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平衡之道

时间:2022-08-07 08:49:06

它近似于处方,重新定义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标准,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和饮食习惯,列出所需,再“照单抓药”,综合多种珍稀特种油的营养成分,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比例

“油对人体的重要性仅次于水和空气。”丁永胜坐在自己公司的会议室里谈论食用油对人体的重要性,俨然一位营养学专家。

2012年,他创立了自己的食用油品牌―“诺养”。品牌名源于法语Lanouvié,意为“新生活”。与市场上一般的单品油和调和油相比,这款食用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近似于处方,重新定义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标准,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和饮食习惯,列出所需,再“照单抓药”,综合多种珍稀坚果的营养成分,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比例。

“油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要均衡,多了少了都不行,错了伤害更大。”丁永胜说。

在此之前,丁永胜在教育系统工作了18年。在北大读EMBA期间,同学之间都在谈论生态农业,这给了丁永胜很大启发。考虑到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了世纪润和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投资健康食品,满足高端人群对健康及生活品质的需求。

2010年,在一次交流中,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加工系王建中教授提议丁永胜做食用油。当时他不以为意,国内的食用油市场已经被ABCD(美国嘉吉、ADM、邦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控制,竞争激烈。

然而后来,丁永胜逐渐了解到,整个市场处于低端粗犷型发展状态,食用油的质量偏低,其中70%80%以上的食用油采用浸出的方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产出率很高,虽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但有致癌的化学残留,如苯并芘。

食用油市场的无序竞争给产品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高端消费者对于健康的核心需求得不到满足,高端食用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在欧美国家,高端食用油市场占有率在22%左右,而中国不到2%,这个以煎炒烹炸为传统饮食习惯的市场,需要一款高质量、高营养的食用油。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提出的膳食推荐规范,以及王建中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诺养食用配方油应运而生。

这款油根据人体对脂肪酸需求的比例,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以山杏仁、核桃、高油酸葵花籽、亚麻籽为原料,经过逐粒筛选,最终只有不到5%的原料符合甄选条件。

由于原料的高品质,加上使用冷榨技术,产品产量低,丁永胜面对着高质量下的高成本带来的价格出位问题。

显然,这还是一个亟待教育的市场。自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来,中国人的消费意识逐渐提高,因此,丁永胜对未来保持乐观,“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这么多年经营下来我有一个感觉,只要有社会效益一定有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讲,逐利是没有错误的,如果这个度掌握不好,就一定会弊大于利。”他说。

继诺养食用配方油之后,丁永胜的公司又推出了“纤季”酵素,与普通酵素不同的是,“纤季”酵素含有的发酵菌和益生菌能够在高温和强酸下存活,在进入肠胃后仍能发挥效用。丁永胜正在绘制一幅巨大的健康食品版图。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下一篇:浅谈职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