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时间:2022-10-20 11:22:31

培养小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分析。

1.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去咀嚼玩味其中包蕴的思想和情感,强调在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中,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的着眼点与归宿。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常常是平铺直叙,练习量为题海,答案标准统一,这样会压抑了学生的心灵,遏制了学生智慧和能力的开发,师生渐渐在这种紧张被动的课堂教学场境中趋向对立。这样学生容易身心疲惫,精神苍白。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灵处于自由状态之下,人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才能充分激发与发展。因此,教师通过艺术化平台,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让学生了解自然、了解历史,了解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共振中,这会大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认识和掌握事物内在规律的强有力的内驱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自由思维、自由讨论,充分进行情感体验,自身始终处于一种满足感和愉之中,学生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教学活动,头脑清醒,思维活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理解力都会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语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思想内容。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语言能力多种因素的综合。它不仅包括对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悟,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通过语感判断感情,判断语意,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叶圣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词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等等。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活生生的孩子变成只会灌装知识的容器,千人一面,学生不会思维,不会表达,由于汉语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仅仅靠课堂上教师讲授一些理性语法知识而忽视语感上的培养,结果是学生往往只能望洋兴叹。因此语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重大意义。而语感要在大量语文学习实践中才能培养,因此探索一种有利于提高、丰富、发展学生语感的阅读教学方法则是当务之急。

首先,培养和丰富学生的语感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陶醉于教学情境中,陶醉于自身的语文学习实践中,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与创造。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是引发学生作为感觉主体感觉,是启发学生去感觉自己的感觉,不断充实和丰满自己原有感觉,并真正享受这种感觉。

其次,语感是以言语为对象的,言语本身来自生活或以生活为源泉,因而语感的培养、丰富,必然是以生活为课堂,让学生用“心”读写听说,并在读写听说中品味生活,感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妙用、领悟语言的情味。这里要着重强调朗读。因为朗读是丰富语言的积累,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形式,它可使书面语言转化为以音响为媒介,诉诸听觉的艺术,能够把作者精心设计的意境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教师那感情浓烈、声情并茂的美读示范,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为学生准确而丰富地体会语感创造条件。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传神之笔,变抽象概括的词语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自觉理解能力和精确的领悟能力,使学生的理性、信念、道德、情操获得提升,从而实现怡情悦性、美化心灵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综合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学生语感,并在吸收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经验的同时,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化;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用创新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下一篇:多校区图书馆数据资源共享中VPN技术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