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10-20 06:03:14

浅谈《论语》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试从君子品格、孝道、治学三个方面分析《论语》,主要谈及三个部分:仁、义是君子的重要品格;孝道的重要性以及治学的态度、方法、目的。

关键词:君子;孝道;治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圣人的为人处事方法,从而指导现代人的生活。

一、《论语》中的君子品格

(一)君子与仁

“仁”是一种境界,是圣贤君子的人生态度,《论语》全书多言仁高于其他范畴,也必然是作为君子不可或缺的品格。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里的“人”泛指世人。而在孔子看来,仁道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仁道这个基础和原则,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孔子在这里只是道出:世人唯知逐富厌贫,而仁人君子有更高远的追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道义标准。这并不是否认物质的需要,但是当物质利益和道义标准出现矛盾,君子会坚持道义。因为“君子安仁”。

(二)君子与义”

“义”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一,也是儒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以义利区分君子、小人,但并非重君子而轻小人。孔子虽然很少谈及利,但并非否定利。对于君子来说,义犹利也。君子对于义的追求就像小人对于利的追求。君子逐利也是在不违背义的前提下的。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之所以能够立足于天下,就是因为天下没有不适合君子的生存环境,没有君子所不能做的事情,君子处世待人接物不是以人为标准,也不是以事为标准,而是以道义为准则。“无适也,无莫也”,这也是做君子的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标准。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四海为家,可以不计较任何的名与利、贵与贱,这样的人就是君子,这样的君子就一定能够立足于天下。可见道义对有志做君子的人是多么重要。

二、《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和孝的重要性

《论语》中孝的内容可概括为慎终追远、善事父母和师生之孝。首先尽孝道仅仅赡养父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物无别,正如《论语》中的“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次,除了尊敬与奉养之外,还要承父母之欢,为人子女须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且始终如一,不可因时间、情绪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再次,尽孝道更不可违背礼制,态度要谦和。对于父母的错误要有耐心、委婉地劝谏,并讲究方法,希望他们接受,但又不可违背于礼。就是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最后,行孝便是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及“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孝为仁之本

《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言“仁”,几乎无所不包,举凡忠、信、礼、智、勇等德目,皆可入其范畴。而“仁”根源所在就是“孝”。《论语》中记载有子的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是仁的根本,也是行仁的起点。“孝”既是仁的根源,又是仁的实践,所以孝在中国伦理上,便居于主要的地位。

(二)孝为礼之本

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有一份原始感情,通常叫做亲情,而“孝”的提倡就是希望能经由道德的训练,以及用人为的方式,来保持这份亲情。儒家的孝不仅是成于“礼”,在儒家思想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其“孝”是善事父母,也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表现。然表现的方式,则要合乎社会环境和文化礼俗,且不可违背礼制规范。故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知其意得知,做子女的在侍奉父母时,不可违悖于“礼”。

(三)孝为敬之本

“敬”字在周初的人民生活中是以之贯串,它是直承忧患意识的警惕性而产生的精神集中,以及对事情的谨慎、认真的心理状态,是属于内发性的心理。因此,孝心是必须发自于内心之“诚”与“敬”。因此“敬”乃是一种发自人天性的孝敬之情。若事亲不敬,则虽能供父母吃三珍海味,穿绫罗绸缎,物质生活再丰富,皆不合“孝”的原理。反之,若能诚心供之以菽水藜藿,即使贫穷也必然能感到快乐。因此,奉亲不再薄厚,不重物质,重在精神,故孔子论孝重在一个“敬”字,养而能敬,才算合了“孝”的内外之道于一体。

(四)孝为政之本

提到“忠孝”的时候,总是忠在先,孝在后,似乎有忠重于孝的意味。但其实,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是家的扩展,孝是忠的根本,忠也就是孝的扩大,如舍孝以求忠,必不可得。所以古人说:“忠臣于孝子之门。”孔子认为孝是政治的基础,是伦理道德秩序的建立,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则是对于国家政治的保障。故《论语.为政》而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这是说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将这种孝悌之心推展至一国、一家,则便能齐家、齐国,甚至天下可以平。故孔子阐明行“孝”为齐家之基础,进而推至政治之效用。

三、《论语》中的治学

(一)治学态度

孔子认为,首先,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其次,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正是一种实事求是、谦虚、严谨,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

(二)治学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三)治学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和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注释(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三联书店.2004

上一篇:浅析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高考色彩教学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