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天鹅》的艺术性解读

时间:2022-10-20 05:35:35

电影《黑天鹅》的艺术性解读

作者简介:罗瑞(1986年),女(汉),硕士,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理论方向。

摘要:电影根据经典的芭蕾舞《天鹅湖》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位芭蕾舞者为获得主角的位置而力争上游的故事。影片几乎全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女主角撑起,大量的面部神情的特写需要演员能表达出人物内心复杂的世界,从而展现人物在逐步蜕变和破茧而出的成长历程。为了获得心中的角色位置,在面对各方压力下,女主角饱受高强度的心理压力,终于在混淆了现实和幻觉世界里,犹如芭蕾舞剧中的天鹅女王一般,以悲剧性的结尾收场。我将对影片从色彩、镜头和情节来进行电影文本的符号学解读。

关键词:黑天鹅影视批评;象征隐喻;文本符号

一、色彩的象征隐喻

(一)白色代表纯洁

影片的第一段是一场芭蕾舞《天鹅湖》中的序,在舞台上没有真实的背景,四周的黑色仿佛无尽的空间延伸出去,舞台中央一袭白色舞裙的天鹅女王偏偏起舞。稍有不同的是,她肩披毛绒绒的羽翼,犹如雏鸟尚未褪去稚嫩的翅膀。突然从背景里跃出一名男子,他全身黑色,显然不是王子却能有一种力量操纵天鹅女王。在跳跃旋转间男子竟是黑魔王,邪恶叛逆的象征。画面中只出现两种颜色,一白一黑。白色是纯洁和未成熟的标志,而黑色正是与白色相对立的,像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虽然对抗却始终存在。

(二)黑色作为白色对立面

妮娜在地铁中的段落看到一个与自己身形背影相似的女子,奇怪的是她们俩的动作同起同落,像是在看镜中的另一个自己。所不同的仅是衣服的颜色,妮娜是白色,那名女子是黑色。这个巧妙的处理,让观众很容易看明白,电影中莉莉实际上是妮娜自己心里另一面的化身,她是真实的,同时也可以是虚幻的,莉莉是黑色的代表。尤其是莉莉后背上的图案,像一幅振翅展开的黑色羽翼,汹涌用力充满生机和激情。

黑色的另一个代表是母亲,她的威严大过于她的慈爱。母亲是权力的象征,她照顾妮娜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同时也制约着妮娜的生活。无论穿衣吃饭,还是社交朋友,都在母亲的监控之下。妮娜被严严实实的笼罩在母亲的威严下,更多时候妮娜惧怕自己的母亲。在妮娜得知自己选为天鹅女王回家后,母亲为了庆贺买来蛋糕,因为妮娜口头上拒绝吃蛋糕,母亲甚至由欣喜转为愤怒差点扔掉蛋糕,最终妮娜只能妥协母亲。母亲所代表的黑色是权威和强大的,妮娜在母亲面前是受到压制的状态。

(三)未成熟的粉色

在第二个段落中,妮娜卧室充满了粉色,有粉红色的床单,粉红色的睡衣。甚至连早晨都是粉红色的。粉红是妮娜在母亲眼中的颜色,她被母亲布置成小女孩应该有的样子,被定格于女孩子的应该拥有的颜色就是粉红色。在母亲的眼中,女儿妮娜一直就是她所希望的样子。或者说,妮娜的一生都是在母亲一手的操办下进行,母亲的早年同样是芭蕾舞者,她此生未完成的心愿将在女儿身上实现。所以妮娜学习芭蕾,并以芭蕾舞为生,以跳天鹅女王这个角色而不懈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妮娜的人生轨迹是由着母亲制定好,需要妮娜去按照母亲所规划的道路代表母亲完成她的追求,以此来实现母亲对自身的追求。

二、黑天鹅的象征符号隐喻

(一)天鹅符号象征的双重含义

天鹅是个复杂奇怪的意象,可以代表纯洁,却也可以是的化身:众神之神宙斯,为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的美貌所倾倒,变为天鹅与其野合。天鹅雪白的胴体、柔媚的长颈、软滑的羽毛、饱满肉感的身躯,亦可看做女子性征极致的组合。天鹅的另外一个象征意是艺术家的诗意唯美化身,圣桑的《天鹅之死》、谚语“天鹅之歌”,都用这个意义。本片中天鹅的意象无处不在,贯穿始终的《天鹅湖》音乐令全片像一部音乐剧,此外尚有妮娜的手机铃声、带有《天鹅湖》节奏和芭蕾舞小人儿的八音盒等。

