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时间:2022-10-20 11:24:3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内容提要:人民币国际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与货币国际化相结合,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关系基础上,探讨目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制度改革进行了前瞻,最后提出一系列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汇率制度改革的策略建议,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4-0040-07

为了适应经济较快发展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正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能否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投资及储备货币,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和经济利益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要素的协调配合,其中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是否合理完善,将一定程度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虽然目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并没有到位,存在许多问题,离真正市场化汇率制度的改革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不完全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加快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速度,如何妥善解决汇率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汇率环境,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关系分析

1.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与该国的汇率制度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该国选择与本币国际化相适宜的市场化汇率制度,则可以有效地推进本币国际化。反之,则不利于推进本币国际化。目前我国汇率制度并不合理完善,人民币汇率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汇率,对汇率的管理还比较严格,汇率不能完全自由浮动,不能有效成为反映国内外资源配置变动以及外汇市场供求变动的变量,容易出现汇率偏离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现象。很显然,这些缺陷是不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只有对我国汇率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使汇率能够真实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维持购买力平价水平,人民币才容易在国际上被认可和接受。总之,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汇率制度乃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将决定着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及其被接受的程度。

2.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与其相关的诸要素如经济、国际贸易、汇率、利率、金融结构、金融服务等都产生了更高的需求,势必要求对这些方面进行发展和改革,以便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作为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无疑可以跟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改革速度,向纵深推进,最终实现市场化汇率制度的终极改革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加快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是破解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难题的根本出路。

3.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可以有效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但它受货币当局宏观调控管理,并不能真正反映外汇市场货币的交易价格,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如果加快汇率制度改革速度,按照市场化目标改革汇率制度,就可以消除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各种弊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汇率环境。因为,市场化的汇率制度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外汇供求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更真实地表达本币与外币之间的价值,本币被国际上接受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市场化汇率制度具有自发调节国际收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势,更能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速度较为缓慢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是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基本上实行的是单一固定汇率制度;第二阶段,1978~1993年,其特点是实行汇率“双轨制”(官方牌价和调剂价);第三阶段,1994~2004年,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政策目标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以上事实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成就十分显著,汇率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不过,如果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速度明显缓慢,处于落后地位。以韩国为例,1980年以前,韩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韩元紧盯美元,从1980年开始韩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引入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韩元开始根据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化趋势浮动;1990年韩国进一步推动汇率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平均汇率制度(一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1998年12月,韩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开放资本市场,韩元汇率自由浮动。曲同凤:《从管理浮动到自由浮动:韩国汇率制度转型的经验及启示》,《新金融》2007年第8期。韩国经过大约19年时间,最终实现了市场化汇率。反观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已经经历了35年时间,至今仍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徘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而且目前世界上经济规模大的国家大多选择自由浮动、部分管理浮动,个别选择固定或其他汇率制度。在2011年世界前22大经济体中,实行自由浮动制的国家11个,占50%;欧元区6个(属于自由浮动制),占27%;有管理浮动制国家4个,占18.18%;固定汇率制1个,即土耳其(参见表1)。

2.人民币汇率离市场化汇率存在较大的差距

市场化汇率是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将汇率浮动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自行决定汇率的一种汇率制度。我国汇率制度虽经多年改革,但目前离市场化汇率制度仍有较大的差距。自2005年7月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最大特点和好处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但不足之处是汇率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货币当局会硬性规定本币汇率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供求情况自由浮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强行维持汇率稳定。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故存在行政干预,人民币汇率受到一定波动幅度的控制,我国外汇市场并不能完全自行决定汇率过程。所以,我国现今的人民币汇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汇率市场的供求状况。据国内有关专家用萨缪尔森-巴拉萨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校验和预测,得出的结果是:目前我国真正的市场化汇率水平应该是在1美元兑换7.2元人民币左右,而不是在1美元兑换6.2元左右。也就是说,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的幅度应当超过15%以上。佚名:《人民币实际汇率将中长期贬值》,《中国证券网》2012年9月26日。

