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

时间:2022-10-20 11:05:16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

学校作为一种育人的社会机构,最根本的有两个伟大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学生,上苍将一批一批的精灵――我们的学生――托付给我们,孩子们人生中最充满活力、最需要阳光雨露的生命时光,是一天一天的学校生活,他们快乐吗?他们健康吗?他们在茁壮成长吗?我们教师为此忐忑,为此思考,为此探索,为此投入心血。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处所,也是育人者自育的处所。教师发展是学校存在固有的职能和应有的价值寻求,不是学校职能的补充,不是学校发展的衍生物,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

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心灵、兴趣、人格、爱好和尊严的精神家园,使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安慰、回归和恢复。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一、关注教师――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教师素质的提升与学校内涵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教师进步成长了,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成长,学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要以教师为本,首先要关心教师的情感和需求,激发教师的创造欲望,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教师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帮助。

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带来全新的挑战,教师们深深地感受到:要驾驭课堂,要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要让学生每一堂课都学有收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底蕴,努力使自己变得丰富起来,这样才有更多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可能,才能更好的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

教育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成果,只有研究者才能成为成果的享用者,对于每位教师而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必须通过实践与研究,才能转化为个人的认识,才能转变个人的教学行为。因此,学校努力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致力于教师全员全程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模式,营造崇尚学习、崇尚研究、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科研氛围。

教师们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在实践中观察、在研讨中分析,使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活动观及教学评价观等观念受到深深的触动,激活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创造性思考,努力运用新理念和已有科研成果于日常教学中,并把自己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结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在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的教师在成与败、甘与苦中所追求的正是师生生命相融共济、不断发展的境界。

二、关注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学生到学校求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青春的生命是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丰富起来、鲜活起来、茁壮成长起来的。上课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师生涯的最基本构成,从青年到中年,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染霜,一节又一节课汇成了教师生命的长河,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课堂世界是动态的、活生生的,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地方,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知识课堂,更是生命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一堂课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个体生命的意义。

现代课堂应当体现怎样的转变呢?

课堂教学空间应从封闭走向开放,课堂教学文化应从“传承――权威”型走向“挑战――批评”型,课堂教学本质应从传授知识走向“智慧复演”,课堂教学方式应从“讲解接受”走向“知识建构”;课堂教学中的“焦点关注”,应从只关注教师预设的教案和完成的教学进度,转变为在关注教师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收获。这样崭新的教学,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才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关注质量――提升学校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教育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没有了生命,“生物体”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了质量、没有了对高质量的追求,学校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在当今社会发展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发展和竞争的舞台正发生着变化,每一所学校,包括重点高中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现实,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及将来的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直接系于无数家长的心,高考、中考成绩事关每个学生家庭的和谐幸福,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校许多家长这样说:“有了孩子的好学校、好老师是我们全家的幸福,是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充分说明了学生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更新理念。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观,要树立“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目标管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学校明确办学目标,细化质量目标,落实目标管理,每位教师和每位学生都应该确定自己的前进目标,并为之努力,为之奋进。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严格要求。高质量必须强调一个“严”字,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到作业布置、批改、订正,再到考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学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每位教师应自觉规范教学行为,爱岗敬业,严把教学每一关;特别要严格考试纪律,正考风才能正教风,正教风才能正学风,正学风才能提高质量。

四、关注环境――构建师生互动共生的精神家园

西北中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在今天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和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顺应时代的要求,办家长、社会和政府满意的学校?我们须与时俱进,我们须拼搏进取,我校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校园,科学发展。

学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部分,理当顺应目前教育飞速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凸显自身服务社会的价值,切实把“和谐教育”作为当前学校发展的主题,促发更高尚的人际交往,升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和谐的心理环境。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教育各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合力;是以师生发展、学校发展、事业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并非是不存在矛盾的校园,而是师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善于处理、化解矛盾的校园;和谐发展不是个性被压抑或各行其是的校园,而是个性张扬与共存、理解、互补的校园。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理解和认同,表现为水融,营造的是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全体师生建立起积极地思维模式、健康的行为模式、高效的工作方式、友善的交往模式。

科学发展就是在巩固表层和浅层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重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强化价值认同;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强化精神熏陶和底蕴传承。在校园内广泛培养爱生敬业的责任意识、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诚实守信的合作精神,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

我们追求这样的精神家园:学生走进学校就走进了文化圣地,来到教室就进入思想胜境,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是心灵的沟通和碰撞,教师与学生在这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作者系成都西北中学校长)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下一篇:规范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创建留守孩的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