(二)黑天鹅代表的解除束缚

影片中白天鹅的对立面是黑天鹅,但是实际上黑天鹅并不是邪恶的象征,它代表的是欲望。是妮娜从女孩转变到女人过程中的不怯懦,不掩饰和不压抑一切渴求。

妮娜在内心是羡慕莉莉的,当莉莉出现的那个傍晚,妮娜在回家途中首次与遍体黑衣,长发飘飘的自己撞见。这是妮娜幻觉中的“黑天鹅”的首次见面,暗指妮娜心内的“黑天鹅”缓慢苏醒。

在宴会结束后的大厅里,那尊断臂却张扬着黑色翅膀的雕像,也被我理解为黑天鹅的化身。这时的音乐舒缓,像是熟悉的故人重逢因为唯有面部惨白的,看不清面容,一时又倍感陌生,妮娜似乎在回想这尊似成相识的雕像在何处见过。一转身贝丝便瞬间出现,贝丝身上具有“黑天鹅”的所有特质。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当她得知托马斯将重新选定新的天鹅女王后,竟然在化妆间里咆哮着砸东西。雕像与贝丝的同时出现,说明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雕像的五官模糊成一片,他没有双手,却能有一双欲试而飞的翅膀。这说明,要想得到翅膀就要舍弃双臂,只有承受了苦痛最终才能换来成功。

(三)主人公的涅重生

最后一个段落,妮娜赶在演出前到达了剧院,面对莉莉的不满,她坦然自若的进入化妆间。从妮娜和托马斯的对话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她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不再焦虑的等待和怯懦的试探着回答,她理直气壮的表明,她就是天鹅女王。这时的妮娜从内到外的焕发出“黑天鹅”的侵略性。

妮娜在舞台上分别饰演的白天鹅与黑天鹅犹如对影片进行总体回顾,当妮娜在蜕变后再次穿上“白天鹅”的服装,她似乎还是原来的那个焦虑、怯懦、娇羞的她,她看到莉莉与自己的舞伴甚好,以至于怀疑他们要密谋陷害她,终于在舞台上他从舞伴手中跌落,镜头特写了她摔下来的腿部,呈现的是曲折的状态。犹如妮娜在舞台以外的生活中作为原本“白天鹅”的她早已折断了,妮娜已展现出全新的“黑天鹅”的姿态。此时的幻觉,像是内心里一黑一白的自我在做着最后的对抗。但“黑天鹅”的那部分自己早已占据了优势。

回到化妆间,妮娜看到莉莉正身着“黑天鹅”准备替代她上场。妮娜猛推莉莉撞到镜子上,镜子破碎了,镜子中的镜像所象征的幻觉彻底消失了。她用镜子充当的媒介结束了竞争者莉莉的生命。在这里妮娜怪异伸长的脖子,留下了想象的伏笔,这个扭打的场景亦真亦假?当妮娜将“死去”的莉莉托进储物间,意外的是妮娜快速的镇定下来,真正的“黑天鹅”此刻完全占据了妮娜的身体与灵魂。

妮娜幻化成“黑天鹅”的舞蹈里夹杂着动物般的呼吸声和翅膀煽动的风声,音乐的节奏急促有力,妮娜跳完第一段舞蹈后撤下面纱,全身充斥着“黑天鹅”带来的血脉喷张的,她沉溺其中。她旋转脖颈并伴随着破茧而出般的音效,说明她正准备迎接更为猛烈的爆发感。

无论是黑天鹅还是镜子,这些符号就象征着个人对于自我内心的审视与释放,个人内心世界的多面性完整的显现出来,面对欲望、恐惧、以及成功的渴求都潜藏在了内心世界当中,那潜藏的另一个自己犹如阴暗面,代表那一面的恶魔终于在这些特定符号的体现下演绎得淋漓尽致。对于这场心理斗争如此激烈的芭蕾舞,无可或缺的正是由于有了表征符号的存在而充满曲折离奇。(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法]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内.镜像的历史[M].周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谭君强.降红燕.陈芳等.审美文化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赵晓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J].文艺研究,2008(10).

上一篇:普通高校新生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工行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