法均有100%的止血率,但是其有效止血率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氩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治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较高,但是其诊疗效果与传统单一疗法比较并无明显优势。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法 药物疗法 消化性溃疡 出血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症出现几率较高,在以往治疗该病症时多采用药物疗法,但21世纪后,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完善,该诊疗技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症中取得了较高的诊疗效果[1]。笔者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氩离子凝固法、药物疗法和两者联合方法的诊疗效果,得出结论均是临床实践数据,仅供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之用。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50例,与其签订临床诊疗协议,然后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并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氩离子凝固法治疗、药物治疗和氩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治疗法治疗。在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9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58例,其年龄从20岁至8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1.23岁±11.85岁。其中胃溃疡患者有4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82例;复合溃疡患者有24例。每组患者的性别、病变位置和年龄统计结果请参照表1比对。

1.2研究方法

对150例患者进行补血诊疗,直到患者身体的各项生命机能稳定后,对15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测,与患者签署自愿诊疗协议后,分别以三种方法诊疗患者。药物组:VINF-25注射针(Willsdon-Cook公司),1:10000肾上腺素在溃疡周围注射,每次1-2ml,总量8-10ml。氩离子凝固组:采用德国速灵ARCO2000氩气刀,在离病灶约0.5cm距离处,施行氩气电凝,每次时间1-3s,可见导管前段产生一过性紫蓝色火光。联合组:药物诊疗方面同药物组治疗方法相同,氩离子凝固诊疗方面同氩离子凝固组诊疗方法相同,经过以上诊疗后,继续对患者注射奥美拉唑钠40mg/12h治疗。

1.3统计学

本次临床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5.00统计学软件操作,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为p

2.结果

经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在具体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止血率都达到100%,每组患者的再次出血率、止血有效率及死亡率详情请参照表2比对。

经比对,药物组与其他两组比对结果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尤其是在诊疗溃疡合并出血病例中,其诊疗效果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其中氩离子凝固术是内镜诊疗的常见方法之一[2]。该诊疗技术可以使血管壁快速收缩,加快形成血栓的速度,能够快速凝聚血小板,从而达到止血效果[3]。笔者根据相关临床研究综述得出结论,该诊疗技术的止血率在100%-85%之间,再次出血几率在30%-10%之间[4]。而在本次临床诊疗中,三组患者的止血率都为100%,止血有效率在85%以上,由此可见,本次临床诊疗效果与相关临床诊疗综述相符,有一定参考价值。

当前,国际上仍对联合诊疗法的诊疗效果持质疑态度,并且其联合方式也存在较大争议,笔者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得出结论,已有的联合诊疗方式并不比单一诊疗方法更具优越性,同时联合诊疗方法与单一诊疗方法的差异统计也无意义,在临床诊疗结果比对中可以发现,联合诊疗与单一诊疗方式的效果基本趋同,并没有较强的诊疗优势。目前,我国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症方面,其临床联合诊疗法的应用较少,并且对其的报道次数也极其有限,在本次研究中,有50例患者采用联合诊疗法治疗病症,其止血有效率为86.00%,再次出血率为10.00%,该数据和药物组诊疗效果对比,其差异值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就止血率而言,联合组诊疗方式也没有显著提高止血效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应慎重选择诊疗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具体病例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诊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Feu F, Brullet E, Calvet X,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non –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26:70-85.

[2] Hsu PI, Lin XZ, Chan SH, et al. Bleeding peptic ulcer--risk factors for rebleeding and sequential changes in endoscopic findings. Gut, 2004,35:7411-749.

[3] Skok P, Krizman I, Skok M.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versus injec-lion sclerotherapy in peptic ulcer hemorrhage--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4,51:165-170.

[4] 聂玉强,李瑜元,吴惠生,等.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及其与预后关系.内镜,2005,12:10-12.

上一篇:乳腺低级别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 下一篇:剖腹产术后急性心衰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