3.人民币汇率存在迫于外力因素单边升值的特点

在近十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迫于外力因素单边升值的特点。从2003年起,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和外汇储备增加以及中美贸易逆差有所扩大为借口,不断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曾以348票赞成79票反对压倒性通过《2010年货币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法案要求,如果人民币汇率连续18个月被低估,美国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高额反补贴税。美国人认为:人民币被低估至少20%~50%,从而直接造成美国145万人失业和1.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杨帆:《汇率战:中美大国博弈的新阶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实际上我国与美国出现贸易逆差,根本的原因是在美方,一是统计口径的不同,二是美国没有向我国完全开放市场,严格限制我国从美国进口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商品,导致两国贸易出现逆差。总之,美日等国认为我国通过人为地将人民币维持在弱势水平上来增强自己的出口竞争力,使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日益加大。因此,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便进入了迫于外力作用单边升值的通道。统计数据显示,与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27相比,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18(2013年7月21日),8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幅达33.82%(参见表2)。

4.人民币汇率行政管理色彩较重

我国人民币汇率行政管理色彩较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汇率形成规则不透明。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货币当局始终没有正式公布一篮子货币涉及的币种及权重设置的具体内容,也未明确提出何为“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致使这一汇率形成机制饱受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猜测和争议。这一不透明的制度同时也授美日等国以口实,集体围攻中国“操纵汇率”。2008年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当局又采取了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以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和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实在当今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处于非稳定状态下,美元并不能作为一个理想的“名义锚”,在这种情况下,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反而可能加剧我国的物价波动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二是汇率变化缺乏弹性。虽然货币当局目前将规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天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浮动由原来的0.3%增加到0.5%,又扩大到现在的1%,人民银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0.5%扩至1%》,《网易财经》2012年4月14日。但实际上仍属于窄幅波动的格局。这种现象说明,货币当局不仅是汇率机制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通过其公开的市场交易,直接购买外汇市场上溢出的美元,从而直接影响汇率生成。货币当局与市场博奕的格局造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管理”,但“浮动”不足的缺陷。

5.外汇市场不符合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并不完善,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供求情况,不能有效形成合理的人民币汇率。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间市场主体结构单一,交易相对集中。目前外汇市场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导致结构简单,市场竞争程度和流动性不高,限制着外汇市场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的选择。二是缺乏外汇经纪人。外汇经纪人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最新的市场行情,从而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专业外汇经纪人的缺乏,致使市场信息不灵,不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三是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过多干预,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失真。货币当局为了稳定汇率,经常入市购买外汇市场多余的外汇,结果使其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买主和唯一的买主;同时投放大量人民币收购外汇,也给国内造成了一定的通胀压力。四是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少,只有美元、日元和港元,交易品种单一,无法形成象纽约、伦敦等国际外汇市场在交易品种上显示出主次分明的格局。五是外汇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法规对跨地区交易、市场交易管理、从业人员违纪、银行柜台交易等缺乏相应约束力,外汇市场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6.资本项目管制限制了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

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是采取较为严格的管制措施,对资本的跨境流动进行严格的审批。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反映的是国际贸易等经常项目以及部分外资项目资金往来收支或运用情况。我国之所以对资本流出入进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贬值或升值,避免境外资本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同时亦为追求国内宏观政策目标的自由。目前我国还有40项核心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兑换,如货币市场交易、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等。张莫:《中央要求“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经济参考报》2012年5月17日。国际经验表明,资本项目没有开放的国家是不可能形成市场化汇率制度的。因为,如果一国过度地限制资本流出入,其汇率制度仅局限于维持本国汇率稳定,其实就等同于固定汇率,无法真实反映本外币资金往来和供求状况,将阻碍该国金融开放的深入和本币的国际化,不利于该国同国际经济金融的接轨与融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向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最终能否实现自由浮动汇率,将完全取决于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和取消。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利弊前瞻

1.符合国际规范和国际经济发展要求

近年来,国际社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给予了特别关注,一直在督促我国进行汇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如:(1)逐渐增加汇率弹性,以有助于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以及推进结构性改革;(2)欢迎更多地使用汇率波动区间,逐渐放宽波动空间;(3)在放宽汇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总体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希望我国进行市场化汇率改革,以跟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应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大力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将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使我国汇率制度更加符合国际规范要求和国际经济发展要求。

2.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汇率,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发展。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对国际金融体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我国积极调整结构,也有利于国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将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往有客观真实的价值标准,人民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灵活、合理波动,有升有降,而不是目前的单边升值,将使本外币计价结算和投资结算有真实依据,有利于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开展贸易、投资和其他各种交流活动,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大有益处。

