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2-10-20 09:17:03

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 通过调查分析,对职业院校职教师资的关键行动进行了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有效性验证。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得到职教师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键行动集合。根据职教师资的关键行动集合构建了其师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10项一级指标和31项二级指标,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广泛应用于指导职教师资培养和绩效评价。

关键词 职教师资;师范能力;关键行动;指标体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57-05

职教师资的师范能力是职教师资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技巧和能力,是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职教师资的师范能力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目标及其任务的实现。研究职教师资的师范能力标准是评价职教师资工作绩效、引导职业院校教师行为、优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伍学进认为,师范能力是一种系统能力,包括自我激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和表达的能力[1]。这一体系能够反映出职教师资师范能力体系的主要组成。

职教师资的关键行动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工作绩效有较高相关性的行动[2]。研究职教师资的关键行动可以帮助分析和构建职教师资师范能力的指标体系。因此,通过对职教师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键行动的研究,可以发现职教师资师范能力的组成特征。

一、研究方法

采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关键行动进行研究[3]。在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研究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行性。然后根据研究的对象及其问题进行专家访谈。通过对职教师资的广泛访谈,获得职教师资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行动集合,进而确定其能力标准体系应包含的具体内容。最后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研究得到的结论进行有效性验证。

(一)专家访谈

1.确定访谈对象与问题

以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为样本,访谈76位教龄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专业教师和教学部门管理者。教学一线教师分别来自数控机床、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机械等多个专业。课题组与被访谈者就“你认为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这一主题,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进行交流,并实时控制访谈范围和内容,以保证访谈效果。

2.访谈结果

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得出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最为关注的环节,从而形成职业院校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行动,见表1。

(二)调查实施

1.问卷形成

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的职教师资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环节,其中包括4个理论教学的一级关键要素,6个实践教学的一级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共包含有40项关键行动,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行动归纳出关键行动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制职教师资教学环节关键行动调查问卷。

2.问卷发放

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其中教师230份,学生1070份。全部样本选自天津、北京、广东、河北、河南等五省区的17所职技高师院校和高职院校,涉及电气自动化、工程造价、服装设计、电子商务、汽车电子、会计电算化等20多个专业。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率为83%。

3.问卷的信度

对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类和处理。通过SPSS统计软件检验问卷信度,采用Cronbach α信度系数测量调查问卷的信度。通过计算Cronbach's Alpha值来判断调查对象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学活动评价的稳定性,由此来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统计表明,Cronbach's Alpha值为0.927,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32,两项系数值均高于0.90,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可靠性。调查问卷的可靠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统计

二、数据处理及结论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对职业院校职教师资教学环节的关键行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获得相关职教师资师范能力的特征。

(一)理论教学环节的关键行动分析

1.各关键行动的重要性

通过关键行动的重要性均值来反映理论教学环节各要素的重要性。分析调查问卷各项关键行动的统计均值发现,关键行动“充分的教学准备”的平均值最高,为4.59,表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控制教学过程”等关键行动,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与之对应的“具有创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课程设计”等行为措施对职教师资教学绩效的影响比较小,其重要性均值分别为3.71和4.17,具体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理论教学各项关键行动的重要性均值

2.各环节的重要性

由图2可知,教学组织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教学绩效的影响最大,其重要性指数为4.49。其次是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环节,其重要性指数均为4.31。从整体上看,各指数的分布比较平缓,说明各环节的重要性差别并不显著,这一特性也可以通过各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反映出来。

图2 理论教学各环节的重要性指数走势图

3.各关键行动的重要性方差统计

由图3可知,关键行动指标“充分的教学准备”、“具有创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课程设计”、“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差在0.89~0.96之间。这些指标的方差大,所以该指标波动小,稳定性好。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具有创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及“优化教学课程设计”这两项指标的重要性均值相对较小,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这两项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较低。

关键行动指标“教学效果的评价”的方差为0.58,相对较小。该指标的方差小,所以指标波动大,稳定性比较低。这项指标的重要性均值为4.27,平均值还是偏高的,反映了被调查者在认同其重要性地位上还不够一致。其他关键行动的方差在0.60~0.86之间,平均在0.74左右,说明被调查者在认同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地位上趋于一致。

图3 理论教学各关键行动的重要性方差统计图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行动分析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教育对象具备所要从事职业需要的行为能力和相关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所要从事职业[4]。职业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有效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因此,研究和探讨职教师资实践能力构成及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对职教师资理论教学环节关键行动特征的分析,可以探讨其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行动特征。

1.实践教学环节各关键行动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实践教学环节中“明确实践目标”的均值最高,表明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设定明确具体的实践目标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影响最大。这进一步证明,要想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必须要有明确且具体的实践目标[5]。根据统计图还可以发现,“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等关键行为对教学绩效影响的重要性相对较弱。具体统计结果及重要性均值分布特征见图4。

2.实践教学环节各阶段的重要性

由图5可知,“实践课前的准备”这一环节对实践教学绩效的影响最大,而“保障实践效果”这一环节对实践教学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这些数据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法便可得到各因素对实践教学绩效影响的权重。

3.各关键行为的重要性方差

由图6可知,“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在课堂上进行比赛”、“使用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评”以及“师范能力的培养”等关键行动指标的方差较大,同时这几项指标的重要性均值又偏小,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这几项指标重要性的认可度比较低。

关键行动指标“明确实践目标”、“展开广泛的讨论”这两项指标的方差较小,但这两项指标的重要性均值又比较高,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知还不够一致。其他关键行动指标的方差平均在0.6左右,说明被调查者对这些指标重要性的认识基本一致。

三、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有关研究和数据分析,可以获知职教师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行动集合及其特征。各环节关键行动集合的构建借助SPSS数理统计软件来实现,统计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将问卷调查中的40项关键行动作为原始因子,在此基础上依据五点量表法得分(5表示非常重要,4表示比较重要,3表示一般,2表示较不重要,1表示很不重要)作为数据信息,通过对职教师资教学环节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整合,提取公因子且命名,从而得到职教师资师范能力的指标体系,见表3。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职教师资各教学环节各项关键行动特征的研究,建立了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职技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时可以参考该指标体系制定可行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可以为制定职教师资能力评价体系和绩效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依据该标准体系可以制定职教师资的甄选、评价和培训标准以及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伍学进.师范能力与培养[J].咸宁师专学报,1992(2):148-149.

[2] Paul R. Bernthal. Mapping the Future[D].ASTD Press: 2005.

[3]孙善学.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20-23.

[4]姜荣,丛迎九,曲桂东.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3(2):57-58.

[5]蔡永红,林崇德.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36-38.

Study on the Teaching Abil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GUO Qi, ZHAO Ming, LI Bao-liang

(Ti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cial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The key behaviors of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n the survey data was processed and verifi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and the aggregation of key behaviors of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were gotten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teaching abil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were built, which include 10 first level indicators and 31 second level indicators. The indicator system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eaching ability; key behavior; indicator system; professional ability

收稿日期:2013-05-20

作者简介:郭 奇(1972- ),男,河南方城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赵铭(1966-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李宝梁(1960-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于职业域的职教师资师范能力研究》(201113),主持人:李宝梁。

上一篇: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观探讨 下一篇:钟道赞职业指导思想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