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道赞职业指导思想探微

时间:2022-05-30 12:55:57

钟道赞职业指导思想探微

摘 要 钟道赞秉承广义的职业指导观,认为职业指导是生活指导、人生指导和教育指导,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贯穿于人的一生,是对整个人生的指导。人职匹配是职业指导的科学依据,也是评价职业指导成功与否的标准,需遵循一定的方法逐步进行指导。钟道赞的这些职业指导思想顺应了当今时代的潮流,有些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推动了当时职业指导的发展,且对当今的职业指导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钟道赞;职业指导;职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75-04

钟道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近代第三次职业教育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在外国获得职业教育博士学位的人。回国后一直从事职业教育、职业指导与教育训导工作,对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钟道赞还是1929年中华职教社聘请的5位职业指导专家之一,其他4位为廖世承、王祖廉、郝艾迪、熊文敏[1]。在职业指导方面,他有其独到与精辟的见解。本文主要从职业指导内涵、依据与内容、方法与步骤、学校职业指导与青年职业指导等方面对其做尝试性研究,丰富我国近代职业指导思想,以期对当今职业指导有所启示。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一)广义的职业指导

当时一般人主张狭义的职业观,误认为职业是离不开双手的,用重手不重心脑的说法来解释职业。与之相对应,当时人们一般也持狭义的职业指导观,误认为职业是低人一等的,只是与劳力相关,而与劳心无关。同时,当时人们一般将指导分为教育指导与职业指导两种,教育指导主要是关于选习学科科系及升入学校等的指导,职业指导主要是关于学习职业、就业及改业等的指导。钟道赞对狭义的职业观与职业指导观持反对意见,认为“职业本身只有难易程度的高低,并没有劳心与劳力之不同”[2],“凡与职业相关之教育,而非直接影响生活者将如何,若仅图单纯生活之技能,而于民本主义团体中个人与社会之种种关联,毫不注意,则机械的有机体,殊无发展团体及促进社会之能力。此狭义的职业指导遭舆论之反对也”[3]。

在广义职业观与对狭义职业及职业指导观批判的基础上,钟道赞提出了广义职业指导观,广义的职业指导包含教育指导,是生活指导与人生指导。钟道赞说“世人指导分教育指导与职业指导两种,试具一部分之理由,实则两者不可须臾离。教育与职业事实上不能分开,互为因果”[4]。任何教育都有几分职业性质含在其内,没有不含职业性质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密切,任何职业教育都有用到普通教育的地方。可以说,普通教育是间接的职业教育,教育指导是间接的职业指导。因而,广义职业指导包含教育指导,职业指导不能离开教育指导而独立存在,没有教育指导,职业指导就没有了根基,教育指导包含公民指导、道德指导、体育指导等,所有教育应尽的责任和最后的希望没有一个不在指导范围之内。此外,他认为,如果职业是生活,职业指导就是指导生活的方法。“教育即人生,指导教育即指导人生,此人生指导之所以产生也。”[5] 职业指导是生活指导与人生指导,贯穿于人发展的一生,广义的职业指导不仅包括教育指导,而且是生活指导与人生指导。

(二)持续的职业指导

钟道赞指出,职业指导既不仅是升学指导,也不仅是就业指导,升学后与就业后仍需要后续的指导,这一指导贯穿于人的一生。职业指导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工作,对已受指导者是否适当,如升学之成功或失败,服务之满意或失望,必须要研究分析其原因所在,是否是指导以外的环境因素造成的,抑或是指导本身错误造成的[6]。一方面是复考工作,另一方面是研究工夫,再继续接触与指导,随时调查其升学及服务状况,将所得之事实,为数量之统计与图表的表现,以为日后之参考。要对已受指导者进行持续接触与指导。

二、职业指导的依据与内容

钟道赞认为,职业指导的科学依据是职业与个人能力相匹配。“天下任何事业,必有一最适当之人,与最敏捷之方法之实现之,知其事而求得一最合适之人办理之,知其人而求一最适当之事,令其办理,为事择人,为人择事两符合,为社会上最经济最有效力之措施,同时并莫忘却求得一最敏捷便利之方法以为至。前者为职业指导之工作,后者为职业教育之任务也。”[7] 他指出,可以根据个性进行教育,但教育却不能改变个性,任何人都有一种适合自己能力与特长的职业,“这种因材使用的衔接功夫为教育上最切要之事,亦即职业指导所应解决之问题”[8]。职业问题能否解决主要看能否充分发展能力、适合个性、满足生活。社会上各种事业之组织、设备、工作、效果,至为繁杂,其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条件,自多分歧。求人事业、之适当,得最高之效率。他指出,个性差别主要有体力与生理、智力与学力、兴趣与品性、经济与环境,认识个性的方法主要有自己分析、测验、评判、面洽。业务差别主要有体力与生理条件、智力与教育条件、机械工具及其他工作环境、出品标准及其生产量、酬劳升迁及教育机会、工作人员之选择保障及移转,识别业务差别采用业务分析的方法,具体为自省、访问、试习、调查、观察[9]。