3.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

汇率具有杠杆作用,对经济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适应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对我国汇率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将使汇率弹性增加,汇率波动区间扩大,从而使国内外贸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以及波动的幅度增大,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管理不善的低效率企业以及“三高”企业(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将无法适应汇率频繁变化,企业继续靠出口廉价商品赚取外汇将无法生存。所以,在市场化的汇率进程中,国内外贸易企业必须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增强竞争力,才能适应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这对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外向型企业汇率风险加大

我国实施汇率制度改革,推进汇率市场化,对国内外向型企业有着较大的冲击。由于市场化汇率是根据市场供需状况生成,基本取消汇率管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肯定频繁,波动的区间将会扩大,且呈双向波动。这将使国内外向型企业汇率风险加大,将因汇率变动面临许多风险,如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营风险等。如果所选择的计价货币不当或结算交割时汇率反向变动以及变动幅度较大,就有可能造成损失,从而增加交易成本,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效益。因此,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汇率不规则的波动和波动辐度较大,国内外向型企业将面对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企业将不得不承担换算、交易和营运等风险,习惯于基本固定汇率下做生意的企业不得不需要更加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频繁波动风险的防范。

5.国际“热钱”投机风险增大

国际“热钱”是短期性投机资本,它追逐国际间的货币利率差或者是汇价差。其投资方式是以高回报低风险为最高守则。大量国际“热钱”短期内在一国的流出入必然会给一国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金融秩序的紊乱,从而直接危害一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大量国际“热钱”对泰国金融市场进行攻击造成泰铢急剧贬值所引起的。我国进行市场化汇率改革,汇率波动频繁、波动的区间扩大以及双向波动,无疑将会增加国际“热钱”逐利的空间,它们会更加伺机寻找套汇套利机会,不排除其集中大幅加速对我国的流入和流出,攻击我国的股市、房市和其他有利可图的行业,制造虚假繁荣和资产泡沫。如果其一旦得手迅速出逃,就有可能造成我国经济震荡,甚至引发严重的货币危机。所以,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须更加提防国际“热钱”的偷袭。

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有关策略建议

1.加快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速度

汇率问题是国家经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汇率制度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能持续均衡地发展。汇率制度也是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金融向国际金融延伸的路径。汇率制度对资源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汇率制度能不能够“与时俱进”,跟随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变化而转换,已成为是否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更大发展,也是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金融的重大战略举措,适应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加快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推进速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与否。因此,应向韩国(1980~1998年实现自由浮动汇率)、巴西(1990~1999年实现自由浮动汇率)、波兰(1990~2000年实现自由浮动汇率)等国家学习,借鉴经验及教训,抓住机遇,尽量缩短汇率制度改革进程,减少汇率改革成本,实现汇率制度改革的实质性跨越,使我国汇率制度早日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汇率制度,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辅佐。

2.按照市场化目标推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综观世界经济强国或经济大国,其汇率制度安排基本上都是选择市场化汇率制度,本币汇率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自由浮动,货币当局很少进行干预和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市场化汇率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在外汇市场上,真正起作用的是按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波动的市场汇率,同自由市场上其他任何商品或资产的价格相同,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汇率。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当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实行市场化汇率的有利之处是,可以通过汇率的波动来调节经济,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内外资本的合理流动。另外,市场化汇率还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本币的国际地位,而一国的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选择的汇率制度。否则,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就会失去基础。一个不能真实反映本外币供求状况和两种货币真正比值的汇率制度,其本币国际化将无从谈起。目前我国所采取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极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是一种僵化的汇率制度,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人民币与外币的价值,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极不相符。因此,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应按照市场化目标推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让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进入市场化的改革路径,放弃为了所谓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固守落后汇率制度的短视行为,实现我国汇率制度向市场化汇率制度的转变――充分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汇率,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以便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必要的基础。

