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时间:2022-10-20 11:53:25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摘 要:新课标推行实施以来,原有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学活动中参与者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一系列的革新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当前比较普遍的“主导”与“主体”的相对关系。本文就这种相对关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做初步分析,并送四个方面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主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53-01

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板块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系列的明文规定,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教学理念由传统向现代的标志性转变。伴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入全国各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这反过来也体现出国家、社会对未来社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学生自身存在不足和教育理念转变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成立一种有价值的教育艺术。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参与者职责分清楚,我们必须对教学活动中“主导”和“主体”这两个词分别所承载不同阶段的作用,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首先,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主导”和“主体”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它打破以往贯穿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绎、学生接受的被动式学习局面,使“教”与“学”这两者的关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是“人本主义”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体现。其次,他们是对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行为职责的分工与配合的明晰与部署,明确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 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关系,为了是课堂更加高效,更能多方面、全方位的锻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读说听写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过程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活动体验。”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班级教学的特点,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的作用。

1、教师主导一种情景。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供研究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是把课本上的思想情感与自己的现实生活、亲身经历融为一体,形成共鸣,理解与相互阐释的过程。因此,选择适当的、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景显得较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渗透新知的问题情景,并帮助他们发现文本的问题,排除非与课文知识无关化东西的影响。

在给一个班上《陋室铭》是,走上讲台,我很欢快的地说:我能来给你们上课,我非常的乐意,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在乐意的情况下所做的哦!同学们一愣,不知道我想说什,我顿了顿,就进行《陋室铭》教学的导入,主要结合刘禹锡被贬和州所受的遭遇史料组织成简短的故事,给出作者写《陋室铭》的背景。这样学生进入了一种老师所主导的情景之中,这为分析刘禹锡在这篇所寄托的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感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2、教师主导一种方向。即提供可能的研究途径方向让学生选择。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由于知识与经验的缺乏,往往是一筹莫展,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提供一些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供学生选择,使学生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自主建构新知。

在学习《安塞腰鼓》和《观舞记》的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时,学生面对两篇篇幅相对比较长的课文,显然有点老虎吃天,无法下口,陷入凝滞中,想不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时老师出示研讨的一些方向:文章较少对象、艺术特色、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等。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就能有目的性进行操作和探究,从而对两篇课文传递出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各感悟。

3、教师主导一种能力。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有师评,更要有学生的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样,使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再处于过去那种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批改均是老师一个完成,耗时费力,但效果不一定良好。如暑假结束。开学写的第一篇作文《我的假期生活》,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对于交了这么多年书的老师来说,学生文章大会写成什么样子,心里因该很清楚,批改起来难免会陷入麻木状态,但是老师给出评判的层次指导,以小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来批改作文,学生会提出很多很细小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教师主导一种高度。即在学生形式理解后,帮助他们上升到审美和健全人格的高度上来。语文教学中通过三维目标的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要对文章的理解上升的到一个高度,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梯度规律,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爱莲说》教学的落脚点应该通过对莲品质的分析,达到理解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有哪些,在这里就要发挥老师的引导能力。当时教学分析完莲花所具有的的美好品质教师给出“莲具有这样的美好的品质,那么爱莲之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呢?”在这里老师的找到地位运用的恰到好处,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一下子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教师的主导地位是相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言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两者和谐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 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参考,1997(4).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给小学数学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