钟道赞还指出,职业指导的内容非常复杂,实际上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浅薄。因为,一方面,要明白个人的能力、学业、兴趣、性情及其家庭等;另一方面,又要了解他所拟习或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及其必需的条件,才能够把人与事相互对照,比较其适合之点。规定其应取之方针,决不是凭一时的情感而可贸然下判断的[10]。

三、职业指导的方法与步骤

钟道赞说“教育不能无指导,指导不能无方法,方法之应根据科学”[11]。他将职业指导的科学方法概括为业之分析、人之分析、兴趣之分析和评断尺度。业之分析就是对职业的内容与该职业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人之分析就是对人的性情与能力进行分析;兴趣之分析就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及兴趣等,注意兴趣的变化与持久的时间;评断尺度就是“以极精细之方法,遴选几种标准人物,对于各种之能力或品格,由最优至最劣,排列一横线上,然后将受评判之人员,排列比较之”[12]。

钟道赞还指出了科学职业指导的具体步骤:一是调查,调查学生的年龄、修业状况、经济及社会状况、各种学校教育机会、获得各项职业机会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二是分析,分析个人在体格、教育、经济、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优缺点,分析事业训练与升迁的机会等;三是选择,辅导员、父母与学生三方商榷与推测而定选择标准;四是教育与训练;五是介绍或安插;六是服务之视察或辅助,对已入职者的能力、经济上进步与否、适宜与否,设法补助与促进,属于事后的补助指导与教育。以上六个步骤,循序渐进,缺一不可,要点“不外先知教育与职业上之机会与需要,次察学生之本能、品性、态度及体质,继以位置及观察”[13],唯一的工具利器就是各种测量。

四、学校的职业指导

钟道赞不仅在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还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学校指导层面,具体在中小学如何开展职业指导,甚至是大学的职业指导,他也有所研究与涉猎。

(一)小学的职业指导

钟道赞指出,小学职业指导的任务为:明了学生家庭经济职业及健康状况;明了当地社会状况;调查学生体力、智力及能力;灌输职业常识,中低年级注重故事方式及事业之纲要,高年级稍进步,利用社会、国语、常识等为有关联补充教材之选择。充实劳作及实际活动学科;注意学生读书及活动兴趣;编制完善的学籍簿;访问学生家长;各业人员及校长讲演;面谈与指导;假期补习[14]。为完成职业指导任务,他还指出了小学职业指导的具体内容,“欲实施职业指导必需调查儿童的个性。予以精密不断的观察,待获得明确的认识后,再为适当于儿童的个性之职业指导,这是小学职业指导上最重要之工作”[15]。调查观察的范围为智力特征、情意特征、动作言语容姿、嗜好兴趣及其他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学校均应选定适当的机会进行观察,并有各自的指导要领,如在智力特征方面,观察的机会主要有各学科的学习、常识问题的解决、复习或考查,智力检查是尤易表现其特征,其指导要领为:依据智力的高下,令其学习,对于优秀儿童,可使从事于广而且深之学习,对于低劣的儿童,则不必勉强,只能在低程度令其反复练习以求彻底。依据职业的种类与学校的程度所需要的智力标准选定适合于儿童智力程度之教育[16]。

(二)中学的职业指导

钟道赞指出,中学职业指导的任务为:学科与职业兴趣;课外活动嗜好;行为思想之倾向与变迁;休学旅行职业参观报告及讨论;充实图书馆实验室指导读书与试验;充实劳作内容与设备;灌输系统的职业知识;团体与个别谈话;设置奖学金、贷学金及介绍课余或假期工作;实施指导[17]。为完成上述任务,他还提出,中学生选择职业人事适合原则、精细选择原则、长远打算原则和审慎选择原则[18]。人事适合原则是个人的情形与职业的状况互相配合,然后方不至损害个人的福利妨碍事业的效果。欲求人与事的适合,必须依据两个方面,即对个人的研究和对职业的分析。对于个人的研究就是要从各方面将自己认识清楚,看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职业的分析就是要将有关的职业详细明了指导工作的内容。精细选择原则是指选择职业时不是选择一种概括的种类,而且要将其中的门类选定。长远打算原则指职业生活中的有些因素是变化的,如个人环境、社会需要、职业地位等。因而,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想到整个长远的职业,凡能留伸缩余地的都应欲为计算。审慎选择原则是选择职业时多留充足的时间,决不可草率决定,必须审慎考虑,有时需要多次更改,需要预留时间,时间存足指导才周全,选择才圆满。在这四个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事的适合原则,只有人与事相适合,个人的福利与事业的进展都不会受到阻碍。