3.客观、灵活地化解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问题

目前人民币汇率迫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外因素单边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并非好事。因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带有虚假成份的一种汇率,并没有客观真实的反映人民币和外币的比值与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不是说,一国货币坚挺或强势就有利于该国货币国际化,实际上,真实的货币价值和汇率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最重要的保证,才是一国货币被国际上所接受并使用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待美国和日本等国压迫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应要客观、灵活地化解和处理。一是继续要求美国对我国开放市场,取消各种进口限制;二是积极应诉,充分利用IMF和WTO相关规定中对我国有利的条文,通过法律的途径,对美国的指责予以有力回应;三是我国通过国内立法,对美国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推动美元贬值等问题设立调查程序,对自美国进口的货物征收同样的惩罚性关税;四是将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交给市场彻底解决,大力推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实现市场化汇率。如果人民币汇率真正市场化,人民币将实现内外价值均衡,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人民币与外币币值会趋于统一,合理波动,将不再存在单边升值、授人以柄的奇怪现象,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会在合理汇率的配合下得到顺利推进。

4.逐步消除货币当局对汇率的行政管理

一是尽快与当前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脱钩,货币当局不应再以行政手段强行将美元视作“名义锚”,因为不断贬值的美元已不能作为理想的参照物。二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围绕中心汇率波动的区间,不要人为地控制汇率走向,充分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趋势。三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透明度,将一篮子货币涉及的币种及权重公布于众,用清晰的参数说明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以消除外界的猜测和争议。四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放开人民币汇率管制,消除货币当局对汇率的行政管理,让外汇市场发挥积极作用,培养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然,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同时要加快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以保证汇率改革的平稳推进,因为只有汇率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协调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才将会随着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快。

5.完善外汇市场建设以适应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需要

一是扩大外汇交易主体,完善和发展外汇市场。允许更多的商业银行及其分行进入外汇市场交易,允许外资银行在市场自营买卖外汇,扩大银行自主买卖外汇的权利,增加资信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入市买卖外汇,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外汇市场的主体和造市者,让汇率更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二是建设一支经纪人队伍。通过经纪人的牵线搭桥作用,为银行或其他参与者进行外汇买卖,破除市场垄断,活跃市场交易。三是货币当局退出外汇市场主体地位,减少对市场干预,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上,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满足外汇市场自身稳健运行的内在需要,让外汇市场形成客观真实的市场化汇率。四是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丰富交易方式。提供多样化的交易品种,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形成更合理的市场化汇率,也可以为入市者提供多种获利和避险机会。在交易方式上,发展远期、期货、期权交易,使交易活动多样化,增加避险工具,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和发展。五是建立健全外汇市场法规。尽快制定和颁布《外汇市场交易法》、《外汇市场从业人员守则》等法规,以加速外汇清算交割,杜绝从业人员犯罪,使外汇市场稳步发展。

6.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以促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资本项目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进程缓慢、不能向市场化汇率方向转换,最重要的阻碍因素就是我国资本项目仍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速度,以促进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同时向外资尽快开放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允许外资包括境外人民币投资者购买我国的各种金融产品和股票,进行风险性投资,以扩大人民币影响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同时通过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形成“倒逼”机制,加速人民币汇率扩大浮动弹性、真正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最终形成自由浮动的市场化汇率。总之,一个基于市场化原则的有弹性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是人民币国际化持续、稳定、发展性推广的重要保证。当然,我国开放资本项目将会面临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短期资本冲击的风险,因此应大力提高监管能力和宏观调控水平,切实加强对违法资金跨境流动的打击,以维护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促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发展。

7.注意防范汇率风险和打击国际“热钱”投机活动

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注意防范汇率风险和打击国际“热钱”投机活动,以确保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在防范汇率风险方面,国内外向型企业除了在进出易中谨慎决策、选择合理的交易对象外,重点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以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主要策略是:在出易中尽量选择“硬”的自由兑换货币作计价货币、在签订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及汇率风险分担条款、采取提前付款或延迟收款方式、采用远期结汇锁定汇率、办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充分运用结算方式中的融资便利(如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和保付)等,从而达到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在打击国际“热钱”方面,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源头监管,对国际“热钱”通常流出入的渠道如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地下钱庄等加大监控力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查处。对于突发性的非正常流入的资金征收外国资本流入登记费,增加其成本和风险。强化对外汇质押人民币贷款这一非汇率竞争环节的监督,防止国际“热钱”冲击资本市场。加强外管、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公安的协作配合,联手打击和控制“热钱”跨境流动。建立健全动态的“热钱”跨境流动预警系统,实现对大额短期跨境资本的实时监控。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国际“热钱”跨境投机活动,为实现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优势 下一篇:立足学生需求 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