(三)大学的职业指导

1933年,他在《职业指导与大学生》一文中就大学生职业指导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大学应如何认识学生的方法主要有: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体格、操行、思想、嗜好等各种资料;组织顾问会议及选科指导;让学生获得文化学术的大概观念,以增加学生选择职业的能力;实行导师制度,不仅是学问指导,还是品的指导;注意大学生的精神健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整理保管学籍簿;对初年级学生进行甄别试验;研究指导学生的方法。他还指出了大学生应通过观察与体验来认识社会,尤其是利用好假期,可用四种方法了解社会:一是潜修或温习平时所学的学科,以冀温故而知新;二是设法进入职业界,去获得实际经验;三是将平时研究所得,以文字向社会发表;四是选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专心注意的去研究,以冀有所了解[19]。

五、青年的职业指导

钟道赞指出,青年的职业指导涉及青年的读书途径、行为规范、思想方针以及社交婚姻等,都在指导的范围之内,任何一种不合理或不满意都会影响青年的前途。青年的职业指导在于青年出路问题的解决,“青年出路问题之能否解决,完全视其解决方法是否能充分发展其能力,适合其个性,生活之满足与否,应以职业与个性能力相一致为唯一条件”[20],“天下人类……必其能力与其特长适合于所从事之职业,结果才能圆满”[21]。在青年读书求学方面一般容易犯两种毛病,即乱撞与盲从,这都是缺乏有效指导所致,教育的真正效果,应在这种地方表现出来。在思想行为方面,钟道赞指出,思想与行为联系十分密切,思想错误行为往往不能保持常态,行为怪癖思想亦就紊乱。对于青年的指导应实行完全的导师制,“一个完善的导师制,应将一个学生的整个问题,从各方面的窥测与解剖,设法减少他的困难,增加他的自信力,从迷途中引导出来,走入康庄大道,向一个适当有效的职业路上去,让他自己明白他的能力地位与前途,这才算尽了职业指导的功用”[22]。

六、结论与启示

第一,要秉承广义的职业指导理念,不能将职业指导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职业指导不仅是就业指导,也不仅是升学教育指导,而是整个人的生活指导与人生指导,贯穿于人发展的一生。只要有人的发展,就有存在职业指导的合理性。

第二,职业指导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对前一段的指导进行概括总结和评价。评价的标准为人职是否相匹配,同时,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指导,最终以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人生的幸福为归宿。

第三,职业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人事适合原则为首要原则。选择职业要具体,不能停留在当下来选择职业,而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同时,职业指导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没有方法,而且方法一定要科学,职业指导要按照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加大职业指导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大学要加大研究职业指导的力度,科学地给予学生指导。

第四,要进一步加大青年的思想指导,注重从思想工作着手,指导青年的行为,针对青年特有的激情进行全方面指导,实行完善的导师制,不仅进行就业指导,更要开展读书指导、思想指导、行为指导以及社交与婚姻指导。唯此,青年才能走上适当有效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潘文安,刘湛恩.十年来之中国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8(6).

[2]钟道赞.兴趣与职业[J].教育与职业,1930,115:21-25.

[3][4][5][6][11][13]钟道赞.广义的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5(6):163-171.

[7][12]钟道赞.职业指导应有的工作[J].教育与职业,1928(1).

[8][20][21][22]钟道赞.职业指导与青年出路[J].教育与职业,1933(8):21-24.

[9][14][17]钟道赞.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5(8):563-571.

[10]钟道赞.职业指导之原则与实施[J].图书评论,1933(3):87-88.

[15][16]钟道赞.小学职业指导上最重要之工作[J].教育杂志,1935(8):21-25.

[18]钟道赞.如何培养职业兴趣与选择职业(对中等学校学生)[J].播音教育月刊,1937(4):39-42.

[19]钟道赞.职业指导与大学生[J].教育与职业,1933(10):769-774.

Analysis on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of Zhong Daozan

NIU Jin-cheng

(Ti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Zhong Daozan held the generalized vocational guidance view, thought vocational guidance is life guidance, living guidance and education guidance, and it was a continuous work. The matching between job and occupation is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s well as success criterion of vocational guidance. Vocational guidance must follow certain method step by step. He also described the school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youth vocational guidance in detail. His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 complied with the trend of times, some even forward-looking,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t that time as well as had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career guidance today.

Key words Zhong Daozan; vocational guidance; occup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3-05-20

作者简介:牛金成(1973- ),男,甘肃武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职教基本理论,职教史。

上一篇: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关注需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